2020届中考化学(江苏版)题型强化练习卷:科学探究题(共29页).docx
《2020届中考化学(江苏版)题型强化练习卷:科学探究题(共2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化学(江苏版)题型强化练习卷:科学探究题(共29页).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学探究题类型一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针对训练|1.2019泰安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见图T8-4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 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 Na2CO3溶液、10% CaCl2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图T8-4实验目的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Ca(OH)2+NaHCO3CaCO3+NaOH+H2O,Na
2、OH+NaHCO3Na2CO3+H2O。实验探究(1)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2)分别取2号5.55 g和7号3.65 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T8-5所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T8-57号溶液是(填名称)。图中b点数据为g。图中hk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Na2CO3;NaOH、Ca(OH)2;。实验反思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5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B.该实验无法确定各种试剂,没有完成实验目的C.图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中hk段表示D.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2.2019滨州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可组成氢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
4、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NaOH和;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步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步骤: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气泡猜想 成立拓展延伸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3.2017
5、常州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趣味实验实验1:和面。向20 g面粉中加入10 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 g面粉中加入10 mL水,再加入2 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提出问题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假设1:M是NH4HCO3;假设2:M是NaHCO3;假设3:M是NH4HCO3和NaHCO3。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无刺激性气味;试管内壁有水珠;试管内有固体剩余假设成立;假
6、设不成立提出新问题实验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实验探究2实验:将实验所得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得出结论实验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填化学式)。反思提高(1)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热稳定性:Na2CO3(填“”“CaHPO4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c.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 g 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
7、2 g4.2019无锡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 开始分解;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鱼浮灵”的制备。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H2O2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T8-6所示。图T8-6(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 的原因是。(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 。.“鱼浮灵”的成分测定。定
8、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取样,加入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液中含有Na2CO3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BaCO3)固体3.94 g。实验: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KMnO4的质量为1.896 g,该反应的原理是2KMnO4+5H2O2+3H2SO4K2S
9、O4+2MnSO4+5O2+8H2O。(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鱼浮灵”的增氧原理。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CO32-、OH-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编号试剂pH溶解氧/(mgL-1)H2O6.965.684%H2O2溶液6.016.44Na2CO3溶液+4%H2O2溶液8.149.11NaOH溶液+4%H2O2溶液8.159.12NaOH溶液+4%H2O2溶液9.2610.97(5)由实验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6)过氧碳酸
10、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类型二物质性质的探究|针对训练|1.2018无锡节选根据图T8-9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FeCl3能与Cu、Fe、Al等金属反应生成Fe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提出问题FeCl3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有哪些现象?FeCl3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图T8-9思考与交流(1)实验前,铝箔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2)FeCl3溶液的pH(填“”“”“”或
11、“=”)7。(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CaC2O4热分解探究资料:CaC2O4CaCO3+CO。兴趣小组称一定量的CaC2O4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T8-14装置进行实验。图T8-14实验一:先通入N2,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N2至试管冷却。(1)装置B增重6.6 g,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CO。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A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进行实验。(3)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中产生2.2 g气体。(4)将中溶液蒸发得CaCl2固体22.2 g。结
12、论(1)取用的CaC2O4固体的质量为 g。(2)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类型三影响物质变化因素的探究|针对训练|1.2019宁波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Fe2O3nH2O;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黑色的Fe3O4。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查阅资料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Fe3O4是磁性物质。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探究按图T8-16连接实验装置,检查。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A刻度。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中考 化学 江苏 题型 强化 练习 科学 探究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