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高三复习教案(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劝学》高三复习教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高三复习教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必修教材梳理 劝 学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虚词“于”、“焉”用法,掌握虚词“而”的用法。2复习巩固实词“劝”、“就”、“致”、“绝”、“用”词义,掌握实词“致”“安”“被”。学习过程:一、梳理积累:(一)落实本课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加点实词1.劝学( ) 2金就砺则利( ) 3声非加疾也( ) 4. 假舆马者( ) 5. 学不可以已 ( ) 6. 善假于物也( )7. 而绝江河( ) 8. 故木受绳则直( ) 9.用心一也( )(二)落实本课典型虚词用法:分析加点的虚词用法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
2、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词并解释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 (四)一词多义1.就金就砺则利 ( ) 草创未就 ( ) 诸侯各就国 ( ) 侯嬴乃谢客就车 ( ) 就极刑而无愠色 ( )2.疾声非加疾也( )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3. 望吾尝跂而望矣( ) 日夜望将军至 ( ) 先达德隆望尊 ( ) 适冬之望日前后( )4.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 以为妙绝( ) 佛印绝类弥勒( )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二、 重点积累 (一)掌握重点虚词“而”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
4、(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3固定搭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二)实词积累1.致:(1)送给,给予;(2)招引,使达到;(3)意态,情况;(4)细密,精细。2.安:安抚;安享,感到舒适;安稳,安定;怎么,哪里。3.被:施及;遭受;介词,表被动;通“披”;覆盖。三、检测反馈:(一)分析下列“而”字用法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复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