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其它相关论文-地震勘探工程计价单位要从模拟型进入到数字型――用“点次”替换“公里”与“平方公里”.doc
《理学其它相关论文-地震勘探工程计价单位要从模拟型进入到数字型――用“点次”替换“公里”与“平方公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其它相关论文-地震勘探工程计价单位要从模拟型进入到数字型――用“点次”替换“公里”与“平方公里”.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学其它相关论文 -地震勘探工程计价单位要从模拟型进入到数字型用“点次”替换“公里”与“平方公里” 内容提要:石油系统目前使用的公里或平方公里这个计价单位,只说明地震勘探的面积与长度,反映不了工程量。以此计算地震工程的投资是粗放的,解释不了成本差异的原因。计算地震工程量的数据应从一个增加到三个。本文把地震工程勘探的长度或面积、数据点个数与每个点接收数据的次数三者的乘积称为地震工程的工程量,单位是“点次”。本文讨论单位长度或面积中“点次”的计算、点次与单位造价变化的关系,地震工程概预算中工程量的计算。 1 地震勘探真正的工程量是“点次” 1.1 公里与平方公里不能作为地震勘探的工作量 地震勘探工
2、程中使用的公里或平方公里这个计价单位,不但各地区单位成本差别大,同一地区亦如此。造成单位长度或面积中成本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中所包含的工程量是决定性因素。公里或平方公里只反映地震工程的施工长度或面积,反映不出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中数据点的密度及每个数据点接收数据的次数,即反映不出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中地震工程的工程量。由于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中工程量差距很大,所以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单位成本的差别也很 大。只用公里或平方公里这一个参数,无法计算出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的投资,这样的成本分析什么也说明不了。地震勘探工程量的确定需要三个参数:公里或平方公里,道距和覆盖次数。我把地震勘探中
3、的公里或平方公里、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中数据点的个数、每个数据点接收数据的次数三者的乘积,称作地震勘探工程的工程量,计价单位是“点次”。工程量即工作量,在此称工程量,为的是与目前使用的公里或平方公里这个所谓的工作量分开。每平方公里的投资或成本 (点数 *次数) /平方公里。单位长度或面积中“点次”越多,所需的投资越大。 1.2 “ 点次”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量 工程量反映的应该是施工成果,工程的产出。“点次”反映地震野外施工采集到的地下地质资料的数据集。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量。实际上,自从地震勘探工程中广泛使用多次覆盖技术后,继续使用公里或平方公里作为计价单位,计算投资与成本分析已经没有意义了。为此,地
4、震勘探的工程量应该从粗放型进入精细型,公里或平方公里中应该用密度计量,使工程量从模拟型到数字化,并且增加覆盖次数这维数据。让工程量,二维从线性到平面,三维从平面到立体。 1.3 “点次”等同于钻井工程的进尺 “点次”等同于钻井工程中的计价单位 米。面积相同,由于设计的井数与井深不同,每平方公里所需的投资差别巨大。这里的井数相当于地震工程中采集点的个数,井深相当于地震施工中每个点采集数据的“次数”,每平方公里的投资 (井数 *井深) /km2。同样是一平方公里,井越多越深,所需的投资越大。用“米”而不是用平方公里或钻井口数做计价单位,这种计价单位的细化,单位造价从几千万元到每米一千多元的缩小,一
5、是每平方公里中井数与井深的巨大差异,人们能够理解;二是社会的进促进起管理的进步。而地震勘探,每平方公里中点次数的巨大差异还不被人们普遍认识。 1.4 “ 点次”等同于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 “点次”等同于房地产建设工程中的建筑面积“平方米”。对 100 亩地开发房地产,由于建筑的楼房栋数与层数不同,所需的资金量差别巨大。这里楼房的栋数相当于地震工程的“点数”,反映的是楼房栋数的密度;层数相当于地震数据中的“次数”,反映的是楼房的高度。在房地产建设工程中每亩地的投资 (栋数 *层数) /亩数。一定面积中建筑面积越多,所需的投资越大,所以在房地产工程建设中用“建筑面积”而不会用“用地面积”作计价单位。
6、 1.5 公里与平方公里可用于勘探效益对比 单位长度或面积中所含的工 程量 点次,视地质条件与勘探程度的不同差别很大。反映到每公里,特别是每平方公里的造价差异就大。但是用公里或平方公里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一定范围地震勘探的投资,反映在一定的勘探范围内,地震工程的投入与所得的储量比,还是有用的,我们暂且把它叫做地震勘探效益。可是用它来衡量与比较地震成本的高低,就没有什么意义。用公里数与平方公里数作为地震单位成本,是用地震勘探效益代替地震单位造价。地震勘探效益高,地震单位长度或面积造价不一定多,这取决于由地下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所采用的工作方法的工程量,及地表施工条件的难易度而确定。 2 工程量(点次
7、)的计算 2.1 每公里或每平方公里“点次”的计算公式 二维:每公里点次每公里接收点数 *每点接收次数。每公里接收点数 1000 米/地下两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点距等于道距的一半,道距 50 米时,每公里接收点数是 1000/( 50/2) 40 个;道距 40 米时,每公里接收点数是 1000/( 40/2) 50 个。 三维:每平方公里点次每平方公里的接收点数 *每点接收次数。每平方公里接收点数 10002 /地下相邻接收点之间的面积(面元面积)。道距 50 米时,每平方公里接收点数一般为 10002/( 25*50) 800 个;道距 40 米时,每平方公里接收点数一般为 10002/(
8、 20*40) 1250 个。 2.2 概算中“点次”的计算 二维:点次满次公里 *( ) *长度系数 长度系数随测线长度而减少,随仪器道数的增加而增加。当满次长度为 12 公里、240 道时约为 1.2。 三维:点次满次面积 *( ) *面积系数 面积系数随区块面积的增大而减少,随仪器道数的增加而增加,由区块的长宽比的增加而减少,随区块的边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矩形满次 60 平方公里、 560 道接收时约为 1.26。 2.3 预算与结算中“点次”的计算 点次折 合满次长度或面积 *每公里或平方公里点数 *覆盖次数 式中:折合满次长度或面积(一次长度或面积 +满次长度或面积) /2; 每公里或
9、平方公里点数:二维 1000/点距;三维 10002/反射面元面积。 简单的计算公式是:点次仪器道数 *炮数。我把此乘积叫“道炮数”。端点放炮时,“道炮数”等于“点次数”。中间放炮时,如果在边点用半排列接收,则“道炮数”略大于“点次数”。 公式 1 简称“炮道”“点次”,即炮数与相应仪器接收道数乘积之和反射点数与相应覆盖次数乘积之和。 炮道,图 1( a)中横向, 4 条线表示放 4 炮;每条直线 12 个点点,表示每炮 12道接收。图 1 中,炮道 4*12 48。 点次,图 1( a)中纵向,共 16 个点,从左到右各个反射点的次数是:1+2+3+3+4+4+4+4+4+4+4+4+4+3
10、+2+1 48。 “炮道”是反射点的横向相加,“点次”是反射点的纵向横向,所以:炮道点次。 图 1( b)是图 1( a)中满覆盖次数的反射点,共 9 个点。 公式 2: sm( s1 sf) /2 式中: sm 折合满次长度或面积 s1 一次覆盖长度或面积(非设计满次面积) sf 设计满次长度或面积 二维:折合满次长度,即每个反射点折合为满次覆盖的长度。把图 1( a)中 13-15号反射点移到 1-3 号反射点,这样 1-12 号反射点的全为 满覆盖次数。这里,假设反射点之间的距离是 25 米,则: 一次覆盖长度: 1-15 号反射点,( 15-1) *25 350 米(图 1(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学 其它 相关 论文 地震 勘探 工程 计价 单位 模拟 进入 数字型 替换 公里 平方公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385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