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共5页).doc
《《平均数》教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教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诱发活力1.组容展示2.导入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今天,小马又帮妈妈驮一袋麦子过河去对岸磨面。瞧,小马身高1.5米,河水平均水深为1.1米,你们说小马过河会有危险吗?教师:大家说得好像
2、都挺有道理的,那到底有没有危险,相信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一定可以找到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平均数。(板书:平均数)3. 解读目标(教师:李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看,环保小组的同学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收集的数量是多少吧!)4.出示自学指导(1)自学书本90页,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3)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怎样算呢?有哪些方法呢?(二)自主探究,孕育活力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1)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教师: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
3、?教师: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怎样算呢?有哪些方法呢?(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教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学生:13个。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移多补少”的方法。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这种方法对吗?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结合学生口述,
4、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14121115)413(个)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这种方法叫“先合并再平均分”。教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13表示什么意思?(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4)引入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