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共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共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共1页).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 知识点归纳第1节 力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2、 单位: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有1N3、 条件: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 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大小的改变 运动方向的改变 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 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6、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相互作用力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第2节 弹力1、 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2、 弹力:(施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 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 (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7、弹簧测力计的
3、使用方法:答:(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第3节 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2、 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3、 重量:重力的大小。4、 重力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重力大小还与纬度和高度有关,赤道受的重力小于两极的重力。g= 9.8 N/kg。物理意义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5、 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中“下”是指“指向地心”。6、 重力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7、提高物体稳度的方法:降低物体的重心增大物体的支撑面积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第七 知识点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