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0-11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学习资料现有标准: 现在执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医院污水按其受纳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等规定了相应的粪大肠杆菌群数和余氯标准,对COD、SS等理化指标无特别要求,只需达到要求相对较低的其他排污单位标准,且只给出余氯下限而无上限。 根据现行标准,现有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级别低,主要存在(1) 悬浮物浓度高,影响消毒效果;(2)水质波动大,消毒剂投加量难以控制;(3) 消毒副产物产生量大,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4)余氯标准无上限,过多余氯危害生态安全等问题。 新标准: 为了加强对医院污水污物的控制和实施新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
2、已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 2、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 3、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 4、在理化指标方面,对排入的医院污水和传染病医院污水的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等指标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增
3、强污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性。考虑氨氮也消耗消毒剂,对氨氮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医院污水常用消毒技术: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射线)。 液氯消毒系统: 液氯消毒是医院污水消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氯(Cl2)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具有持续消毒作用。氯消毒具有药剂易得,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等优点。但氯气有毒,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氯气为受压
4、的液化气体,一般用罐瓶、槽车、罐车、驳船等压力容器装运。 液氯消毒系统主要是由贮氯钢瓶、加氯机、水射器、电磁阀、加氯管道及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等组成。 1 氯瓶 (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小容量的氯瓶。氯瓶一次使用周期应不大于3个月。 (2)单位时间内每个氯瓶的氯气最大排出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容积为40升的氯瓶:750g/h;500kg的氯瓶:3000g/h。 2 加氯机 医院污水采用液氯消毒时,必须采用真空加氯机,并将投氯管出口淹没在污水中。 氯气向污水中投加是经过加氯机水射器完成,水射器要求自来水有0.2MPa压力,在水射器内形成负压,将氯气吸入并混合,然后将氯水投加至加氯点。 典型的医院污水
5、处理工艺加氯方式有两种:虹吸式定比加氯和提升式自动定比加氯。 (1)当医院污水站内集水管道高于站外公共污水管或水体水位时(通常需要有600mm的高差),可采用虹吸式定比加氯消毒系统。 (2)当污水需要提升才能排出站外,采用提升式自动定比加氯,消毒投加设备与提升泵同步运行,由集水池的水位控制污水泵自动启动,同时控制投药。 3 管材 (1)输送氯气的管道应使用紫铜管;输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阀门采用塑料隔膜阀。 (2)加氯系统的应设耐腐蚀的压力表,水射器的给水管上应设普通压力表。 (3)加氯系统的管道应明装,埋地管道应设在管沟内,管道应有一定的支撑和坡度。 4 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 使用
6、液氯消毒时应设液氯贮藏室和加氯间。 (1)加氯间 医院污水加氯间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医院、排出口位置、环境卫生要求、风向及维护管理和运输等因素来确定。 加氯间主要放置加氯机等除氯瓶以外的加氯设备。加氯间内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加氯间门向外开,使用防爆灯照明和其他防爆电机电器,设排风扇,换气次数按12次/小时设计。排风扇设在加氯间低处,并考虑室外环境,要远离人员活动场所。加氯间室内电气、管道、地面等应考虑防止氯气腐蚀。 (2) 液氯贮藏室 液氯贮藏室应尽量靠近投加地点。液氯贮藏室必须有吊装设备(使用40kg小瓶可不安装吊装设备)和磅秤。 液氯贮藏室应设可容纳氯瓶的水池,水池应保持一定水位
7、,一旦氯瓶泄漏,应迅速将氯瓶推到水池中。 液氯贮藏室直接通向室外的门要向外开,应设排风设备,通风口设在房间离地400mm处。照明使用防爆灯具,设置安全和氯气报警装置。 5 适用范围 1、液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内医院及小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的规模较大(1000床)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 6 运行管理 1、严禁无加氯机直接向污水中投加氯气。 2、液氯用槽车和钢瓶包装。氯包装量:瓶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5kg/L,槽车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0kg/L
8、。 3、在操作间或加氯间进口处应放置方便使用并有明显标志的、维修工具、药品及防毒面具等。 4、氯瓶放置在磅秤或氯量显示仪上,小瓶应该竖放、大钢瓶则是卧放并固定,不得使其滚动。 5、并联的氯瓶应设置备用瓶,通过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更换新氯瓶。 6、氯瓶和加氯机要避开暖气、阳光和明火。为保证正常供氯,氯瓶间的室内温度应保持中温(15)。 7、液氯运输、贮存等按GB11984执行。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剂、消毒剂以及漂白剂的功能。作为强化氧化剂,它所氧化的产物中无有机氯化物;作为消毒剂,它具有广谱性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必须现场制备。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和电解法。 1、化
9、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是以氯酸钠、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经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再经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进入消毒接触池消毒。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是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通过电解产生二氧化氯、氯气、过氧化氢、臭氧的混合气体,用于消毒。混合气体的协同作用,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其消毒效果远强于任何单一的消毒剂。 5.3.1 工程设计 1、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1)二氧化氯消毒系统设计和发生器选型应根据医院污水的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确定,并考虑备用。 (2)因原料为强氧化性或强酸化学品,储存间必须考虑分开安全储放;储存量为10
10、30天的用量。 (3)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应小于0.4%,其投加量应与污水定比或用余氯量自动控制。 (4)应设计二氧化氯监测报警和通风设备。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1)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设备主要由电解槽、电源、水泵和水射器组成。电解槽使用6V或12V两种直流电源。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设备的溶盐装置一般与发生器一体化,但因二氧花氯为混合消毒气体,为了能定比投氯,必须设置溶液箱。 (3)二氧化氯是由水射器带出并溶于水的,所以设备间必须有足够的压力自来水,如水压不够0.2MPa,需加设管道泵。 (4)应注意设备排氢管的设计,及时排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可爆炸气体。 5.3.2 适用范
11、围 1、二氧化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及大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规模较小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由于二氧化氯在空气中和水中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爆炸,因此该法适用于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3、化学法适用于规模500床的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 4、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二氧化氯消毒。 5.3.3 运行管理 1、二氧化氯活化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2、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3、投加量根据实际水质水量实验确定。 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是利用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或现场制备的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污水 排放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