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共3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共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共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儿科学教案课程 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一章 第一、二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小儿年龄分期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中医儿科学发展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儿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各代医家的主要学术贡献;通过讲述小儿年龄分期,让学生掌握划分方法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中医儿科学发展史中有重大贡献的学者、著作及其贡献。包括颅囟经、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万全及其学术贡献等。 熟悉内容: 1、中医儿科学的发展过程。 2、小儿各年龄分期的生理、病理特点。 3、小儿年龄分期的划
2、分。 了解内容: 1、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小儿年龄分期的目的意义。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2、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特点。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70分钟。以学术著作和成就为主要讲述内容,突出讲授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学术著作,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30分钟。对各年龄分期重点讲述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及对临床诊疗的意义,可举例说明。 教学 实施 情况 小结 课程 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一章 第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小儿生长发育 教 学 设
3、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小儿体格、智力发育的讲述,使学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以便指导儿童保健,做好儿科疾病防治。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小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其正常值及测定方法。 熟悉内容: 小儿智能发育规律 了解内容: 变蒸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价值。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小儿体格生长规律及主要生理常数(体重、身高、血压等)。 2、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理解“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以及“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50分钟。小儿体重、身高、囟门、牙齿、呼吸、脉搏及血压等的生理常数主要从测量方法、正常参考值、异常的
4、临床意义等方面讲述。 25分钟。智能发育主要讲述总体规律,使学生基本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全貌。 教学 实施 情况 小结 课程 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一章 第四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的讲述,为了解小儿疾病的发病及指导治疗奠定基础。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小儿生理特点、病因特点、病理特点及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熟悉内容: 小儿病因特点 了解内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学好中医儿科学的意义。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小儿体格生长规律及主要生理常数(体重、身高、血压等
5、)。 2、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理解“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以及“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25分钟。小儿病因特点。 50分钟。生理、病理特点是学好并掌握儿科学的关键,在对含义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 实施 情况 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一章第五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儿科诊法概要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在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通过讲述小儿四诊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诊断儿科疾病方面应该注意的要点,以便于临床的具体应用。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小儿望诊的内容及
6、其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明确五色望诊的主病,望形态,审苗窍及看指纹的内容及辨证论治中意义。 熟悉内容: 1、小儿闻诊,问诊及切诊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内容: 儿科诊法的应用特点。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看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在回顾中医四诊基础上,按照望闻问切为纲,通过临床举例讲解儿科四诊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30分钟。望诊内容。 20分钟。闻诊内容。 20分钟。问诊内容。 20分钟。切诊内容。 10分钟课堂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一章第六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儿科治法概要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7、要求 在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通过讲述小儿治疗方法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应该注意的要点,以便于临床的具体应用。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小儿中药用量的原则 熟悉内容: 儿科治法应用特点,儿科常用内治治法。 了解内容: 1、儿科治法应用应与成人有别。 2、外治治法的操作及适应症,儿科常用治法因人、因病、因时的综合应用。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看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以儿科治疗的药物内治法和外治法为纲,分别讲述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20分钟。药物内治法。 25分钟。小儿常用外治法。 5分钟课堂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
8、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二章二、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新生儿期保健;婴儿期保健;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新生儿护理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熟悉新生儿的保健要点和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对婴儿期喂养的讲述,使学生能较好地指导母亲进行科学喂养,提高小儿的体质。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新生儿期保健的内容 2、婴儿期喂养的方式。 2、婴儿期添加辅食原则。 熟悉内容: 1、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2、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了解内容: 1、新生儿护理方法。 2、婴儿护理及预防接种。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婴儿期喂养的方式;母乳喂养的优点。
9、2、婴儿期添加辅食原则。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10分钟。从胎儿娩出开始讲述新生儿护理具体步骤及方法。 30分钟。婴儿期喂养,前6个月讲述不同喂养方式,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 10分钟。小儿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重点讲述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三章 第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胎黄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胎黄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讲述,使学生初步了解小儿胎黄产生的原因,掌握临床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熟悉小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生理性胎黄
10、和病理性胎黄的鉴别。 熟悉内容: 1、胎黄的临床表现 2、胎黄的辨证治疗 了解内容: 小儿胎黄的病因病机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新生儿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的鉴别。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20分钟。通过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产生的机理及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40分钟。通过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临床特点的讲解,掌握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40分钟。最后讲解病理性黄疸的产生原因及黄疸的临床对症处理方法。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四章第二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感冒、咳嗽 教 学 设 计 教
11、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感冒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的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小儿感冒兼夹证(挟痰、挟滞、挟惊)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通过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的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小儿的咳嗽以外感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小儿感冒的临床特点及辨证治疗。 2、咳嗽证辨证治疗。 熟悉内容: 1、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 2、咳嗽证的病因病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鉴别。 了解内容: 1、小儿感冒的发病特点。 2、小儿咳嗽的发病特点。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感冒挟痰、挟滞、挟惊的病机及辨治。 2、咳嗽证辨证治疗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20分钟讲述感冒的发
12、病特点及病因病机。 30分钟讲述感冒的临床诊断要点及中医辨证论治。 20分钟讲述咳嗽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病机。 30分钟讲述咳嗽的临床诊断要点、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鉴别及中医辨证论治。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四章第三节 授课方式 课堂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肺炎喘嗽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本节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肺炎喘嗽和咳嗽的鉴别、肺炎喘嗽的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肺炎喘嗽的临床特征。 2、肺炎喘嗽和咳嗽的鉴别。 3、肺炎喘嗽的辨证治疗。 熟悉内容: 1、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常证和变证的病机演变)。
13、了解内容: 1、肺炎喘嗽的发病特点。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肺炎喘嗽的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 难点:肺炎喘嗽变证机理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1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含义、发病特点。 2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常证和变证的病机演变)。 1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诊断要点。 5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辨证治疗。 10分钟本次课程内容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西医儿科学 章 节 第四章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小儿肺炎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本节课程的讲解,使学生从西医的角度认识小儿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要点及西医治疗基本原则
14、和方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和合并心衰诊断标准。 2、小儿肺炎的分类方法及治疗方法。 熟悉内容: 1、小儿肺炎与急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2、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药物。 了解内容: 1、小儿肺炎的发病特点。 2、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小儿肺炎及其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 2、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2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分类。 2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 3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和合并心衰诊断标准。 30分钟讲述小儿肺
15、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四章第四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哮喘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讲述,使学生掌握儿童哮喘的诊断及西医治疗原则、中医辨证论治。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及西医治疗原则。 2、儿童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内容: 1、哮喘的病因病机。 2、肺炎与哮喘的鉴别。 了解内容: 1、儿童哮喘的西医治疗方法及GINA方案。 2、儿童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在于疾病的辨证论治,而鉴别诊断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 设计 与 组织 15分钟
16、。依次讲解概念,发病特点,中西互参。 25分钟。通过框图交待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引出辨证分型为辨证论治做准备。 20分钟。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深入讲解。 30分钟。教学重点放在辨证论治上,并讲授相应的有效的外治法。 10分钟。课堂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 节 第五章一、二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鹅口疮、口疮 教 学 设 计 教学 目的 和 要求 通过讲述对鹅口疮的讲述,使学生明确其主要临床特征、辨证治疗及常用外治法。通过讲述对口疮的讲述,使学生明确其主要临床特征、辨证论治及常用外治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掌握内容: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儿科学 电子 教案 3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