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2一、 名词解释征地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河道蓝线 绿线 电力走廊二、单选题1、对于现代意义的城镇理解不对的一项是( )。A是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的聚集中心,是非农业人口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场所B就城镇与其外部地域的关系而言,城镇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和中心点C城镇只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心D城镇通过自身各项优越条件对城镇体系及区域的全面发展起着种种作用2、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多种部类,那么,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称为(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3、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
2、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 )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文化职能DA、B和C4、( )使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巨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A农业革命B近代工业革命C信息革命D生产力发展5、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B用地面积、性质C容积率D建筑密度6、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 )。A四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和混合式道路系统B三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C四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和方格
3、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D三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7、在城市布置中,下列有关客运交通枢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无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冲击和影响客运交通干道的畅通B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C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D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客站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8、城市主要灾害的防灾标准中,城市防洪、防涝标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其涵义理解有误的是( )A防洪标准是防洪规划、设计、建
4、设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指防洪对象应具备的防洪能力,一般可用可防御洪水相应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B根据防洪对象的不同,分为设计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两级标准两种C防洪工程设计是以洪峰流量和水位为依据的,常选定某一额定频率(通常用重现期的倒数表示)D位于平原、湖洼地区,防御持续时间长的江河洪水或湖泊高水位的地区,一般在各等级的防洪标准范围内取较低的标准9、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向( )布局,制造装配功能趋于向( )布局。A空间扩散;空间扩散B空间集聚;空间集聚C空间集聚;空间扩散D空间扩散;空间集聚10、城市的物质构成可以分为( )两种领域。A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B公共领域及基础领域
5、C基本领域和从属领域D空间领域及实体领域11、城市引力作用的大小与城市规模( ),与城市间距( )。A成正比;成正比B成正比;成反比C成反比;成反比D成反比;成正比12、幼儿园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 )。A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B公共设施用地C居住用地D绿地13、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 )两种类型。A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B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D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14、某城市只有一个盛行风时,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则工业用地应放在( )方向,居住区位于( )方向。A最大风频之上风向;最大风频之下风向B最小风频
6、之下风向;最小风频之上风向C最大风频之下风向;最大风频之上风向D最小风频之上风向;最小风频之下风向15、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用地属于( )。1.地形有一定缓坡;2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3没有沼泽现象或采用简单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A一类用地B二类用地C三类用地D不适于修建用地16、城市的用地规模指的是( )。A 在规划前期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B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C在规划时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D在规划完成一段时间后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17、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
7、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18、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规模一般在( )面积左右。A10km2B5 km2C2 km2 D1 km219、城市住宅绿地率的控制,新区建设不应低于( );旧区改造不宜低于( )。A45%;35%B35%;30%C30%;25%D28%;22%20、从城市地域关系上看,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分为( )。A 陆地交通、水域交通、空中交通B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交通C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D远程交通、市内交通21、能够适应“钟摆式” 的交通流的道路横断面类型是(
8、)。A一块板B两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22、周礼考工记作为一部记载城市形制的重要著作,它所体现的思想是( )。A礼制思想B法制思想C皇权思想D仁义思想23、下列各层次规划中,最具有法制实施作用的是( )。A城市总体规划B分区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24、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分类应( )。A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B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C分至中类D分至小类25、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A8001000mB500800mC300500mD150300m三、填空题1、 将建筑物如下图分布,可以增大建筑的_。2、将建筑物如下图分布,可以使_,风速_,以改善_。3、下图表明
9、:将建筑物偏_可以_,但是_。4、城市道路分为如下4类,请将表格填满。类别名称 设计车速 (km/h)交叉口间距 ( m ) 红线宽度 (m) 功 能 快速路大于80 60-100联系各组团及外部、市内中长距离、交通性通道主干道40-60700-120040-70次干道40350-50030-50支路小于30150-250 20-305、将以下对应项用线段相连W 居住用地M 公共设施用地R 工业用地G 仓储用地C 对外交通用地T 道路广场用地E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S 绿地U 特殊用地D 水域和其他用地四、读图分析题1、填出下列两图的名称,并比较分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要特征。 图1_图2_2
10、、根据所给的条件和用地评定图对用地方案1和2进行比较并做出选择 。 附: 类用地条件 1 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深3-7米,地耐力18-29吨/平方米 2 排水不良,地下水深0.8-3米,地耐力18-20吨/平方米类用地条件 1 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砂液化普遍 2 坡度在5-25度的山前缓丘 3 小于1.5米的地方会被洪水淹没类用地条件 1 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 2 冲沟发育,常被洪水淹没,砂液化普遍 3 矿体五、案例分析题以下为市XX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例,请就该规划的优缺点进行评析。基本情况:本案例系某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湖滨核心区,面积约为40ha。用地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
11、规划方案见下图,该规划方案主要侧重于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湖面及外围地段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区,有十分丰富的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该地区的开发有如下的约束条件: l、核心区开发项目的安排应充分考虑风景区旅游的特点; 2、开发强度不宜过高; 3、为保证湖面的景观沿湖应设立保护绿带: 4、交通组织要将旅游线路和主要车流分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征地面积: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2、建筑用地面积:规划征地红线范围内,除城市道路、河道、电力走廊、轻轨控制线、绿化隔离带等规划控制用地外的实用地面积。3、河道规划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指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4、绿地规划
12、绿线:一般称绿线,指城市各级绿地用地规划控制线。5、电力规划黑线:一般称电力走廊,指城市电力线路用地规划控制线。二、单选题 1、C 2、C 3、B 4、B 5、A 6、A 7、A 8、D 9、C 10、A11、B 12、C 13、C 14、D 15、A16、B 17、C 18、D 19、C 20、B21、A 22、A 23、C 24、D 25、C三、填空题1、迎风面2、风道断面变小; 加大; 东西向建筑的通风3、偏东/东北 (西/西南); 增加日照时间; 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比正南向要小。4、将以下对应项用线段相连 M 居住用地 W 公共设施用地 R 工业用地 C 仓储用地 G 对外交通用地 S
13、 道路广场用地 E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T 绿地 D 特殊用地 U 水域和其他用地5、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道路分为如下4类,请将表格填满。类别名称设计车速 (km/h)交叉口间距 ( m ) 红线宽度 (m) 功 能 快速路1500-2500联系相邻组团及时中心、市内中距离、交通性通道30-50各组团内部主要通道并连接主干道、交通性与生活性兼有各组团内部交通、生活性通道为主四、读图分析题1、填出下列两图的名称,并比较分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要特征。解题要约: 图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图2 元大都复原图 图1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对称分布,体现古代天
14、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和礼教的等级与秩序。“旁3门”、“九经九纬”是城市内外交通的通道也是城内各种功能分区的界限,体现规划的整体性特征。 图2城市规模较大,呈3重结构,但仍然呈现整齐规划的方形和对称分布的特征,基本上沿袭了图1的规划理念。但是,不规则的积水潭的存在则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反映“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北部的空旷地带可以为城市的发展预留空间,表现古代规划的发展性眼观。 两图表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2、根据所给的条件和用地评定图对用地方案1和2进行比较并做出选择 解题要约: 选择2 理由如下:1、在二级阶
15、地上,不受洪水威胁。2、地震时砂土液化程度较轻。3、雷击影响较小。4、新城地理位置更优,可结合新城迁移统一规划建设。5、大部分土地农业利用价值不大。5、地势平坦,用地充足。6、距火车站更近。7、用地条件好,布局可以比较集中。五、案例评析题评析要点l、交通组织:出入口选址使得该区交通组织较为合理,方案将主要车流与步行人流进行了有效的分离,保证了游览线路的畅通。在主要干道旁设置两处社会停车场,有效截流了进入核心区的车行门交通。2、规划布局:由于该地区的主要功能为旅游休闲,因此,A09、A10、Bof、B02地块布置大量的金商贸中心不太适宜,建议安排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3、开发强度:容积率普遍过高,特别是建设高层、高密度的商贸区与湖滨路的特点不符,会吸引大量车行交通进入该地区,造成交通混乱;同时,对景区的传统风貌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影响极大。4、为保证湖滨绿带的连续完整,不应在湖滨保护绿带内设置宾馆(B06)5、必须配置的市政设施用地(如变电站、垃圾站、消防设施等),在图内没有表示。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