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力学实验(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六力学实验(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力学实验(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六力学实验【专题解读】高考要求6个力学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五: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误差和有效数字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2.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
2、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二、考试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1.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1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读数准确到0.1mm。2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读数准确到0.05mm。5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要知道主要构造的名称:主尺、游标尺、外测量爪、内测量爪、深度尺、紧固螺钉。螺
3、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要知道主要构造的名称:以下的-依次是: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刻度、可动刻度、旋钮、微调旋钮和尺架。例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例2.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测量的读数。例3【2012湖北百校联考】某同学想利用DIS测电风扇的转速和叶片长度,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先在每一叶片边缘粘上一小条长为L的反光材料,当叶片转到某一位置时,光传感器就可接收到反光材料反射的激光束,并在计箅机屏幕上显示出矩形波,如图乙所示.已知
4、屏幕横向每大格表示的时间为5.0010-3s.则电风扇匀速转动的周期为_s;若用游标卡尺测得L的长度如图丙所示,则叶片长度为_m.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处理。从打点计时器重复打下的多条纸带中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或者说每隔4个点取一个记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便于计算。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利用s1、s2、s3 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2-s1、s3- s2、s4- s3,如果它们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利用纸带可以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如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a。具体来说又有3种方法:t/s0 T 2T 3T 4T 5T 6Tv/(ms-1) “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 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求a:如 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右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例4【2012湖南四市9校12月联考】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
6、间间隔为 s。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F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F=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例5:【2012湖北百校联考】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右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
7、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 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
8、长的关系(1)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越大,弹力也就越大。(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例6: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4、探究求合力的方法AOBabc原理是两只弹簧秤成角度拉橡皮条AB和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AB的效果相同,这个效果就是指橡皮条的形变量(大小和方向)相同。在画力的图示时,必须有箭头、标度、刻度。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偶然误差,只要用平行四边
9、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和一只弹簧秤的拉力F / 的图示大小和方向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同就可以了。注意事项: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例7: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栓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N和_N。(只须读到0.1N)在右图的方格纸中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
10、力及它们的合力。例8【2012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检测】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是橡皮条,甲图表示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拉力牵拉橡皮条,乙图表示用一个拉力牵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个拉力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B、 甲、乙两图中,橡皮条拉伸方向必须水平C 、甲、乙两图中必须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OD、甲图实验完成后,可更换橡皮条,继续进行乙图实验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打点计时器图1了解该实验的系统误差的来源。用砂和砂桶的总重量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由于砂桶也在做匀加速运动,因此砂和砂桶的总重量肯定大于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可以推导出结
11、论:只有在小车的总质量M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时,才能使该系统误差足够小。没有考虑摩擦阻力的作用。应该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来消除这个系统误差。为研究a、F、m三者的关系,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a与F、 a与m的关系。用图象法验证aF、 am-1(后者必须用a-m-1图象,不能用a-m图象)例9【2012江西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1)实验前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并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遮光条通过
12、光电门2的时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 ,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以上表达式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123456质量m(g)250300350400500800加速度a( m/s2 )2.021.651.431.251.000.63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果想通过图象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须建立 (填am或a)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如
13、果图线是一条 ,就可确认上述结论。例10、【2012福建省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砝码及砝码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A的质量为m1,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为m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A B 纸带 Ca 0 F 乙丙甲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象(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_ 。(选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力学 实验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