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共12页).doc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教研组数学低段教研组时间3月 7日参加人员数学低段教师主讲人魏延峰地点三、四教室研讨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用数学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千
3、”、“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难点: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多少;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手拉手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体会一千是多少、一万是多少。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实物感受大数的意义,避免抛开现实情境单纯地进行读数、写数训练。2、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大的飞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
4、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想,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千”和“万”是比较大的计数单位,生活中比较难找合适的实物来代替。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4、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5、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
5、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一、魏延峰说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欣赏照片时,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272的组成,学生在
6、动手操作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根小棒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1000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1、给学生提供小棒, 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2、师生共同数小棒,在数出272根小棒后,师生一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3、在计数器上拨入849,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课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计1000粒
7、米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再出示实物,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研讨、记录二、听课教师点评发言高庆瑞:培养学生的思维,把握教材重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的学习,华老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立足学生长远的发展,把重点定
8、位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数数的规律,从而发现十进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材重点的正确把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王伟:策略得当,凸显探究、意味解决教材重点的策略是多样的,而选择有效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师老师采取了“小组探究,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创设了两个活动环节:一是数小方块,二是让学生拨珠子。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会、自己发现,数一数,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这些数数的方法,数的组成规律,不是由师老师告诉学生的,而是由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过程中,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思维训练落实扎实有效,激发了
9、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高娟: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魏老师先用小方块让学生感知10、100有多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然后让学生动手数,学生经历数的过程,对小方块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要数更大的数时,应以什么为单位来数,从而让学生发现数数的规律。这环环相扣的设计,让学生的数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形成和培养。宋振如: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魏老师注意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首先,以学生喜欢的体育比赛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然后引导
10、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回归到书中的主题,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解决问题。王君:纵观本节课,设计新颖,层次清晰,教学重点把握准确,采取的策略有效,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了有趣的学习内容,是一节成功的优质课。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精彩的设计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就我自己的观点谈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在的数学课堂注重有效性学习,本节课数数环节学生动手操作之后都看了一遍课件演示过程,造成教学环节上的重复,没有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0000以内数的
11、认识中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用数学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以内 认识 集体 备课 记录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