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针灸学(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1.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原理、针灸作用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1986年10月,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学研究会成立(在上海) 3.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 科研选题的种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4. 一次文献:医学期刊论文,实验报告,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 二次文献:目录,索引,文摘 三次文献:综述,论评,述评,年鉴,手册进展,指南,百科全书 5.文献综述的结构,除题名、作者、摘要外分
2、四个部分: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 6.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 科学假说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 7.假说的特性:来源的科学性,说明的推测性,解释的系统性,结论的可验证性。 8.科研设计可分为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 9.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10.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空白,实验,标准,自身,配对,相互,历史,安慰),随机,重复,盲法,均衡。 11.针灸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设计:选择病例,确定样本量,研究场所,盲法设计,随机性,对照行 12.研究针灸对细胞膜通
3、道用哪种技术:膜片钳 生物化学技术中的蛋白质技术:(1)蛋白电泳及免疫印迹技术(免又称Western印迹法),(2)蛋白组学技术 生理学技术 13.经脉现象,又称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等现象。 14.循经感传,是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一种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 出现率:12%24% 速度:一般为110cm/s 宽度:一般为0.5cm5.0cm 感传速度影响因素: 刺激方法
4、 手法运针电针穴位压迫艾灸 强度 加强刺激,感传速度加快 温度 加温,加快 降温,减慢 感传阻滞的因素 : 机械压迫 局部降温 局部注射液体 触觉刺激 15.循经皮肤病可出现于十四正经,其中以肾经最为多见,其次为大肠经、肺经、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和膀胱经,其他少见。不仅可以单经出现,也可以多经并发。宽度:都在1cm以下,呈带状。 16.循经感觉障碍,以循经疼痛为主,多为钝性轻痛或压痛。宽度:0.33.0cm 17.经脉电学特性:低电阻性 经脉热学特性:循经高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观察 经脉声学特性:声波循经传导速度为10m/s左右 18.(简答)穴位结构的特点: (1)穴位与神经:穴区神经分布
5、丰富,有丰富的感受器 (2)穴区与血管:穴区血管密度高,毛细血管排列有规律 (3)穴位与结缔组织:穴区有连续厚实的致密结缔组织结构 (4)穴位与肥大细胞:穴区肥大细胞数量高 19.穴位功能:感受刺激,反映病症。 穴位在机体病理状态下具有反映病症的作用,即在穴位处可出现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作用,在体表相应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现象,称为穴位病理反应。 20.(简答)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形式 (1)感觉异常压痛点为主(天应穴、阿是穴)以痛过敏、痛反应、痛持久为特征。 (2)组织形态改变:皮肤色泽或形态改变,或皮肤局部凹陷或隆起、丘疹、脱屑,或穴位皮下硬结、条索。 (3)生物物理特征改变:穴
6、位皮肤温度、电阻、电位、光学特性改变。 (4)生物化学特性改变:可能出现能量代谢障碍、乳酸堆积等化学物质堆积。 21.牵涉痛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是指内脏病变时,疼痛往往可扩散到受同一或紧邻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区,此处皮区的疼痛称为牵涉痛。 22.内脏牵涉痛及其形成机制:会聚投射学说 23.经穴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体表的经脉、穴位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双向性联系,主要包括两条含义:(1)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出现反应,表现出特性的症状和体征;(2)刺激体表的经脉、穴位,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4.胚胎的每
7、个节段性单位称为体节,每个体节包括壁部(骨节、肌节、皮节)、内脏部、相应的神经节。 25.经穴分布与神经节段: 躯干部腹侧和背侧的神经分布形式呈原始节段状态分布,彼此距离相等,排列匀称;而躯干部穴位的分布也是距离均等,排列匀称,与神经分布极其吻合。 (1)任脉穴位位于腹正中线上,恰是两侧胸神经前皮支末端的交界处,穴位的排列与胸神经前皮支分布相吻合。 (2)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在腹部的穴位平行排列于腹正中线两旁的皮神经前皮支附近 。腹部皮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较短,而在腹部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距前正中线较近,待到达胸部时,随胸廓扩大,胸神经的外侧支变长,而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随之向外侧转移,
8、与腹部比较,远离正中线。 (3)背侧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位于背部后正中线及两旁,穴位排列与腹侧相似,与胸神经后支分布完全吻合。 26.经穴主治与神经节段 (1)躯干部:在躯干部穴位功能主治的神经节段特性表现为“分段”性特点 同经异治:同一条经脉的穴位,由于所处神经节段不痛,可有不同的主治,例如, 肾经腹部皮神经前支的肓俞主治腹痛,而同经的胸部皮神经前支的神藏主治咳嗽。 异经同治:虽属不同经脉,但其穴位如在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症大体相同,例如,在T6以上神经节段支配区的穴位中,主治咳嗽的占79%;T7T12,治腹痛、腹胀的占69%;腰以下治“小便不利”者最多。 (2)头面部:三叉神经感觉纤
9、维除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外,还有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运动核、迷走神经感觉核和运动背核等核团。因此,面部穴位除对局部病症有良好的疗效外,对内脏功能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针刺水沟穴可以抑制针麻手术过程中内脏牵拉反应,同时对失血性低血压具有升压作用。 27.辣根过氧化酶(HRP)法神经追踪标记 来自穴区和相关内脏的标记物质在脊髓发生节段性交汇和重叠 28. 肌肉(合谷、内关) 酸胀 肌梭、游离神经末梢、环层小体 肌腱(昆仑、曲泽)酸痛 环层小体 神经麻 肌肉丰厚处(合谷内关)肌梭、游离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血管痛 肌腱附近(昆仑、曲泽)环层小体肌肉酸胀 肌与肌腱接头处(承山)肌梭、腱器官肌腱、骨膜酸痛 头
10、皮处(百会、印堂)游离末梢 关节囊处(内膝眼犊鼻)Ruffini小体 29.不同的刺激手法可以使同一个穴位产生不同的针感,不同的刺激方式刺激穴位引起的针感各异。其原因可能是针刺刺激作用于穴位局部,该局部存在多根神经及其连属的多个感受器,不同的刺激方式或刺激量激活的神经纤维种类和数量不同,而这些数目不同、粗细不同的神经纤维(或末梢)在兴奋时产生的冲动则以不同的编码传导到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感觉区可以把不同编码的神经信号解码为不同感觉类型,从而产生酸、麻、胀、重、胀等复杂针感。 30.手下针感感受装置:肌梭 31.灸的作用要素:灸温、灸量、灸时、灸质 20只有冷觉感受器(克劳终球)受到刺激 33
11、冷觉和温觉末梢 40只有温觉感受器 50痛觉感受器 32.针刺镇痛:是指用针刺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 针刺镇痛的特点:(1)适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疼痛 (2)镇痛作用具有多重性质: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和抑制乃至消除内脏痛和牵涉痛。 (3)起效快并有累积效应 (4)毒副反应小(5)镇痛个体差异性 (6)镇痛程度有限性 (7)机体整体调控性 针刺镇痛机理 针刺引起的传入冲动进入脊髓背角后,主要交叉到对侧脊髓腹外侧束上行,更主要的是上行到达脑干、丘脑和大脑皮层等部位。 33.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阿片肽的作用:2Hz电针主要激活脑和脊髓中的脑啡肽能系统和脑内的内啡肽能系统介导镇痛效应;100
12、Hz电针主要由脊髓强啡肽能系统介导镇痛效应。 5羟色胺: 中枢镇痛,外周致痛 去甲肾上腺素:激活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上行投射系统拮抗镇痛 低位脑干的 下 增强镇痛 多巴胺:拮抗镇痛 乙酰胆碱:增强镇痛 CCK8 :拮抗镇痛 34.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根据针刺具有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在人体的某些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痛觉迟钝或消失的效果,从而能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特殊麻醉方法。 针刺麻醉的作用:(1)镇痛 (2)抗内脏牵拉反应 (3)抗创伤性休克 (4)抗手术感染 (5)促进术后创伤组织和重要脏器修复 针刺麻醉的特点:(1)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2)便于术中医患的配合 (3)生理干扰少,
13、利于术后恢复 (4)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针刺麻醉的缺陷:(1)麻醉不全 (2)肌肉紧张 (3)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 (4)个体差异较大 针麻的适用范围:头面、颈、胸、子宫、输卵管 不适合:四肢、骨 35.针灸作用,是指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及其在体内引起的反应。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双向调节 整体调节 品质调节 自限调节 双向调节,针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指针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向效应。当适宜的针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其效应是使机体偏离正常生理状态的功能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是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针灸可使之增强;功能状态亢进时,针灸又可使之降低,但对正常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例如,当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降低;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上升。 针灸作用效应的时效特点: 呈现一个渐进的趋势,即先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然后针效迅速上升,在高水平维持一段时间后,便逐渐下降,回落至针前或比针前略高水平。针灸效应的时间过程: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