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共4页).doc
《原子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九章 分子结构和光谱9.1 分子的远红外吸收光谱是一些等间隔的光谱线。试求分子的转动惯量及原子核间的距离。已知和的原子量分别为1.008和79.92。 解:远红外光谱是由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谱线间隔都等于2B。即(1)而 (2)由(1)、(2)两式可得:9.2 HCl分子有一个近红外光谱带,其相邻的几条谱线的波数是:。 H和Cl的原子量分别是1.008和35.46。试求这个谱带的基线波数和这种分子的转动惯量。解:由谱线的波数之差可见:除之外,其他相邻谱线之差近乎相等。而2906.25和2865.09之差相当于其他相邻谱线之差的二倍。显然这是一个振动转动谱带。上
2、述两谱线之间有一空位,此空位即是只有振动跃迁是的基线波数。给出五条谱线中,显然,头两条属于R分支,其波数按大小顺序分别记为;后三条属于P分支,其波数按大小顺序分别写作。R分支的谱线波数近似地由下述公式决定:P分支的谱线波数近似地由下述公式决定:因此有:()(1)-(2) 式,得:() (3)-(4) 式,得:转动惯量为: 由()、 (),得基线波数为:9.3 Cl原子的两同位素分别与H化合成两种分子。试求这两种分子的振动光谱中相应光谱带基线的频率之比。解:9.4 试证明双原子分子相邻振动能量之间跃迁时发射光的频率与两核间固有振动频率一致。假设两原子间相互作用力为弹性力。证明:在同一电子态中,有
3、振动能级的跃迁时发光频率由下式决定:波数为: 式中。若原子间为弹性作用,第二项或能级修正项应略去。因此也就是;对于相应能级,而;所以两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发射光的频率为:9.5 怎样解释分子的组合散射有下列两个特点:(1) 波长短的伴线比波长长的伴线的强度弱;(2) 随散射体温度的升高,波长短的伴线强度明显增强而波长长的伴线的强度几乎不变。解:(1)根据统计分布律,处在较高能级的分子数少于处在较低能级的分子数。因此,分子在纯转动能级间的受激辐射比受激吸收要弱得多。辐射的能量归并于原光子,吸收的能量取自原光子。因而波长短的伴线比波长长的伴线的强度弱的多。(2)按玻尔兹曼分布律,是处在高能级上的分子数,是处在低能级上的分子数。是对应的权重。可见当T增高时,位于较高能级上的分子数就会明显增多。因而,随温度升高,波长短的伴线的强度明显增强。而在一般温度范围内,处于低能级(通常是基态)上的分子数变化不十分显著,因而波长长的伴线的强度几乎不变。9.6 光在HF分子上组合散射使某谱线产生波长为两条伴线。试由此计算该分子的振动频率和两原子间已知的原子量分别为1.008和19.00。解:设两条伴线的频率分别为,则式中是入射频率;是振动谱带频率。由上两式可得:而,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物理学 课后 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