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本科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共15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国自考本科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共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本科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共15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考本科(法律)普通逻辑内部资料目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引论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2、所谓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3、演绎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而所谓逻辑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是否正确。4、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5、一个逻辑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对一个推理形式,如果假设其前提是真的,那么其结论也一定是真的。6、“逻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思维规律。如“他的想法符合逻辑”。(2)客观规律。如
2、“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或者视角。如“这是强盜的逻辑”。(4)一门研究推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即逻辑学。第二章 概念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3、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概念的外延。4、概念的适用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5、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6、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7、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8、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9、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
3、遍概念。10、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11、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12、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13、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14、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15、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关系概念。16、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为性质概念。17、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关系概念。18、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19、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称为正
4、概念。20、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称为负概念。21、同一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相同。22、真包含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真包含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B,则x也属于A;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A但是不属于B。23、真包含于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真包含于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也属于B;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B但是不属于A。24、交叉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交叉关系,当且仅当,(1)存在对象x,x既属于A又属于B;(2)存在对象y,y属于A但是不属于B;(3)存在对象z,z属于B但是不属于A。2
5、5、全异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全异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不属于B;如果x属于B,则x不属于A。简言之,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不同。26、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27、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28、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29、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因为定义要明确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或外延,因此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就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就违反了定义的本意了。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交叉”
6、和“定义全异”等逻辑错误。30、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当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被定义项的内涵时,如果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那么定义项的内涵又需要被定义项来明确,这样就达不到明确被定义项内涵的目的。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1、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当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被定义项的内涵时,如果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那么定义项的内涵又需要被定义项来明确,这样就达不到明确被定义项内涵的目的。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2、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如果定义项中包
7、含了含混的概念或语词,就不能起到揭示概念内涵的作用。同样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对于揭示概念内涵只能发挥辅助性作用,并不能明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因此,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33、定义项一般不应包含负概念因为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它没有反映出对象具有什么属性,因而负概念一般不能用来揭示另一正概念的内涵。34、 按照划分次数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35、 按照子项数目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二分法和多分法36、 划分包括三个要素,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37、 划分
8、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一划分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38、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一划分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第三章 简单判断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都有所断定,判断都有真假。2、表达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命题的逻辑形式称为命题形式。命题的逻辑形式指的是与命题具体内容相对的形式结构。3、简单判断是自身中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4、性质判断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5、模态判
9、断指的是包含模态词的判断,非模态判断指的是不包含模态词的判断。6、单称肯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这个S是P。7、单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这个S不是P。8、全称肯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是P。9、全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10、特称肯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是P。11、特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不是P。12、同素材的性质判断指的是主项、谓项均相同的判断。13、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的。全称量项“所有”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14、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特称量项“有的”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没有都得到断定。15、肯定判断A、I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10、。对于A判断而言,SAP断定的是“所有的S都是P”,即断定S的外延全部都在P的外延之中,但是并没有断定P的外延都在S的外延之中。16、否定判断E、O的谓项是周延的。对于E判断而言,SEP断定的是“所有的S都不是P”,即断定S的外延全部都不在P的外延之中,也即断定“所有的S都不是任一P”,P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所以,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SEP其谓项是周延的。17、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x)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18、非自返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R(x,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自返关系。19、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
11、的。全称量项“所有”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20、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特称量项“有的”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没有都得到断定。21、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y,若R(x,y)成立,则R(y,x)一定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22、非对称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R(x,y)成立但是R(y,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23、禁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y,若R(x,y)成立,则R(y,x)一定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24、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的。全
12、称量项“所有”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25、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特称量项“有的”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没有都得到断定。26、肯定判断A、I的谓项是不周延的。第四章 复合判断一、 选择题(单选、多选)1、 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2、 联言判断是断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3、 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并且q。4、 一个联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5、 “p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p、q都假时,“pq”才假,其余情况下“pq”均真6、 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7、 相容选言判断既然是断定能够同时成立
13、的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那么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即只要选言支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为真,相容选言判断就为真。只有当选言支都假时,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8、 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当且仅当前件和后件同真或同假。9、 p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p真q假时,“pq”才假,其余情况下“pq”均真。10、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11、 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12、 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只有其前件为真,后件才为真。13、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指的
14、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14、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指的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15、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指的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16、 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17、 模态词指的是描摹事物状态的词。如本体论模态词有“可能”、“必然”、“偶然”等等,认识论模态词有“相信”、“知道”、“怀疑”等等,时间模态词有“一直”“永远”、“曾经”、“将会”等等,道义模态词有“应该”、“允许”、“禁止”等等。模态判断指的是包含模态词的判断。18、 必然肯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的肯定作出必然性的断定的判断。19、 必然否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
15、的否定作出必然性的断定的判断20、 或然肯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的肯定作出或然性的断定的判断。21、 或然否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的否定作出或然性的断定的判断。二、 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真值表验证问题)1、用真值表来验证(pq)(qp)是否为有效式:无效式2、用真值表来验证pq,qp是否为有效式。:有效式第五章 逻辑基本规律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有三条,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3、同一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概念要明确,判断要同一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偷换概念,
16、转移论题,偷换论题5、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6、矛盾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概念要相容,判断要一致7、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自相矛盾”。8、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9、排中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1.概念要清晰、2.判断要明确10、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模棱两可”。第六章 演绎推理(一):基于词项的推理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推理可分为异类相推和同类相推。2、异类相推称为类比推理。3、同类相推根据思维进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其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17、称为归纳推理,否则称为演绎推理。4、必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的推理。演绎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5、或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仅仅可能真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6、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只有一个判断的推理。7、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的推理。8、模态推理指的是推理的前提或者结论中包含模态判断的推理。9、非模态推理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包含模态判断的推理10、基于矛盾关系的推理:矛盾关系,存在于A和O、E和I之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可以由一个判断为真,推出其矛盾判断为假;也可以由一个
18、判断为假推出其矛盾判断为真。11、基于反对关系的推理:反对关系,存在于A和E之间。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因此可以由一个判断为真,推出其反对判断为假。12、基于下反对关系的推理:下反对关系,存在于O和I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因此可以由一个判断为假,推出其下反对判断为真。13、基于差等关系的推理:差等关系,存在于A和I、E和O之间。具有差等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全称判断是真的,则特称判断也真的;如果全称判断是假的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判断是真的,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判断是假的,则全称判断也是假的。14、或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
19、结论仅仅可能真的推理。15、一个正确的推理必须推理有效和前提真实。16、在第一格三段论中,中项为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所以三段论“所有M都是P,有S是M,所以,有S是P”,属于第一格三段论。17、必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的推理18、根据换位法推理规则,特称否定判断不能直接换位。19、换质法是通过改变前提的质和谓项从而得出结论的直接推理。20、换位法是通过交换前提中主、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出结论的直接推理。21、换质法与换位法的综合运用就是交替使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来进行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既要遵守换质法的推理规则,也要遵守换位法的推理规则。22、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
20、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3、三段论的格指的是由于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而构成的三段论的不同形式。24、三段论的式指的是A、E、I、0四种判断在两个前提和结论中的各种不同组合所构成的三段论形式。25、一个完整的三段论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在日常语言中,常常会省略不言自明的部分,表现为省略形式的三段论。26、在语言表达上,省略形式的三段论有时显得简洁有力,但是有时也可能将虚假的前提或者错误的推理形式隐藏起来。27、关系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的推理。一般是根据前提中关系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的28、对称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对称性而进行的推理。29、禁对称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
21、的禁对称性而进行的推理。30、传递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传递性而进行的推理。31、禁传递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禁传递性而进行的推理。32、混合关系推理指的是两个前提分别是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结论是关系判断的推理。二、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1、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规则一: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规则四: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规则五: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如果结论否定,则前提有一否定。规则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规则七: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2、三段论的格:在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自考 本科 普通 逻辑 复习资料 历年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