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全套(共54页).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全套(共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全套(共54页).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全套目 录高中化学标准说课稿模板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说课稿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说课稿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说课稿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一课时)第一节 无
2、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二课时)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 第章,第节,第 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学习为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二、 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2、过程与方法目标: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3、标:1、2、三、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难点是:四、 说教法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活动,结合实验、层层深入、多层次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并使知识的学习系统化。五、 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是目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学生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f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此外结合反馈补救法,通过学生的习题检测,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每一位学生”。六、 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4、,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新课引入。“导入旧概念,提出新问题。”第二环节:新课学习,全民总动员。首先:其次:再次:第三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实验探究得出本节课的重要结论,并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侧重点,最后布置相应的习题,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总之,本节课我是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以及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
5、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
6、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B、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2) 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3) 情感目标:A、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
7、学的思想。B、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4)德育目标:A、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B、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C、使学生学习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中“量和单位”的有关内容。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2)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二、学情分析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
8、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三、说教法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
9、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2)讲练结合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四、说学法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五、说教学过程1、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设问引入新课:物体运动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转入:任何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例如,1滴
10、水是由许多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多少,也应该有相应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科学上称为“物质的量”。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不要过多的强调,以免将问题复杂化使学生心理压力加重)。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引入:每种物理量都有相应的单位。速率的单位是“米/秒”,“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等。“物质的量”作为一种物理量也应有相应的单位,它的单位是什么?分析:由于“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学生首先想到“个”。由于粒子太小、数目多,用“个”作单位,不方便。例如,
11、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所以用“个”不行。科学上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多少?让学生联想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国际千克原位,指出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然后进一步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运用实例推导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存在的关系:n=N/NA3.摩尔质量的引入:通过设问,1mol不同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相同,
12、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呢?学生进行讨论,考虑到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得出其质量是不相同的,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从而提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2)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3)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4)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5)1摩尔小麦约含6.02*1023个麦粒。2.填写下列空白(1)1molO中约含有 个O;(2)3mo
13、lH2SO4中约含有 个H2SO4;(4)10molNa+中约含有 个Na+;(5)28mol电子中约含有个电子;(6)1.204*1024个水分子,其物质的量为 ;同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4、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气体摩尔体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1、教材
14、的地位和作用气体摩尔体积是高一化学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章引入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物质的量,它把宏观的、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和它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这是研究物质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也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节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他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学生在初中只知道直接运用质量守衡定律进行化学计算,还不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系数可以更快捷的进行计算,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既准又快的处理占计算比重较大的有气体参与的类型。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决定物质体
15、积大小的因素。(2)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3)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并用该定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题。情感目标(1)通过设问、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2)通过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剖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此概念时容易出现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往往容易忽视跟概念有关的各种条件,如物质的量、物质的状态、外界条件等,而且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出现科学性不严密的错误。所以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一大重点。由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导逻辑性较强,初学者较难理解和掌握,故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二、
16、说学法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已经掌握了通过质量和密度求算体积的内容,对于物质三态变化中的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知识也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1、让学生计算1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的体积,并进行对比,以形成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认识。2、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时,注意训练学生独立分析概念的要点,抓住概念的内涵,从而做到准确、深入地理解概念。3、将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成不同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推导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说教法本节课运用了对比法、阅读与讨论、启发式谈话,分层推进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对1mol物质的体积进行求算,可以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7、。然后采用实物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体积进行对比的方法引入正题,这样通过观察把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具体形象,既可以打消学生畏难情绪,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进行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教学时,可让学生思考影响气体体积变化的可能因素,然后在直观的模型或示意图中的引导下讨论出微粒数、微粒大小、压强和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再用微观知识去分析、解释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素的变化对气体体积大小变化的影响。这样的分析、讨论、启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又有利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引出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可采用分层推进的方法,通过解答一环扣一环的疑问逐步推出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
18、随着老师的讲解步步深入。以上的方法都可以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将比较枯燥需要记忆的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疑布迷 1.复习物质的量的知识。2.组织学生计算一定条件下1mol不同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体积。3.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得出对于固态和液态物质来说,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几乎完全相同的结论。 引入正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物质固、液两态的体积各不相同,而气态时却几乎相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旧知识进入新知识。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认识事物客观规律,培养他们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通
19、过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环节二探讨原因,寻找规律1.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的球体类比,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从上面得出的三个因素出发来分析不同固态、液态的体积关系。解决为什么1mol固态和液态物质的体积不同。类比:(1)一堆排球、一堆篮球都紧密堆积,哪一堆球所占的体积更大?(2)如果球的数目都是100个呢?(3)如果球与球之间间隔1米,在操场上均匀分布,那一堆的体积更大?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在脑中建立理想模型,形象地分析决定物质体积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环节三解决疑点,建立概念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4950页相关内容,并举例说
20、明为什么在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并初步理解。举例:1mol液态水在常温下体积为18ml,在100是则变为3.6104ml。使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形象思维方便得出抽象概念。设计意图:采用有数据归纳出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有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导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归纳思维能力。环节四加深印象,突破难点 展示气体摩尔体积模型。在概念的理解上,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所指的对象是1mol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成分的纯净气体,也可以是几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2)使用条件是在标况下。(3)22.4是个近似值。 更准确的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问题
21、:1mol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在标况下还是不是22.4L?设计意图:发散思维的收敛,落实知识点。通过剖析概念,引导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理解更准确。环节五发散思维,引出新概念 设计问题有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逐渐过渡到阿伏加德罗定律。并强调概念中的“四同”。 得出细化阿伏加德罗定律。问题:(1)气体摩尔体积约是22.4L/mol,为什么一定要加上标况这个条件?(2)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可以是22.4L?(联系影响气体体积的外界因素)(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一定是标况,1mol不同气体其体积是否相同?设计意图:通过有易到难的问题启发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逐步推出阿伏加德罗定律
22、,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加强。五、板书设计一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三个因素: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微粒间的距离;微粒本 身的大小。二、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Vm=22.4Lmol2、公式:V=Vmn 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1、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2、注意:应用对象是任何气体,条件是温度、压强和体积都相同、结论是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也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我主要从教材分
23、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三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浓度就是在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与溶液相联系导出的一个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本概念,它同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2) 能力目标: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 一说课稿 全套 5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