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总复习提纲(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患沟通总复习提纲(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沟通总复习提纲(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医患沟通总复习提纲(20162017第一学期医患、公管专业) 1、医患及医患关系定义?“医”的定义:狭义上指针对患者具体服务的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广义上指为患者服务的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疗行政和后勤人员等)。“患”的定义:狭义上指患者,广义的是指患者及其亲属、朋友委托人、患者单位、居委会等相关利益人。医患定义一般指广义而言。 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给予患者服务的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给予患者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疗行政和后勤人员等)与患方一方(包括患者、亲属、
2、监护人及单位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一般指广义医患关系。 2、沟通的定义:“沟通”是指人际间通过全方位信息交流,建立共识、分享利益并发展关系的过程。 3、 沟通的核心内涵: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4、医患沟通的定义: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给予患者服务的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与患者及其近亲属之间的沟通: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指给予患者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疗行政和后勤人员等)与患方一方(包括患者、亲属、监护人及单位组织等)之间的沟通。5、医患沟通的主体、过程、目的及宗旨“十六字方针” 主体:医患双方,过程: 通过交流,目的:建立共识、宗旨:共享利益。 6、医方需要患者
3、提供的信息: 患者主诉、综合病史、治疗情况、生活习惯、职业情况、家庭状况、经济能力、教育背景、心理个性、康复期望、信任配合、诊疗选择、风险承诺。 7、患者需要医方提供的信息: 实际病情、治疗方案、医技状况、安全保障、费用选择、风险评估、预后转归、医学知识、治疗辅导、积极鼓励、公平仁爱、健康指导。 8、医患沟通的目的:医患互惠双赢是医患沟通的目的,既要维护医学的神圣使命(患者生命权、健康权,医者的医学规范),又要保障行医者的切身利益,使医患双方在市场经济中和谐共处。 9、医患沟通患方之赢(P58) (1)享受人情温暖,感受尊严 (2)更好战胜伤病,康复身心 (3)免受纠纷之忧,社会和谐 (4)降
4、低医疗费用,合理开支 (5)获取医学知识,自我保健 10、医患沟通医方之赢 (1)提高诊治水平,发展医学 (2)医患友好合作,感受尊重 (3)减少医患矛盾,化解纠纷 (4)赢得良好信誉,收获效益 (5)综合学习患者,丰富经验 11: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医患沟通是为了更好地诊断疾病; 第二,医患沟通是为了更好的治疗患者; 1、因病情变化,动态沟通,动态修正诊断; 2、告知义务; 3、增强患者信心与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 第三,医患沟通为了融洽医护服务中的医患关系。新的经济市场增加很多医患矛盾。第四,医患沟通能够妥善解决医患矛盾。 12:循证医学的定义“慎重、准确和明
5、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13. 医患关系模式类型(1)主动-被动型:医疗中,医生完全把握了医疗的主动权、决策权,即怎样医疗,全由医生说了算,病人无任何自己的意志参与医疗,医生是绝对权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医生纯技术的优势,缺点是彻底否定了患者的个人意志,可能会影响疗效并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所以,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急症重伤、麻醉等意识丧失情况下的抢救医疗。这一模式如果用父母与婴儿的关系来比较似乎较相似。(2)指导-合作型: 医生仍占有主导地位,而患者能有条件有限度
6、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但必须接受医生的解释并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患者“被要求与医生合作”。该模式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因为有互动的成分,能较好地发挥医患双方的积极性,提高疗效、减少差错,有利于建立信任合作的医患关系。但它的不足是医患双方权利的不平等性仍较大。这种医患关系类似父母与青少年(子女)的关系。它一般常见于急性病或垂危病,但头脑清醒的患者的就医过程。(3) 共同参与型:它是在前两种医患关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医生以平等的观念和言行方式,听取并尊重患者的想法,医患双方共同制定并积极实施医疗方案。它的特征是:“帮助患者自疗”。这种医患关系就如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勋于医患双方的理解沟通,融洽关
7、系,提高疗效,改善关系。这种模式适用于慢性病患者,而且更适用于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14:医患关系中患方的需求(一)患者需要生命安全(二)患者需要特别的生理活动(三)患者需要伤病相关的信息(四)需要关爱和归属感(五)需要尊重(六)需要高质量的生存(七)需要合理支出15. 医患关系中医方的需求(一)需要个人的成就(二)需要患者和亲属的尊重和配合(三)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四)需要实践和学习(五)需要提高收入16. 影响沟通的个人因素(1)信息表达和理解的能力:(2)沟通者的生理及情绪状态: (3)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能力、性格、气质及品德修养的优劣,对沟通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品行良好、性格豁达
8、开朗的人总能有效地与人沟通,赢得更多的朋友;而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如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多疑、自卑、妒忌等,均会阻碍人际沟通的有效进行。(4)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也会影响沟通的有效进行。常见的几种阻碍有效沟通的不当技巧有:改变话题、催促对方、主观判断或早下结论、虚假或不适当的安慰和保证等。17.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二)诚信:(三)明确:(四)理性:(五)连续性: 18. 现代人际沟通的方法 (1)修炼沟通性情和意识:能否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是建立在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性情和意识的基础上的。 a.认识自我:b. 情绪管理: c. 换位思考: (2)培养沟通能力: a.
9、 用言辞修饰沟通:b. 用身体语言强化沟通:c.用实践锻炼沟通。 (3)锤炼沟通技巧: a. 积极倾听:b. 鼓励对方先开口:C. 少说多听:d. 通俗易懂:e. 目光交流:f. 回顾重点:g. 积极反馈:19. 人际沟通的人为障碍:a. 高高在上 b.自以为是 c. 先入为主:d. 不善倾听 :e.缺乏反馈。 20、医患沟通的方式 一、口头语言沟通:除法定书面告知范围以外的告知,告知内容应该随时在病历内记录。 二、书面语言沟通:书面沟通适用范围,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治疗、替代治疗、实验性诊疗、 昂贵诊疗费用。被沟通主体,患者及其近亲属,患者为主,近亲属为辅。沟通主体,手术由手术主刀医生或
10、者第一助手,特殊诊疗由实施诊疗的医务人员。 三、肢体语言沟通: 指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姿势及动作 四、环境语言: 是指人们有目的安排在特定空间内的文化和物体场景及物理环境等知觉与感觉信息,如墙壁图文、房间陈设、卫生及温湿度等。 五、善良行为语言沟通; 用医务人员的善良行为影响患方的沟通方式。 21:医护人员职业性语言有哪些(P79)?医疗性语言、安慰和鼓励性语言、劝导性语言、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指令性语言及朋友性语言等。22:口头语言技能有哪些?(P79)(1) 运用得体的称呼语:医护人员称呼患者的原则是:要根据患者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尊重为先,因人而异,力求恰当。应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
11、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更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鼓励与患者谈及其配偶或亲属,适当用敬称,以示尊重。 (2)通俗表达医学语言;医患交流时,宜采用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通俗词语,将医学用语通俗化,让患者能听明白。对于必须说明的医疗专业术语,医生要多用图片、模型或录像形象化地解释说明。 (3)讲究语言交流技巧:倾听:在倾听技巧,即医护人员通过祥和的目光,主要注视患者眼睛及面部,同时也主要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不随意打断或阻止患者的叙述,必要时提醒患者说明某个症状和问题。开放式交流:“开放式”提问使患者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可能,便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等信息。乐观语境。(4)杜绝伤害性语言:(5)多用
12、亲切平缓语气。(6)不评价他人诊疗工作 22:肢体语言技能:(P83) 包括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姿势及动作和行为等方面:(1)仪表举止:仪表是人的容貌、体形、神态、姿势、服饰、发型等的综合表;(2) 目光与表情:医生和患者交谈时,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被患者所接受,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要适度表现微笑这一重要的肢体语言。(3) 身体姿势 :如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等。( 4) 距离与方向: 医生和患者间的相互年龄、性别、身份不同,也应该有不同的距离和方式。5.超语词性提示: 超语词性提示就是人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
13、及抑扬顿挫等,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语速和语态,要以亲切的语言和平缓的语速与患方沟通。6.肢体接触: 例如为呕吐的患者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搀扶患者下床活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以示安慰或祝贺,这些都是明显的表达了医患人员善意的接触性沟通。 23:书面沟通的内容:(P84)(1)诊疗过程中各种医患沟通知情同意书: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亲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费用情况等,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中都有详细的沟通记录并签字。 (2)医学知识与健康教育资料:将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防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沟通 复习 提纲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