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司马懿的智慧(共8页).docx
《奇才司马懿的智慧(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才司马懿的智慧(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司马懿智慧奇才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 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尽管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神化诸葛,但仍然掩不住司马作为诸葛主要对手的光芒, 否则, 诸葛亮的对手不堪一击, 何谈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司马懿的生平事迹集中载于晋书宣帝本纪, 散见于晋书、三国志有关篇章。正史的记载是实事求是的, 对司马懿是褒扬的。唐太宗在宣帝本纪末所作论赞中提出相反观点, 则是当时政治的需要, 是为防止出现觊觎帝位的野心家而提出的警告。可惜, 这种强加之辞和三国演义的贬低丑化一直影响和左右着文史界、民间的看法。因此, 我试从十个方面分析司马懿其人, 给其以历史定位定性。一形象不佳现在焦作市辖区范围
2、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物,最大的官要数司马懿了。生前做过大将军、太尉、丞相,汉魏之际的显职,上公、三公的位子几乎坐个遍。死后又被孙子晋武帝司马炎追尊为宣皇帝,对于这位1800 年前的焦作老乡,其声名之赫赫似乎应该令我们所有焦作人引以自豪,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这位老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实在是不怎么样。一是窝囊无能。在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手摇鹅毛扇在城头唱道:“我正在城头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何等闲雅自在。而司马懿在城外手握重兵却怕有埋伏,抓耳挠腮不敢进去。自作聪明退了兵,得知真相又自我解嘲说:“司马呀司马,你的胆子也太小了; 诸葛亮呀诸葛亮,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这便是典型一例。二是残忍狡诈
3、。突出的表现是对曹氏集团的斗争中,杀人不眨眼,动辄灭九族。三是小丑角色。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争战中,每每战前自以为是,挥斥诸将(他老先生原是有这个资格) ,然而次次棋低一着,往往大输。吃了败仗却善于总结,善于自嘲,给自己解围。前文空城计是一例, 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 又是一例;司马懿笑道:“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说起话来脸不红心不跳,一副嬉皮笑脸插科打诨小丑模样,死诸葛有知说不定会被气得活转过来。因此京剧里的司马懿和曹操一样,被涂了个大花脸,给人又奸又丑的形象。实际上正史记载不是这样。司马懿如此形象,完全是旧京剧和三国演义大力炒作的结果。看看三国志、晋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又俗云:
4、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还要用脑子去看,也能看出些不同来。二英雄谁属评价历史人物,首要的是看其阶级属性,同时更要看其于时于世的作用和影响,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知人论世,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司马懿是地方阶级统治集团中的一分子,毫无疑义地是人民的压迫者和剥削者。另外,就他个人的作用和影响来说,当然有个是英雄还是狗熊的问题。司马懿一生中有两个最大的对手:曹操和诸葛亮。先说曹操。司马懿40 岁之前度日如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在于曹操。曹操拥汉献帝于许都站稳脚跟之后,听说了司马懿的名气,便请他出来做官。没想到司马懿看不起出身不好带有流氓气的曹操,拒绝应召。曹操请了他两次,他就是装病不上路。曹操恼
5、了,吩咐使者:“他要是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眼里有水,一看架势不对,只好乖乖出发。到了许都,该像郭嘉一样受到重用了吧? 其实刚相反。曹操很有眼力,一见司马懿,立即断定此人非同一般:眼神锐利如捕兔之鹰,行止精警闻声回首而身不动。但既然叫来了也找不到杀人的借口,只好让司马懿干个和军事、财政沾不上边的闲差,如文学掾、议郎等。后来曹操不止一次和儿子、下属谈起司马懿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之以兵权。”猜忌不可谓不深。说曹操是他的死对头毫不过分。然而后来呢? 曹操本人也打消了疑心。曹操重病时梦见三马同槽而食,贾诩说是吉兆。后人有诗叹曰:“三马同槽事堪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
6、朝中司马师?”“师”当为“懿”之误,司马师那时才十几岁,还未入朝当官。曹操输了,诸葛亮呢?三国演义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八下中原,实际上是诸葛亮五出祁山,六次交战。三出与四出之间,司马懿曾带兵攻打蜀国一次。六次大战,总的来看,是蜀国诸葛亮存吞魏之志,持战略进攻态势; 魏军以司马懿为主帅,持防御态势。第一次: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出祁山,天水等三郡归降。但是最终以司马懿八日驰军千里擒孟达为转折点,张破马谡于街亭为结果而告失败。第四次,魏太和四年,即蜀建兴八年,司马懿与曹真兵分两路进攻蜀国。诸葛亮按兵不动,因蜀道险难又连日暴雨发大水无功而返。第五次:建兴九年,诸葛亮率兵再出祁山,以木牛流马解决运粮问题
7、,射杀张而大破司马懿军,因粮尽撤退。第六次: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由祁山斜谷出兵,与司马懿对阵于渭南。蜀军一方面积极求战,一方面分兵屯田,作长期相持打算。百日后,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军中。此四次大战均是诸葛、司马亲自对垒。第二次陈仓之战,第三次武都、阴平之战,正史未载。我宁愿相信三国演义小说家言,是司马懿拟定方略,遥控指挥,与前线的诸葛亮对垒,挫败蜀军。鸟瞰当时天下大势,三方鼎立之势刚刚形成,各方正处于内部调整巩固时期。从政治、经济、地理、综合国力来分析,魏、蜀双方谁也没有能力吃掉谁。面对如此大局,惟有大力发展充实自己,静观以待变,才是上上战略。然而诸葛亮采取战略进攻策略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蜀国
8、偏居一隅,财力有限,人才匮缺,后继无人,只好进中求变,实无别的良策。正如后出师表所言:“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尽最大主观努力,以弱伐强,积极进取,争取统一,应当肯定。司马懿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决策。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临战采用的牛皮糖战术是:你出,我迎;进到哪,堵到哪;只扎营,不出兵;你骂战,我装聋,你急我不急,粘你没商量。曹操在三国时代算是个绝世英雄,头上放三顶大帽子毫不为过: 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他出身下层,白手起家,不像袁绍出身世家大族,门生故吏遍天下,有极强的凝聚力。然而十八年间,扫荡群雄,统一北方,为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挟天子令诸侯,广罗
9、人才; 军事上注孙子兵法,自成一家,诸葛亮也称赞他“其用兵也,仿佛孙、吴”。文学上以军政之暇余力为之,其成就可以奴视除王粲、刘祯之外的建安诸子,子建、子桓也只配做他的儿子。诸葛亮是同时代的另一绝世人物。虽然不及曹操,但仍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集和一篇出师表也使他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诸葛亮治蜀抚蛮,为后世历代奉为典则; 治军则“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作三国志的陈寿,因其父为马谡街亭一役牵连受到剃光头的处罚,加上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看不起他,自然对诸葛父子有看法。但是他记述诸葛亮治蜀,“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简直比咱们六十年
10、代的风气还好,令人神往。真怀疑是不是浮夸吹牛。但陈寿没有理由给死了50 年的仇家造假政绩呀! 至于军事上无功,陈寿也指出是诸葛亮没有王子城父、韩信式的名将作助手,这是有识中肯之论。司马懿出身高级士族,门阀高贵,其前十三世祖当过汉初诸侯王,这一点当时似可傲视同侪。曹操出身下层,认个爷又是宦官,虽然当大官有权有钱,士族还是不认那壶酒钱。诸葛亮出身只是一般士族。但时值乱世,司马懿的好出身大名声也限制了前途选择。想诸葛亮与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徐庶等一起游学,预测诸人入仕能弄个什么官干干。诸人问亮,但抱膝长吟,傲然不答。正是待时待人待价而贾之态。司马懿无此自由。等于被抓去做官,捆绑成夫妻,还被迫两面
11、作战,内防曹氏,外拒诸葛。你说他活得累不累?然而他是最后胜利者。惑操目,累亮亡。绝世英雄的战胜者,当然也是英雄,也是个高明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四少年大志唐人房玄龄、褚遂良编晋书,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这话说司马懿有严操、高才、大志,大概是不错的。司马懿的家教很严。老子司马防做过京兆尹,相当今天的北京市长,重要的正部级。年老闭门不出,养志自守。司马懿兄弟八人。要在今天农村两家吵架,八小伙雄赳赳往前一站,准把另一家吓得关门。但司马兄弟都很规矩。成人了老子不让进还不敢进门,不叫坐不敢坐下,不问事不敢说话,可谓高干子弟家教有方的典型。这样
12、的家庭养就了司马懿的严格的节操。学习孔孟,举止循礼,自是不言而喻。其聪明多大略,竟与诸葛亮相同。心忧天下,欲廓清海内,正是英雄之志略同。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是一类人。当然这是极少数。哪朝哪代都是只顾抓权抓钱的多,那时也必如此。东汉末期兴起一种议论朝政、品评人物的风气。前者又称“清议”,后者因汝南二许最著又称“月旦评”。金庸作鹿鼎记,集其祖先查慎行诗中对句作为章回题目。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源出于此。当时确有慧眼识英雄的人物。谁若经此人评议,马上声名鹊起,誉满天下。获嘉人杨俊,很有识鉴,与司马懿十六岁时相遇,就说这是个很不一般的人。魏尚书崔琰名气更大,他和司马懿的大哥
13、司马朗很有交情,来往间肯定多次见过司马懿。崔琰多次对司马朗说:“你家老二极其聪明诚信,英气勃发,善谋果断,你可是比不上他啊!”但是这位比司马懿大九岁的老兄根本不相信老弟会有大出息。室有芳草而不知,这也难怪。一来家教严,长兄代父在家教训诸弟,司马懿在父兄面前一副低眉顺眼模样,其英姿难入老兄眼。二来兄弟八人个个不凡,朗、懿、孚、馗、恂、进、通、敏,俱知名当时,号为“八达”。或入朝或做地方官,除老七外(老八史书未载) ,都是省部级以上,如尚书令、大鸿胪、州刺史、国相等,还都是司马懿得势前做的官,绝不是通过他跑来的。但这些老兄老弟都是老实办事,胸无大志,不比老二。五文武双全见题目肯定会觉得滑稽。司马懿
14、文武双全? 见于何典? 没听说过。当然查有据,言成理。您也不想想,司马懿没一点真才实学,仅凭大花脸小丑模样就能挡住诸葛亮?从晋书宣帝本纪中可以看出,司马懿文才必定很好。年少时研习儒家经典,博学百家学说,人又聪明,怎不大成? 而且其学习不同于寻章摘句之腐儒,时时以经国治世为要旨。22 岁做郡上计掾,想来也熟悉财政预决算、干部年终考核之类。到曹操手下当官,第一个职位就是文学掾,在曹操当然是闲置防范之意,但何尝没有量才委任之心? 想当年文坛上曹氏父子雄视百代,建安七子各有绝活,建安风骨令李白也赞叹神往。司马懿作为管理文化市场的科长,当然也是内行。否则,香臭不分,美丑不辨,不会整理文章,拍马屁经常拍到
15、马脚上,不仅显得太窝囊,而且有性命之忧曹操随时在找茬啊。司马懿武艺也很高。乱世里世家子弟必定文武双修,可骇怪的是他们又耻于言武。司马炎和宠妾胡贵嫔(其父是征南将军胡奋) 赌博,胡贵嫔不看面子,司马炎怒骂道:“你是个将种!”胡贵嫔回嘴道:“北伐公孙,西拒诸葛,不是将种是什么?”司马炎听了很为祖父司马懿惭愧。其实司马懿为将从不亲自交锋,就是有一次差点露出武功高手本相。诸葛亮让魏延败阵诱敌。司马懿中计,认为捉住魏延,诸葛亮即可就擒,一时得意忘形,挺枪亲战魏延。魏延乃著名勇将,一刀劈下怕有千儿八百斤,一般人能挡得了? 三个回合下来,魏延装败而逃,没了好戏看。司马懿装瘫痪不当曹家官吏,曹操派刺客假装行刺
16、验看,刀放脖子上司马懿也装作动不了。我怀疑司马懿除了识破来人用意,还有艺高人胆大的成分。曹氏父子也雄武过人。曹操手射飞鸟,躬禽猛兽,高墙一跃而过。曹丕八岁骑射,每发必洞,击剑舞戟,一时无对。曹植也娴熟击剑。曹彰更勇力绝人。前三曹临阵未亲自搏战,人们竟不知其有高深武艺。可能时人认为将帅应是羽扇纶巾、轻裘缓带、斗智不斗力的形象,凶巴巴斗狠有伤大雅。司马懿追求完美形象,难怪人们不知他会武。六尊老爱贤这是司马懿的又一重要方面,不可不说。司马懿乡里情重,尊敬老年。即使现在人们也看重这种品德,最厌烦当了官就忘了老家的人。司马懿出征辽东,路过温县老家,和乡亲叙旧,喝酒喝了几天。司马懿得胜鼓就是那时传下的。光
17、禄勋太常也是温县人,叫常林,和司马防关系好,往来密切。司马懿成了小字辈,见面总是恭敬有礼。后来当了大将军、太傅, 还是每见面必定行叩拜礼。旁人见了都觉得挺难为情,这二位倒不觉得。说起常林这人也挺有意思。旁人看不过眼, 劝他说,“司马公现在尊贵无比,老先生您应劝阻他行礼。”常林说:“司马公自己愿意磕头,为小辈们树立尊敬老年人的榜样。他官再大也吓不着我,又不是我硬要他磕头的。”真是理直气壮。这老少一对真是一个憨直得近痴迂,一个谦恭得似虚伪。综观司马懿一生, 可以看出他抓权主要是为了保身。晋书说他“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他经常告诫儿侄辈:“在高处要防着走下坡路,四季冷热还要代换,我们没有什么功德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奇才 司马 智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