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共8页).doc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1 教学分析和设计思路 1.1 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一节内容。“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主要包括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和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三方面的内容。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方面,教材以“资料分析”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红豆杉惨遭浩劫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重视渗透STSE教育。
2、1.2 学情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作为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一节,学生已具有相应必修内容的学习基础:在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原理的理解;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学生学习了“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工程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在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红豆杉的意义和重要性,为学生的学习迁移打下基础。但是,本节课内容涉及较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3、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整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体系。 1.3 设计思路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为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为情境主线,以此渗透STSE教育。通过这条主线,本节课将创设“拯救红豆杉”这一问题情景,并围绕这一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活动。第二条主线为思维主线,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梳理新旧知识的关系,构建符合自身认知心理的知识框架,并能运用发散思维应用新知识。这条主线主要包括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2个课堂活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2.2 能力目标 通过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2.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紫杉醇的开发为例,关注植物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红豆杉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红豆杉。请学生阅读教材的“资料分析”栏目资料,了解红豆杉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 因为红豆杉的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所以有许多人进入林中来剥树皮,使得红豆杉的数量急剧下降; 1994年,红豆杉被中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紫杉醇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着疗效,是这些病人的希望; 许多人之所以会做出剥红豆杉树皮的违法行为,贫困是主要原因之一。 师生共同通过“资料分析”
5、栏目资料及相关补充资料,梳理以“红豆杉和紫杉醇”所面临的困境,并讨论:如何处理好红豆杉的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不能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来解决问题?这样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际应用。 3.2 思维导图,探索新知 理论是指导实践应用的基础。因此,师生共同回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图1)。 学生以67人为一组,在阅读本节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绘制思维导图。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向学生提供绘制思维导图的指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胚状体再发育为植株。按照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细胞 工程 实际 应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