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讲义-word(共41页).doc
《细胞生物学讲义-word(共4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讲义-word(共41页).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细胞生物学讲义绪论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与现状一、细胞生物学的概念: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二、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地位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前沿学科三、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增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四、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一)当前
2、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三大基本问题 1:细胞内的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表达的 2:基因表达的产物主要是结构蛋白与核酸、脂质、多糖及其复合物,它们如何主机装配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 3:基因表达的产物主要是大量活性因子与信号分子,它们是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二)当前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若干重大课题 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2、细胞的增值、分化、凋亡(编程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即其调控 3、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1 细胞的发现技术:显微技术学者:Z. Janse
3、n和H. Jansen,R. Hooke, A. V. Leeuhoek2 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1)建立技术:显微技术 学者:M. J.Schleiden和T. Schwann成果:提出了细胞学说(2)意义:对生物科学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3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原生质论的提出2、细胞分裂的研究3、重要细胞器的发现4 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技术:实验手段学者:孟德尔、摩尔根等成果: 细胞遗传:受精现象、核质关系、遗传三大规律细胞生理: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化学: (化学染色、放射自显影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等)细胞的化学组成5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超薄切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
4、等学者:Ruska,Waston和Crick成果: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第二章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性、有序的自控代谢系统,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手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二、细胞的形状多样有球状、柱状、纤维状、纺垂体状等。形状的维持:细胞骨架和某些细胞的胞壁三、细胞的大小千差万别测量方法与使用的单位大小悬殊:最小支原体,最大的驼鸟卵细胞四、细胞形态大小与细胞的功能是相适应的1.细胞的大小
5、有一定的限制2.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哺乳动物红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1、 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五、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2、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 3、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六、细胞的基本特性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细胞膜2、所有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3、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存在于一切细胞内,是任何细胞(除了个别非常特化的细胞)不可缺少的结构。4、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Yi 第二节、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一、 病毒的基本知识:主要有一个核酸分子(DN
6、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 类病毒,朊病毒 彻底寄生,一般把病毒的增殖称为复制。 二、 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复制)过程:1、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 2、病毒核酸的自我复制, 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 3、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三、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1、生物大分子 病毒 细胞 三种观点 2、生物大分子 病毒 细胞 3、生物大分子 细胞 病毒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古细菌一、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在原核细胞内含有DNA的区域,没有核膜包围,这个区域为拟核,其中只有一条DNA。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质体等,但含有核糖核蛋白体、间体、粒状物、类囊体和蓝色体等。原核细胞细胞质
7、中的内含物有气泡,多磷酸颗粒、脂肪滴和蛋白粒等。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如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一)支原体(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二)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 细菌和蓝藻1、细菌:1.形状2.结构鞭毛荚膜细胞壁细胞膜中膜体拟核核糖体质粒芽孢3 生理功能(1)能量转换(2)蛋白质合成(3)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4)繁殖方式(5)运动2、蓝藻 1 概述2 形态3 结构胶质鞘细胞壁细胞膜光合片层藻胆蛋白体中心质4 光合作用光合色素: 藻蓝素和叶绿素a等特点:电子供体为水,可放出氧气。细胞分裂:隔壁分裂(三)古核细胞(古细菌)1、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2、DNA与基因结构:有重复存在情
8、况3、核小体结构:有组蛋白,且能与DNA构建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4、核糖体5、5SrRNA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概述1、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3、病毒(非细胞结构)1病毒的概念:2. 病毒的核酸类型3.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乙肝病毒SARS病毒4. 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病毒的侵入粘附 特异性结合-内吞、融合或注入病毒核酸的侵染脱壳 释放核酸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自我装配 释放病毒的复
9、制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观察方法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与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离心技术、细胞化学技术、免疫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与流式细胞仪。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显微操作技术与细胞融合技术一、光学显微镜技术(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分辨率的概念。分辨率:指能够分辨清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可由下式表示: 两物点的最小分辨距离D0。61/N.sin/2 。为成像光线的波长,N为样品周围介质的折射率,/2是进入物镜光锥的半角,Nsin/2 为物镜的数值孔径(常用N.A.表示),用于测定物镜的分辨率。数值
10、孔径越大,能够分辨出二物点之间的距离则越小,因而分辨率就越强。光学显微镜的最小分辨距离为 0.2微米提高分辨率的方法:显微镜的基本调试操作:(二)荧光显微镜技术激发光(紫外光或蓝紫光)与发射光(荧光)免疫荧光技术与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激发滤片与阻断滤片(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成像的原理:只有物镜焦平面处的切面成像。(四)相差显微镜技术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明暗反差或颜色反差相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应用 相差显微镜利用物体不同结构成分之间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差别,把通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程差转变为振幅(光强度)的差别,经过带有环状光阑的聚光镜和带有相板的相差物镜实现观察的显微镜。 光的衍射与干
11、涉活细胞的观察相差显微镜的主要构件相差显微镜的光路图相差显微镜成像直射光(超前1/4波长) 共轭面入射光 环状光栏 标本 衍射光 补偿面目镜 成像共轭面与补偿面的功能(一般情况):共轭面使直射光振幅减小80%左右,相位(光程差)延滞1/4波长。补偿面通过衍射光。结果:合光振幅增大,物像比背景亮,形成明反差。二、电子显微镜技术概述分辨率: 2-4A放大倍数: 100多万倍亚显微结构:(一)电镜与光镜的区别电镜与光镜的比较电镜上述特征的功能提高分辨率-电子束波长很短放大电磁透镜可使电子偏转空气中的分子使电子散射-高真空电子束不可见-荧光屏电子束成像的原理电子束与样品的作用:透射电子、二次电子、散射
12、电子、x射线等根据成像的原理与功能不同,电镜可分为两类 : 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与光镜光路图比较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电子束照明系统(电子枪、聚光镜)电子光学系统 样品室 电磁透镜成像部分 中间镜,物镜,投影镜机械泵 真空系统扩散泵高压、小电流(电子枪)供电系统低压、大电流(电磁透镜)荧光屏观察记录系统照相装置超薄切片技术取材 固定 脱水 渗透 包埋 聚合 切片 电子染色超薄切片为什么要进行电子染色?常用的电子染色剂。冰冻蚀刻技术冷冻 断裂 蚀刻喷铂 喷碳 消化观察扫描电镜成像原理扫描电镜的外观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取材-固定-临界点干燥-倾斜喷镀一层金膜-垂直喷镀一层碳膜 - 上样-观察
13、第二节 细胞组分分析方法超离心技术-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组分的分布免疫技术-检测细胞的特异抗原的分布原位杂交技术-定位特异核酸序列 的分布放射自显影技术-可对动态过程进行定位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测定细胞内特定组分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计数、分离一、超离心技术离心机类型:相对离心力大小的计算超离心技术(制备超速离心与分析超速离心)差速离心:由低速到高速逐渐沉降分离,将不同大小的颗粒分开。密度梯度离心:利用离心溶液所形成的密度梯度来维持重力的稳定性和抑制对流,待分离颗粒的密度在离心溶液的梯度柱密度范围内,经过一定时间离心后,不同密度的颗粒分别集中在离心溶液某密度带
14、上而得到分离。速度区带密度梯度离心:蔗糖介质等密度梯度离心:氯化铯介质差速离心与超速离心的结合二、细胞化学技术(一)概念:应用已知的细胞化学反应在细胞的原位上显示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功能的技术。(二)技术要求:1、2、3(三)步骤:(四)显色方法化学方法 :孚尔根反应詹纳斯绿染线 粒体物理方法 :苏丹 III染脂肪滴、溴化乙锭 染DNA、考马斯亮蓝染蛋白质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一)概念: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在细胞原位研究抗原的技术。(二)优点(与细胞化学技术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位性强(三)免疫细胞化学常用方法细胞的特异抗原 + 标记的相应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胞的特异抗原+一级抗体
15、(特异) 抗原一抗二抗复合物二级抗体(通用、已标记)抗体标记法荧光抗体酶标抗体铁蛋白法免疫胶体金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法四、原位杂交原位杂交:在细胞原位进行核酸杂交的定性和定位技术。(分子)探针的标记:杂交过程:五、放射自显影技术原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 出的射线作作于感光乳胶的卤化银晶体,从而产生潜影。再通过显影把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黑色金属银颗粒,根据黑色的部位和黑度,来判断样品中放射性物质分布的位置和强度。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掺入的方法:根据标记的时间分类制样过程六、流式细胞仪应用:定量、计数与不同特征细胞的分离样品的制备:制备分散的细胞染色细胞列队通过细胞流式仪 细胞流式仪
16、的工作原理光源发射激光(激发光)通过单个细胞收集单个细胞发出的荧光和折射光电脑分析对该细胞充电偏转盘调控该细胞的运动方向分部收集第三节、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镜技术(一)细胞培养技术概述它是指将动植物组织或细胞从机体取出,分散成单个细胞、或直接将单个细胞 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让其在培养瓶中或培养基上继续生长与繁裂。细胞培养的名词术语原代培养物:从机体,特别是从幼小的动物机体取出的组织培养而成细胞群,一般指分裂10代以内的细胞群。原代培养:直接取自动植体的组织或细胞的培养。传代培养:无论是否稀释,将细胞从一个培养瓶转入另一个培养瓶的培养都叫传代培养。细胞系:来源于原代培养物和培养过程中发生突变
17、或转化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无限生长增裂的细胞群;从肿瘤组织建立的细胞群。细胞株:通过选择法或克隆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获得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在培养过程中特征始终存在。细胞克隆:从一个单一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而发展起来的细胞群体。(二)细胞融合技术概念: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分类:自发融合与人工诱导融合促融合剂:生物因子(仙台病毒)、化学因子(聚乙二醇)与物理因子(电融合)同核融合细胞与异核融合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将产生抗 体的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产生特异抗体(单克隆抗体)细胞的技术。(三)显微操作技术概念:在显微镜下,用显微操作装置对细胞进行解剖,核移植
18、和微量注射的技术。显微操作过程显微操作技术的应用核移植显微解剖显微注射小结采用上述这些技术,可以从三个水平层次来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揭示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一、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1、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2、对生物膜结构的认知:(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性质 (2)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结合在其表面 (3)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二、膜脂(一)成分 1、膜脂组成 磷脂(phospholipid) 胆固醇(cholesterol)与中性脂肪
19、 糖脂(glycolipid)膜脂的运动方式:1、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2、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3、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4、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以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三、膜蛋白 (一)类型 膜内在蛋白质(intergral protein) 膜周边蛋白质(peripheral protein) 膜糖类:糖蛋白(glycoprotein)、 糖脂(glycolipid(二)膜蛋白与脂质双分子层的结合方式1 蛋白质肽链以螺旋结构一次或多次穿过脂质双分子层2 某些跨膜蛋白的跨膜 部分由折叠多次穿膜形成筒状结构而穿过脂质双分子层3 外在蛋白通过共
20、价键与脂质双分子层的脂肪酸或其它脂类物质分子结合4 外在蛋白通过糖链与脂质双分子层结合3.5 外在蛋白通过非共价键与其它蛋白分子或磷脂分子极性头部结合三、生物膜的分子结构1 早期脂质双分子层模型2 Danielli-Davison模型3 单位膜模型4 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要点:1.膜脂的组织方式2.膜蛋白的组织方式3.不对称性4.流动性进步性:四|膜的流动性 生物膜基本特性之一(一)膜脂的流动:主要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二)膜蛋白的流动 实验表明:膜蛋白在脂双层二维溶液中的运动是自发的热运动 五、膜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生物学 讲义 word 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