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共10页).docx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摘要1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简述1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2 1、会计师事务所股权结构不合理2 2、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2 3、未处理好“人合”和“资合”的冲突,缺乏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 4、风险意识薄弱、质量控制流于形式3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3 1、受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限制3 2、事务所内部各利益主体追求高收益的结果3 3、低价竞争造成业务质量降低和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4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进与完善的对策4 (一)采用以绩效为基础的利润分配制度并健
2、全激励机制4 (二)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建设4 1、建立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评比制度4 2、完善三级复核制度,加强执行力度5 3、建立技术支持委员会,提高业务质量5 (三)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5 1、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5 2、设置技术专业股,留住优秀人才6 3、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减少各方矛盾6(四)建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7四、研究结论7参考文献8专心-专注-专业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定心丸,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我经济政策目标买现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货款业务的增多,商业银行目前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控制不良货款比例的上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
3、商业银行不良货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对策。首先,本文概述了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货款现状和商业银行不良货款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货款的对策。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货款;成因及对策一、商业银行概述1.概念。商业银行的英文名为Commercial Bank,它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中介机构,其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第二,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三,只有商业银行能够提供“银行货币”。综合而言,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工商业存、放款,它是经营货币的企业,获取利润是该企业的最终经营目的。2.特征。()l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
4、业一样,以盈利为目的,自负盈亏。(2)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业一样,有自身的特殊性。工商企业所经营的商品是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而商业银行所经营的商品是金融资产,其本身是无形。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的特殊性又被称为金融企业。3.分类。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其中,商业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主要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两种类型的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承揽的业务占我国商业银行的比重很大。二、不良贷款界限不良贷款即有问题的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够按照之前的贷款合同正常对商业银行偿还本金与利息。具体
5、而言,不良贷款一般包括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三类。呆账贷款是指是指借款人宣告破产,清偿之后,能无法还清的贷款。呆滞贷款一般是指逾期2年及2年以上仍无法偿还的贷款。逾期贷款是指超过规定期限无法偿还的贷款。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从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资料分析,我国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有以下特点。1.不良贷款总量巨大,并且呈现增长速度。我国商业银行截止2014第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比年初增长541亿元,增长4%,不良贷款占1.04%,达到最近几年最高,五大银行中农行和交行均超过均值,建行第一季度增长金额高达55亿元。2.不良贷款种类集中,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比重大。我国商业银
6、行最近三年不良贷款中可疑类和损失类基本占了每个季度贷款总额的3/4左右。3.不良贷款现在集中在广大商业银行,其中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占比重很高。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余额占不良贷款的90%左右。三、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1.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金融监管当局也一直在采取种种措施来降低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国家先后组建了东方、信达、长城和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近1.4万亿元的银行不良债权剥离和转移到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尽管如此,中国商
7、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仍在不断增加,不良贷款比率仍然很高。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统计,截止2007年12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主要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7.8万亿元,其中归类为“不良贷款”的余额为1.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7%,其中,实际已形成的损失(归为“损失类”,即贷款无法收回)的贷款余额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9%左右(大约0.6万亿元)。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尤其严重:截至2007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有11,149.5亿元,占所有不良贷款额的比重高达87.9%。(见图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2007年)2.中国商业银行不良
8、贷款结构更加严峻不良贷款的情况在2003-2005年的情况是逐年改善的,“损失类”,“可疑类”不良贷款的绝对金额在不断下降。但是,从2006年开始,不良贷款的情况又开始恶化。截止2007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损失类”不良贷款的比例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可疑类”不良贷款的金额也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不良贷款的收回和盘活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见图2,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2003-2007年)3.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表现形式更加复杂随着业务的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仅仅表现在表内业务的长短期贷款上,表外业务如银行承兑汇票、担保、信用证垫款等中间业务所包含的信贷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同
9、时,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外币不良贷款余额也一直居高不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引发挤兑商业银行的事件也有发生。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后,郑州市商业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汕头市商业银行、北海市城市信用社、河南长葛市城市信用社、贵阳红枫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也相继发生过挤兑商业银行的事件。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1.商业银行目前货款规模。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融资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推动了金融机构货款规模的扩张,根据有关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调查,2012年上半年末与2011年末,境内工商银行分行的人民币贷款比例增长了6.4%,其中,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一些新兴产业的贷款比例上升了48
10、%,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工商银行也加大了微型企业和个人信贷的投放,其投放比例增加17%。2.商业银行不良货款比例。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人的偿债能力和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级,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其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为不良贷款,“不良”程度最轻的贷款是次级贷款。关注贷款是指借款人目前还具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但其自身还存在一些对偿还不利的的影响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影响扩大,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将会受到影响,银行也会因此受到威胁,关注贷款有可能发展成为不良贷款;次级贷款是批贷款人偿还能力明显出现问题,完全无法依靠正常的营业收入足额偿还借款本息,
11、即便通过担保,也有可能无法偿还本息。3.商业银行不良货款结构不容乐观。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资料的分析,2007年到2011年期间,不良贷款泊余额和比率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正在不断的改善。但是,从整体来看,201。年开始,损失货款余额和可疑货款金额有上升的趋势,不良贷款有恶化的预兆,这说明不良贷款的收回和盘活率都有所下降,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4.商业银行不良货款形式复杂。随着社会企业经营项目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从过去的单一的授信信贷业务逐渐向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垫款等表外贷款业务发展。这些业务的开展虽然增加了企业的贷款业
12、务量,但同时,也提高了银行信贷风险出现的几率。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不再只有授信贷款业务才能发生,其它业务领域也将会涉及。由于业务品种的多样化,使商业银行面对的不良贷款形式也变得复杂化。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金融企业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却不同有以下几方面。1.政府不合理干预。主政府不合理干涉导致信贷活动不能正常运行,经济金融市场混乱,存在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或地方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国家意愿进行贷款,一是有要求银行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发展。2.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l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13、。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不够明确,且缺乏相关法律保障,监督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对金融市场了解甚少,信贷管理水平落后,无法与国际金融接轨。(2)执法不严。执法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地方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相关部门对执法过程进行干预,影响了公正;有的部门存在着不按照法律执行、不严格执法等情形,致使国有银行无法维权。3.企业盲目投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顾自身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盲目进行投资,从而造成了不断加大的负面效应。很多企业经常通过一些关系从商业银行里获取贷款,但是后面又没有资金了,再继续贷款,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一旦无法及时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这将危及到企业的正常运行,也使得银行可能无法
14、收回贷款。另外,由于企业没有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管理,使得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甚至发生亏损的现象,无法保证偿债能力,促使增加的贷款形成为不良资产,贷款有继续增加的趋势。4.缺乏有效金融监管机构。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很少且大部分只是规范化监管,基本不进行风险性管理。规范化监管对市场反应不敏感,实施措施常常滞后,不能有效防范风险;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强,对相关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够重视,大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外部监管,尤其是没有明确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职责,以及对其职责实施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监督;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方式主要是现场检查,相关监管人员仅仅按照上级要求,进行检查工作和报表统
15、计,走的是“流水线,“形式化”,缺乏有效性和防范性;金融监管机构队伍中,一些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也导致很多问题。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1.商业银行承担的历史包袱较沉重。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由于自身机制的原因在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亏损态势逐年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的经营亏损大部分由政府来填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政府财政补贴逐渐转变为银行贷款,国有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银行贷款接替。2.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效率较低。商业银行处理经营过程中各级人员关系的结构是通过制度安排来处理的,这种单一的处理方式使其缺乏了一定的灵活性与能动性,导致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效率
16、低下。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有者抽象;第二,相关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性差;第三,进入和退出市场交易产生障碍;第四,债权陷入软约束状态。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即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贷款人必须遵循银行的内部贷款程序,在贷款前必须做好贷款前检查、贷款时审查和贷款后监测。但大多贷款人只看重本企业的丰厚的利润,而忽视了这些表面化的程序,银行信贷人员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拉存款和维护客户上面,只保证了贷款的数量,而忘记了贷款质量的重要性,导致不良贷款的比率越来越高。4.商业银行缺乏货款管理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加强商业银行对贷款管理的关键是缓解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