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共30页).docx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共3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共30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五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画杨桃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
2、件事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从而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有主见,主动实践,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单元教学重点:
3、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课时安排:12.寓言二则2课时13.画杨桃 2课时14.小马过河2课时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2课时语文园地五 4课时12寓言二则教材分析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
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难点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亡”
5、“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2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难点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4这个成语
6、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6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3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生字。(2)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1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这个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
7、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小结: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紧把窟窿堵上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丢羊。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教师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描写养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2)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
8、。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五、明确寓意,延伸拓展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3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六、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亡、牢、钻、劝、丢、告”。2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为生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写。5同桌互查,比一比谁写得更规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理解“筋疲力尽、明白
9、”2个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揠苗助长,能在读中悟出寓意。指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二组句子的不同。3懂得寓言揭示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2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难点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出示“禾苗”图片,介绍禾苗的生长规律。(春种、秋收)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禾苗的寓言。(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强调“揠”“助”“长”的读音) 二、初读寓言,认字读词1自读寓言,圈出“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2读一读这5个字,再看看它们在课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3指名认读课
10、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学习寓言,理解寓意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1)指名4人各读一自然段。(2)完成填空。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_,就把禾苗_,结果_。(3)小结并完成填空。(师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现在,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要说出“揠”的意思。(学生交流,指名回答。)3精读体悟,明白道理。(1)过渡:同学们说得还不错,但这只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读后说说你们的感受。(2)朗读
11、体悟,交流汇报。4深化对“揠苗助长”的理解。(1)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吗?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赅又意思相符的词语?(急于求成、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等)(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五、指导写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筋”“疲”2个生字。2说说你的书写建议。3教师范写。指出书写要点:“筋”上小下大;“疲”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撇要长。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六、梳理板书教学反思13画 杨 桃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同学们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或
12、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3朗读并积累一些词语。【过程与方法】采用朗读体会法、角色体验法让学生在体会、体验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难点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
13、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谁画得最漂亮?要画得漂亮首先要画得像,要画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画成什么样。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画画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
14、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教师重点讲解“倒”的读音,“倒”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读“do”,它还有另一个音“do”。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发现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4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指名读,全班齐读)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教师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小组交流。(2)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老师点拨。(3)小结:课文讲了“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四、学习“画杨桃”这一部分(第14自然段)1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
15、描写“我”观察杨桃和画杨桃的句子。2理解“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了什么?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我”画的杨桃?5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我”听到同学们的笑声后会怎样想。(老师重点讲解在读人物的对话时,要读出说话人相应的语气。)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当时你是怎样想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重点难点重点1会写9
16、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二、学习第517自然段1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2学生自读这一部分,思考:(1)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3小组讨论交流。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三、学习第18自然段1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2什么是教诲?为什么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四、指导写字1出示会写的字:2学生认字,给生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 单元 备课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