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典型题(共7页).doc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典型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典型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典型题、易错题1.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40.52.30.20.40.80.9287.040.92.50.20.40.81.080.060.53.30.20.4(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的计算,填在表格中(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2.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实验次数滑轮组物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A0.500.20.100.200.40.081252A1.900.20.380.950.40.381003B0.500.20.400.250.64B1.900.20.380.750.60.4584.4(2)实际中机械效率_ 1(选
3、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中图和右图,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3.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
4、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1)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 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2652.5183682.524(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探究 _。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得到的结论是:_ _ _。物理量控制因素物重G/N绳端拉力F/N机械效率/较小提升速度104.279.4中等提升速度104.27
5、9.4较大提升速度104.279.4(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50.051.40.154.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J,人做的总功为_J。(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是_。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重G/N拉力F/N机械
6、效率 /甲0.50.40.3547.6乙0.50.40.3843.95某班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甲乙两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甲、乙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10.10.60.355.6220.10.90.3330.11.10.36在测定“各种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了下面表格中。(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根据数据组装滑轮组 ;并计算出
7、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就这一问题的研究,你认为她收集的数据是否充分?说明理由。4. 在研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中,小聪同学预设的实验过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按照图甲组装滑轮组,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 =G/Fn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再按照图乙组装滑轮组(动滑轮大小变化),改变所提物重,提升两个钩码,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比较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只与物重有关。指出实验方案有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5. 学校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滑轮 机械效率 典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