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共4页).docx
《结合实际谈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实际谈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结合实际谈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德育缺失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问题。加强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人人格及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继续推动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而老聃哲学的核心内容便是研究如何深化一个人的道德修为,其中很多观点放在今天仍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回顾老子德育的经典理论入手,分析现代教育中德育缺失的原因及老子的道德观对于解决现代教育中德育缺失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一、老子道德观中的精髓老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的道德思想非常丰富,包括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柔弱不争、谦虚
2、谨慎、上善若水、勤俭行事等。这些思想几千年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正因为老子对道德的描述,站在了最高的全逻辑的基点上,所以它对人类道德的观点,直到今天还是最充分、最正确、最全面、最具有前瞻性,从而也最有资格适合并充当全人类未来智慧主义大时代的(伦理)道德”。其中老子行善积德的主张,对于道德水平呈现下滑趋势的当今社会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选择最有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道德缺失问题的一些重要思想进行分析。(一)尊重道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
3、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因此,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重视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正是其具备帮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的玄远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真正有大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如果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德,实质上就是无德;人要顺应自然、不做作,才符合道,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德”,反之,则是“失德”。尊重道德是老子人生追求中的最高境界。老子“尊道贵德”的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不仅深刻解读、剖析了自然、社会和人的
4、内心世界的现象、矛盾、发展趋势、规律,而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则和方法,从而指导无数后人按照正确的道德标准去做人和办事。(二)倡导质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是老子质朴的语言风格观。真话不需要加以装饰,加以装饰的话不值得相信。不仅是语言需要质朴,生活更是如此。“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认为,穷奢极欲、狂欢作乐只不过是一种癫狂迷乱,是一种授之于外物的不自然状态。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应该保持清淡、宁静,远离外界的诱惑。这一点,对于当今社会上的诸如送礼、公款吃喝等浮华、浪费的不良风气而言,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三)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即
5、知道满足便不会受辱,适可而止便不会遭殃,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即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老子的这一思想乍一看非常消极,但实际上辩证地应用是有益处的,对于当今社会中物欲得不到满足的人而言,这是一条最充满智慧的建议。二、现代德育的缺失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道德是社会的根基,是区别人与畜生的特征之一。缺乏道德,会令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与畜生无异,甚至不如畜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合实际 谈谈 老子 思想 师德 建设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