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共4页).doc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 目标代码生成 7.1 对下列四元式序列生成目标代码:T=A-BS=C+DW=E-FU=W/TV=U*S其中,V是基本块出口的活跃变量,R0和R1是可用寄存器。【解答】 简单代码生成算法依次对四元式进行翻译。我们以四元式T=a+b为例来说明其翻译过程。汇编语言的加法指令代码形式为ADD R, X其中,ADD为加法指令;R为第一操作数,第一操作数必须为寄存器类型;X为第二操作数,它可以是寄存器类型,也可以是内存型的变量。ADD R,X指令的含意是:将第一操作数R与第二操作数相加后,再将累加结果存放到第一操作数所在的寄存器中。要完整地翻译出四元式T=a+b,则可能需
2、要下面三条汇编指令:MOV R, aADD R, bMOV T, R第一条指令是将第一操作数a由内存取到寄存器R中;第二条指令完成加法运算;第三条指令将累加后的结果送回内存中的变量T。是否在翻译成目标代码时都必须生成这三条汇编指令呢?从目标代码生成的优化角度考虑,即为了使生成的目标代码更短以及充分利用寄存器,上面的三条指令中,第一条和第三条指令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必要的。这是因为,如果下一个四元式紧接着需要引用操作数T,则第三条指令就不急于生成,可以推迟到以后适当的时机再生成。此外,如果必须使用第一条指令,即第一操作数不在寄存器而是在内存中,且此时所有可用寄存器都已分配完毕,这时就要根据寄存器中所
3、有变量的待用信息(也即引用点)来决定淘汰哪一个寄存器留给当前的四元式使用。寄存器的淘汰策略如下:(1) 如果某寄存器中的变量已无后续引用点且该变量是非活跃的,则可直接将该寄存器作为空闲寄存器使用。(2) 如果所有寄存器中的变量在基本块内仍有引用点且都是活跃的,则将引用点最远的变量所占用寄存器中的值存放到内存与该变量对应的单元中,然后再将此寄存器分配给当前的指令使用。因此,本题所给四元式序列生成的目标代码如下:MOV R0, ASUB R0, C /*R0=T*/MOV R1, CADD R1, D /*R1=S*/MOV S, R1 /*S引用点较T引用点远,故将R1的值送内存单元S*/MOV
4、 R1, ESUB R1, F /*R1=W*/SUB R1, R0 /*R1=U*/MUL R1, S /*R1=V*/7.2 假设可用的寄存器为R0和R1,且所有临时单元都是非活跃的,试将以下四元式基本块:T1=B-CT2=A*T1T3=D+1T4=E-FT5=T3*T4W=T2/T5用简单代码生成算法生成其目标代码。【解答】 该基本块的目标代码如下(指令后面为相应的注释):MOV R0, B /*取第一个空闲寄存器R0*/SUB R0, C /*运算结束后R0中为T1结果,内存中无该结果*/MOV R1, A /*取一个空闲寄存器R1*/MUL R1, R0 /*运算结束后R1中为T2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译 原理 教程 课后 习题 答案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