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共14页).doc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学号: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牛传染病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2012年 6 月 29 日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学生姓名学号所学专业畜牧兽医所在系部动物科学系毕业论文(设计)选择题目编号:题目: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系部审批:年月日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应体现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生
2、产活动中,或个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毕业设计应有设计图纸的要求,需要进行试验的,要有试验内容的设计方案,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3、不可将毕业论文(设计)写成“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或主要反映实际现状与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文章形式。4、文字表述。5、除要求签字的地方和论文评语用手写体外,论文其他部分都必须用电子稿件。6、规格主要参与资料:1 张伟民,张昌斗.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 现代 化农业,2010(4):38-39. 2 赵秀英,郭焕金,万文玲.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6):45-46. 3 史新涛,古少鹏,郑
3、明学,等.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防控研究概况J.学 生 (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摘要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母牛流产,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综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布鲁氏菌病;流产;诊治目 录1前 言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易感动物种类很多,其中羊、牛、猪最易感。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在群体饲养牛群中,传染极快,并传染给人,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牛患了此病后的症状:母牛大多在
4、怀孕后的57月发生流产,流产前数天,一般都有分娩的预兆,流产后多数伴有胎衣不下,阴道内长时间排出褐色分泌物。因而造成不孕症,流产的胎儿为死胎。公牛患了此病,可发生睾丸和附睾炎,引起睾丸肿胀,性欲障碍,逐渐消瘦,失去酷能力。布病一旦传入要想短时间控制商情比较困难,因此平时做好综合预防工作就显得很重要。每年定期注射布氏杆菌苗,注射密度100%,这是主要防治措施,其次要做到不从疫区买牛。买牛要经过严格检疫,对牛舍、场所、饲具要进行消毒。要定期进行血清凝结试验检查,发现阳性及时隔离扑杀,牛饲养员应作本病预防注射。人患“布病”主要是由于接触带有病原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5、。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低热、多汗、全身疲乏无力及神经肌肉、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睾丸炎等,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 病原及流行特点该病的潜伏期为2周至6个月。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牛感染该病的明显症状是流产,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妊娠后的第68个月。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有时也产下弱犊,但往往存活不久4。感染布病的妊娠母牛流产前表现出分娩的征兆,阴唇及乳房肿胀,阴道黏膜上有小米粒大的红色结节,阴道内有灰白色或灰色粘性分泌液。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会在12周内从阴门内排出污秽不洁的红褐色恶臭分泌物。有的病例因子宫积脓长期不愈而导致
6、不孕。公牛感染后主要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除了以上明显症状外,有时有轻微的乳房炎发生,个别病例会出现关节、滑液囊炎。 剖检常见的病变是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呈黄色胶样浸润,表面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流产牛的子宫黏膜或绒毛膜的间隙中有污灰色的渗出物或脓块。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与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发生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肝脏和脾脏肿大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布病结节)。公畜患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有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 3诊断3.1初诊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孕畜发生流产,特别是第一胎流产多,并出现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不孕;公牛发生睾丸炎、附睾炎,不育,加上胎衣
7、、胎儿的病变等可怀疑为该病,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3.2实验室诊断3.2.1病原学检查采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脾、肝等)胎衣、阴道分泌物、乳汁等涂片,进行柯氏染色。具体方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0.5%沙黄液,并加热至出现气泡,约23min,水洗后,再滴加0.5%孔雀绿液,复染4050s,水洗,晾干,镜检。检验结果为布氏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及细胞呈绿色。布氏杆菌大部分在细胞内,集结成团,少数在细胞外面。 3.2.2分离培养布氏杆菌为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初代分离培养时,须在含肝汤、血清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选用基础培养基如血琼脂基础中加入2%5%的牛血清或马血清,或者血清葡
8、萄糖琼脂、甘油葡萄糖琼脂等。该菌生长缓慢,一般需要7d或更长时间才能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该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因种类而不同。一般能分解葡萄糖产生少量酸,不能分解甘露糖,不能产生靛基质,不液化明胶。VP试验及MR试验均阴性。有些菌型能分解尿素和产生硫化氢。 3.2.3血清学试验检疫的常用方法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全乳环状试验常用于无污染牛群布鲁氏菌病的监测。4防治布鲁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化学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其防治过程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定期检疫、淘汰病畜,培养健康畜群、定期免疫接种、加强消毒为主导环节的综合性措施,最终
9、达到控制和消灭布鲁氏杆菌病的目的,确保牛的健康。通常为了彻底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布鲁菌。本病菌是一种微小、近似球状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兼性厌氧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时30min即可杀死,但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本病菌有很强的侵袭力,能从正常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流行特点牛对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的病菌。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布鲁氏菌 预防 治疗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