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共2页).doc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答:书院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始是作为中央设立以收藏、整理图书的机构。但在唐末和五代战乱不断,造成宋代初期官学不兴,当时,以底层地主阶级为代表,他们强烈要求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有自己的教育组织,私人参照禅林寺院模式而建立起书院。从此,书院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当时官府的大力支持,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一部分是由中央政府下令在地方建立的。由于南宋时期内忧外患和官学衰落,加上科举腐败以及理学的流行,这时书院更加兴盛,在规模、组织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比起北宋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宋朝最为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应天府
2、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和茅山书院等。所以归纳起来,书院产生的原因有四点:第一,社会的动荡和需要;第二,书籍集聚与传播;第三,私人讲学的传统需要继承与发扬;第四,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一、宋代的书院发展状况:第一,宋代的书院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主要渠道来自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官方政府的资助、地方与民间自己的筹集等三方面,这样保证书院的办院经费;第二,书院有严格的讲学与教学活动,并提倡自由讲学,不同学派相互交流,所以许多学术思想和著作都是在书院产生的,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争鸣,学术风气活跃;第三,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四,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和明确办院的培
3、养目标,这样进一步完善了讲学方法。它既是教学场所,又是进行学术研究和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它既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又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因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二、元代的书院发展状况:第一,元代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这使书院逐渐官学化;第二,元代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政府委派山长并授予官衔、发给官俸、包括书院的教授、学正等任命、提升等都由政府批准实施;第三,书院的学生经地方官员推荐、考核,可以分配作学官;第四,政府划拨学田,保障书院办学经费。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书院的正常发展与运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院学术活跃与发展。总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元 明清 书院 发展 状况 管理 教学 特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