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天津市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天津一中 2018-2019-2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单选题、第卷简答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第 I 卷 1 至 4 页,第卷为第 4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 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 I 卷一 单选题(3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 在自由放养处在遗传平衡的马群中,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在不考虑基
2、因突变情况 下,下列不同实验结果中能判断出显隐性状的是A若选择 1 对栗色马个体交配,所生一匹小马表现为栗色 B若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子代白色小马明显多于栗色小马 C若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生六匹小马有三匹栗色和三匹白 色D自由放养的此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子代栗色小马明显多于白色小马2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假说能解释 F1 自交出现 3:1 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 C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基因型为 AaBb 个体自交,后代出现
3、分离比约为 9:6:1 的条件之一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3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可能是A10 或 11B10 或 31C11 或 121D31 或 1214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11 比例的是F1 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2 表现型的比例F1 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F1 表现型的比例F2 基因型的比例ABCD5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时可接受 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玉米植株的花粉。玉米植株为杂合子时具有杂种优势,即 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
4、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玉米作为遗传学材料相比豌豆,杂交过程可省去人工去雄环节B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 F2 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原因是 F1 产生配 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若玉米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全部种植杂种子一代(F1)的地区,专心-专注-专业对杂种子一代分别进行自然状态授粉和人工控制自交授粉,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则收获的 F2 代中杂种优势衰退率不同D若玉米某杂种优势性状由独立遗传的 n 对基因控制,且亲本 n 对基因都杂合,则种植 一年后表现衰退(n 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衰退)的概率为 1/2n6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
5、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 、d和 R 、r)控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B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C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全为蓝花植株D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1/67在常染色体上的 A、B、C 三个基因分别对 a、b、c 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 纯合个体杂交得 F1,F1 测交结果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 下列正确表示 F1 基因型的是 ( )8某小鼠的体色和毛长分别
6、由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黑色 长毛小鼠和白色短毛小鼠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正交和反交结果相 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基因型是 AAbb 和 aaBbBF1 黑色短毛和黑色长毛交配,后代杂合子占 3/4CF2 黑色短毛基因型有 2 种,数量比为 2:1DF2 性状分离比形成的原因是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9山茶花有红色花和白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A、a 与 B、b 控制,每一对基因 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红色花,其他的基因组合均表现为白色花。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亲本组合F
7、1 植株性状及比例F1 自交得 F2 植株的性状及比例红色花白色花红色花白色花白色花白色花890273212红色花白色花86024180A基因控制的花瓣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组合的 F2 红色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 3/4C亲本组合的 F1 中一株红色花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 1/4D若让亲本组合中的 F2 红色花植株自交,则 F3 中红色花:白色花=5:110下列有关性状与性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AZW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大小相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D伴 X 隐性遗传病可以有交叉
8、遗传的现象11蝗 虫的性别决定属于 XO 型, O 代表缺少一条 性染色体 ,雄蝗虫 2N=23 ,雌蝗虫 2N=24。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含基因 b 会使精子致死。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B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 1:1C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12关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哪一组
9、杂交实验最能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 X染色体上( ) A将野生型红眼雌果蝇和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 B将 F1 中的雌雄红眼果蝇进行相互交配C将 F1 中的雌果蝇和突变型雄果蝇进行杂交D将 F1 中的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杂交13图为某 XY 型动物的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8 个 DNA 分子B图中 DNA 含有 16 条脱氧核苷酸链C图中着丝点的排列与图的前一时期相同D图中着丝点分裂后一定存在两条 Y 染色体14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二是该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
10、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应以甲细胞为研 究材料B甲和乙分别含有 2 个和 4 个染色体组,都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C图二中,m 代表的数值是 2,bc 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 D图二中,形成于 ab 段某时期的一些核膜解体的残片,在末期将聚集于染色质的周围15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BC 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0 条或 1 条 Y 染色体 B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CD 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DE 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 2 个染色体
11、组 D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CD 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16某精原细胞(2N=8)的核 DNA 分子双链均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 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 C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 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 14N 的染色体有 8 条17某科研人员为了验证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实验鼠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学年 第一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