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学案(教师版)(共5页).doc
《道士塔学案(教师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士塔学案(教师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5、道士塔校对:实验中学高二语文科组 编写:邱春美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2、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3 、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教学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课前预习:(了解莫高窟)1、神奇传说:公元36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
2、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2、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现存石窟492个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由于经济
3、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 敦煌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 。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反弹琵琶的造型和各具姿态的飞天形象已经广泛运用于舞蹈、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已经为大家所熟识。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
4、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始凿于公元366年。经过历朝修建,洞窟不断增多,到七世纪唐朝时,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l900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 在这个长、宽各3米的小洞内,堆满了经卷、文书、织绣、绘画和佛像绢幡、拓本等稀世古物,大约有5万多件。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内容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政治、
5、民族、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医药科技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第一课时一、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本文正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化苦旅于1992年出版,余秋雨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的文化思考得到高度评价。人们称之为“文化散文”,也有人称“学者散文”。二、 给加点字注音。 k tn ln l 莫高窟 坍塌 凛冽 圆箓 z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士 塔学案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