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共19页).doc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1.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一种过渡金属的新核素Hf,具有延展性,不易被腐蚀,可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等特点。185Hf可由180Hf转化而成,下列有关180Hf、185Hf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相等的185Hf与180Hf质量相同B. 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08、113C. 1 mol180Hf比1 mol185Hf的中子数少5NAD. 180Hf、185H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85Hf与180Hf的原子量不同,1mol的质量不同,A错误; B核外电子数=质子数=72,B错误;C中子数=质量数
2、-质子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之差=质量数之差=185-180=5,C正确;D180Hf、185Hf原子序数相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子符号的意义、元素和核素的概念、以及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名师点晴】该题难度度不大,明确核素含义和表示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另外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答题时注意分清楚是原子还是离子。2. 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A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A. 它的最外层
3、电子数为4 B. 它的金属性比铅强C. 它具有+2、+4价 D.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在第7周期IVA族。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正确;B、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它的金属性比铅强,正确;C、该元素在第7周期IVA族,它具有+2、+4价,正确;D、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减弱,碳酸为弱酸,故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错误。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3.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HClO的结构式为:HClOC. 氯化镁的电子式:
4、D.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氯原子得1个电子后形成氯离子(Cl-),即最外层电子数由7个变成8个,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次氯酸中H和Cl分别与O形成1对共价键,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正确;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D错误;故选C。4.4.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 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C. 2 mol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5、 O2的能量D.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C【解析】【详解】A、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氢气是通过电解制备的,耗费大量电能,廉价制氢技术采用太阳能分解水,但技术不成熟,是制约氢气大量生产的因素,氢能源未被普遍使用,故B错误;C、因为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2mol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H2和1molO2的能量,故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是原电池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氢能源的优点,但氢能源也有缺点,如:氢气制备成本高、不易保存、安全性低等,同学们需要全
6、面的分析问题。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记住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A(s)B(g) C(g)D(g)的反应,加入A,反应速率加快B. 2NO2 N2O4(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C.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恒压,充入He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100 mL 2 molL1稀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详解】A. 对于A(s)B(g) C(g)D(g)的反应,A为固体,加入A,A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B. 2NO2 N2O4(正反应放
7、热),升高温度,v(正)、 v(逆) 均增大,故B错误;C.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恒压,充入He,容器的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C错误;D. 100 mL 2 molL1稀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锌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铜,形成原电池,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D。6.6.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说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杂质,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甲烷不反应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将乙
8、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D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故A错误;B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则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故B错误;C乙烯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则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C正确;D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醋酸可与碳酸钙反应,从强酸制备弱酸的角度判断
9、,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D错误;故选C。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7H8,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的一氯代物有4种B.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OC2H5+H218O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 C4H10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正丁烷低于异丁烷【答案】A【解析】【详解】A.C7H8为,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中甲基上1种,苯环上3种,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故A正确;B硬脂酸为C17H35COOH,含有羧基,与C2H518OH发生酯化反应,乙醇脱去H原子,硬脂酸脱去羟基
1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18OC2H5+H2O,故B错误;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D丁烷有CH3CH2CH2CH3、CH3CH(CH3)2两种同分异构体,前者为正丁烷、后者为异丁烷,结构不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其中沸点正丁烷高于异丁烷,故D错误;故选A。8.8.在298 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表,由此可推知当c(HI)0.500 molL1,c(H2O2)0.400 molL1时的反应速
11、率为:实验编号12345c(HI)/molL10.1000.2000.3000.1000.100c(H2O2)/molL10.1000.1000.1000.2000.300v/molL1s10.007600.01520.02280.01520.0228A. 0.038 molL1s1 B. 0.152 molL1s1C. 0.608 molL1s1 D. 0.760 molL1s1【答案】B【解析】【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速率与c(HI)成正比、与c(H2O2)成正比。当c(HI)=0.100molL-1,c(H2O2)=0.100molL-1,=0.00760molL-1s-1,所以当c(H
12、I)=0.500molL-1,c(H2O2)=0.400molL-1,=0.00760molL-1s-1 =0.152 molL-1s-1,故选B。9.9.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容器内温度不变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A. 4 B. 5 C. 6 D. 7【答案】C【解析
13、】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14、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A、C、D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2:1:1,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某时刻(A)=2(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D一定消耗2nmolA,同时生成2nmolA,A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共6个,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平
15、衡的标志是:逆向相等,变量不变。“逆向相等”指达到平衡时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变量不变”指可变物理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不变物理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注意本题中的B呈固态以及容器为绝热容器。10.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r(W) r(Z) r(Y)B. X、W 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和共价键【答案】
16、B【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X,则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且原子序数大于Y,则Z为Mg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则W为S元素,即X、Y、Z、W分别是O、Na、Mg、S元素。【详解】A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而镁离子和钠离子均含有2个电子层,硫离子半径最大,钠离子和镁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钠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因此离子半径r(W)r(Y)r(Z),故A错误;B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B正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17、金属性YZ,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故C错误;D由X、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Na2O也可能是Na2O2,Na2O只含离子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即可解答,注意:D选项中易漏掉Na2O或Na2O2而导致错误。11.1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一定有乙烯 一定有甲烷 一定有丙烷 一定没有乙烷 可能有甲烷 可能有乙炔(C2H2)A.
18、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象曲线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据此进行判断。【详解】根据图象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烃类物质中碳原子数小于1.6的只有甲烷,则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故正确、错误;由氢原子平均数为4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可能含有乙烯、丙炔,一定没有乙烷、丙烷、乙炔,故错误、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根据图象
19、正确判断平均分子式为解答关键。本题的难点为另一种烃中氢原子数目的判断。12.12.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B. 以NaCl为原料可以生产烧碱、纯碱、金属钠、氯气、盐酸等化工产品C. 步骤中鼓入热空气吹出溴,是因为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D. 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答案】C【解析】【详解】A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种,如:蒸馏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故A正确;B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烧碱、氯气、
20、氢气,其中氯气和氢气可以生产盐酸,电解熔融氯化钠生产金属钠和氯气,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分解得到纯碱,故B正确;C步骤中鼓入热空气吹出溴,是因为溴蒸气易挥发,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反应生成的硫酸和溴化氢都是强酸完全电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理解原理,涉及海水的淡化、海水提溴、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的难点为B,要注意工业上的侯氏制碱法的应用。13.13.利用反应6NO28NH3 = 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此方法
21、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从左侧A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B电极B. 当有4.48 L 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8NAC. 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 N26HD.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答案】D【解析】【详解】该反应中,二氧化氮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氨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所以通入二氧化氮的电极是正极、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A放电时,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所以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故A错误;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
22、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故B错误;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OH-=N2+6H2O,故C错误;D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防止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导致原电池不能正常工作,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电流流向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C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的判断,易错选项是B。14.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聚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可以消耗氯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