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共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共54页).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目录1. 项目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1.1. 学校基本情况1.2. 信息化水平与现状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学校信息化建设多年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形成了百兆与千兆相结合的网络主干结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在标准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充性上可以满足下一阶段智慧校园整体建设的要求。2、网络基础服务内容丰富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网络服务和部门级应用,如EMAIL、WWW、DNS解析、地址映射、DHCP、邮件过滤服务、FTP服务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3、建成了多个网上应用系统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已建成各种独立的部门级应用系统,包
2、括: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单体应用系统。在为自己部门的工作提供便捷和数据积累的同时,也为校内的师生员工们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但部分应用系统由于易用性、适用性等种种原因阻碍了用户的使用积极性,系统没有推广使用,或只推广使用了小部分功能。1.3. 信息化应用建设现状突出问题分析 (一)、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完全独立,一个部门中的多套应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而且数据大量不一致部门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均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都是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在不同的开发环境下进行建设的,因此系统间彼此独立
3、,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共享,也造成了信息的重复管理,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在一个系统上也许已经更新,但是在另一个系统里却没有变化,源数据获取困难,各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分管的数据时甚至还有赖于落后的电话、Excel文档、人工拷盘甚至是纸质介质等低效率的方式。多个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也导致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不同应用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和密码。(二)、应用系统功能分散,来源多样,建设水平、数据质量层次不齐,在今后数据整合、管理整合、服务整合的应用集成过程将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应用功能围绕学校的各个业务单元来进行建设,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
4、的需求满足。为教师、学生提供管理服务的各个流程、所提供的信息被业务单元切分,相互割裂,应用系统未能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技术规格使得应用集成整合的难度加大。(三)、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但业务部门感受不到这种不均衡带来的压力;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迫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要跟上需求,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实时地将招生、就业、教学培养、科学研究、后勤服务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全方位的服务于学校内部以及社会的需求,方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等做出一些选择或获取有关信息。
5、但目前,学校各个单元信息化的意识有别,部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不懂得或不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了围绕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一,发展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制约,导致信息化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四)、应用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面临越建越乱的风险; 学校各应用的建设未经过统一规划,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五)、应用系统的功能基本以数据采集、查询统计为主,多部门、多对象的业务流程协同不足,信息
6、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学校已有的应用系统仅仅局限于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事务性处理,满足了信息化的基本需要;跨部门的应用、部门之间的协同,以及基于全局数据、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辅助决策的是最能够发挥信息化优势的地方,当前却未有系统支撑。(六)、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基本局限在管理部门,广大师生对信息化的愿景与为他们提供信息化服务之间的差距较大,信息化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 现有各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主要局限于业务部门,主要解决部门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领导的决策分析服务、围绕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服务,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交流服务,信息化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七)、校务管理过
7、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没有很好汇总和沉淀,大量重要信息面临流失的风险。 学校信息数据在多个应用子系统里按照不同的标准存储,这样导致从应用系统获得的源数据不唯一也不权威,当部门间需要数据共享或者学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时,还需要对这些源数据进行繁琐的处理,包括截取数据字段以及按照本单位的数据标准对源数据进行转换才能得到可用的数据集,同时也导致学校缺乏一套标准的基础数据,难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仓库,对学校决策进行支持。2. 整体建设思路规划 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将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
8、视角出发,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提出体制和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尽量规避规划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2.1. 智慧校园建设常见的误区和建设原则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计、校企合作模式、部门协调、投入产出评估、组织建设、运维保障等多个方面,同时,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优化的过程。如果没有站在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容易导致以下常见的建设误区: 重硬轻软、忽视规划、缺失均衡、目标游移 部门鸿沟、信息孤岛、手工翻版、一哄而上 忽视现状、盲目重建、求全求新、面子工程 2.2. 智慧校园建设
9、原则与指导思想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并经历一个酝酿、启动、发展的过程。系统规划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全校各个部门以及其它校外机构的协调运作关系的横向关系上考虑;既要考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机房)、软件系统的建设、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等信息校园建设项目的分步实施,又要考虑这些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以学校各类应用和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学生、教师为核心,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社区建设、校园生活等多层次的信息化应用,提供综合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构建大学信息化环境。在建设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如下:2
10、.2.1. 分步实施的原则智慧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2.2.2. 协调发展的原则智慧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的建设都离不开其它环节。因此,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将根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以确保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2.2.3. 完善基础的原则智慧校园的建设应重视网络基础平台、共享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协同门户平台等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建设完成后,符合一
11、定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应用系统可方便地实现与智慧校园的集成。2.2.4. 突出应用的原则应用是智慧校园的灵魂,智慧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可选择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应用系统和服务作为试点工程,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早日见效并带动全局。2.2.5. 实用发展的原则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从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做到够用、能用即可,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不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与此同时,智慧校园建设的技术和应用都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必须满足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
12、、可兼容和可转向。2.3. 国内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模式 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是管理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在此过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而保证建设的智慧校园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要求。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1、单体业务系统的覆盖情况;2、业务系统产生有效数据的积累以及信息标准的完善程度;3、各系统中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情况。根据这三面的建设情况,学校可以对照出信息化基础的建设情况是比较完善还是相对薄弱。大学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二期进行规划。一期建设中将信息标准和三大平台建设作为主要的建设内容,可根据自身情况
13、选择主要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建设运行,已存在能够支撑现有的业务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进行集成;二期建设则针对一期建设中不足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补充,使个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备,同时对校园协作环境进行扩充,建立起学校的各项协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二期建设则侧重于数据的上层应用,为学校辅助决策提供依据。2.4. 我校信息化建设思路 2.4.1.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应用系统建设基础薄弱,各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对于学校来说解决应用系统不足的困难是首要的。这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将主要的业务部门信息管理系统优先建立起来,为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像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
14、、学生处等部门是建设考虑的重点。2.4.2. 总体建设目标我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即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立足于师生需求,改善和提升学校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实现我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建议尽快启动全校范围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具体而言,实现三个核心目标:1、建立一套立足于应用建设长期发展的标准体系和应用框架;2、建立一套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智能化服务模式;3、建立面向长期发展的技术队伍和保障体系。2.4.3. 总体建设框架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体系大学智慧校园总体建设框架(一)、基础设施基
15、础设施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管网弱电系统、园区骨干汇聚接入及无线网络系统、服务器主机、存储、安全系统等基础硬件设备。除此之外,由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等构成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数据汇聚、运行支撑环境也属于基础设施的范畴。(二)、基础服务平台基础服务平台不单独提供独立的业务应用,而是作为高校应用层的支撑。平台采用构件化、服务化的设计思想,面向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接口、组件模块与应用服务,实现应用的复用与集成。基础服务平台包括身份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共享资源平台、统一通讯平台、监控审计平台。1、身份管理平台管理智慧校园中教工、学生、校友等各类用户身份信息的基础平台,面对应用提供
16、基于数字身份信息的基础平台,面对应用提供基于数字身份信息的4A标准服务,具有鲜明的高校用户管理特色。2、公共数据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实现应用间数据共享,建立全校唯一的、权威的全局数据库,面向校领导、部门领导、专业业务人员提供战术、战略层面的决策支持服务。3、共享资源平台集成校内各应用系统中所有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将散落在校内各处的论文、课件、期刊、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源进行集成,基于数据内容与语义实现范围可控的资源共享,服务于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4、统一通讯平台满足数字校园中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的网络通讯需求,采用全校统一的消息推送服务集成各类通讯方式,建立标准的通讯服务接
17、口供各应用系统调用,提升各应用系统的即时服务能力。5、监控审计平台监控校内的网络、主机、存储、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多个层面的软硬件系统,采用服务集成模式整合各系统的日志数据,基于标准的审计模型进行用户行为审计。(三)、高校核心应用高校核心应用是面向校园各类角色提供各类应用的具体实现。按照主题的不同,高校应用中心可划分:电子校务管理、学习协同环境、科研协作环境、社区互动服务、系统运维服务。1、校务管理校务管理主要围绕学校的人、财、物管理各类资源信息、业务流程与过程控制,构建数字化的管理环境。2、学习管理学习管理主要围绕学校教学业务,构建知识、资源共享与协同的学习协同环境,提供
18、管理、服务的各类应用。3、学术管理学术管理主要围绕科研业务,构建知识、资源共享与协同的科研协同环境,提供管理、服务的各类应用。4、运维管理运维管理是随着高校信息化校园的不断发展应用而生,提供对信息化本身的运行与维护的支持。5、社区管理社区管理主要围绕校内非官方的、自由发起的团体或社区协作,构建人与人之间互动与文化交流环境。(四)、校园统一门户平台校园统一门户实现信息化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服务过程,是校园信息化对内服务的窗口。(五)、智慧校园环境体系1、信息安全体系建立校园信息化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19、2、信息标准体系信息标准体系为各个系统定义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标准、编码标准、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提供日常运维服务,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规范、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3、运维保障体系运维保障体系包括系统监控、系统管理、项目管理、维护服务等,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3. 应用软件分期建设规划3.1. 分期规划从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的过程来说,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信息化校园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并且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实施。建议大学采用“整体规划,分
20、布实施”的建设策略,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将整体项目分为二期进行,制定出以下的分步实施规划:第一阶段:扎实基础、突出服务(20112012) 以“基础服务平台”为支撑,以“行政管理信息化”核心,以“面向师生的服务”为亮点,大面积构建核心应用,同时尽可能的集成学校已有系统及各类硬件设备,快速展现建设效果。第二阶段:深入管理、全面应用(20122013)以 “管理应用的全面构建”为核心,开展业务系统的建设,加强信息化校园应用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从而全面提高全校信息化水平,同时构建全局数据展示,满足各类用户基本的全局数据查询需求。3.2. 第一阶段建设3.2.1. 建设内容类别系统名
21、称基础服务平台信息标准建设、公共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平台应用系统集成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图书馆系统 、网站群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VPN系统、计费系统、邮件管理系统、校医院管理系统、人事系统、OA系统、IT运维系统应用系统建设学生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留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迎新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3.2.1.1. 信息标准建设3.2.1.1.1. 建设目标信息标准的建设是智慧校园一期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了统一的信息标准,高校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
22、管理和资源共享,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建设统一的信息标准不仅需要完整的设计思想,也需要具备完善管理能力的工具作支撑,为高校信息标准的建设提供管理保障。信息标准管理系统即用以帮助高校轻松实现对标准的制定、维护、理解、分享、集成,使得信息标准具备一定的可管理性。3.2.1.1.2. 建设内容信息标准的建设是校园信息化一期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了统一的信息标准,高校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指导学校后续应用系统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以便于形成综
23、合数据。1、信息代码编码标准基于国标、部标、行标,形成全校统一的编码标准,并通过相应的工具进行过程管理; 2、数据交换标准确定权威数据来源,分析并制定全校的数据交换策略规则,并通过相应的工具进行管理; 3、应用系统规范制定校内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性能标准、安全标准等; 4、业务流程规范基于对学校管理和服务流程的分析和梳理,确定信息化的作业流程。 5、配套管理工具建设统一的信息标准不仅需要完整的设计思想,也需要具备完善管理能力的工具作支撑,为高校信息标准的建设提供管理保障。信息标准管理系统即用以帮助高校轻松实现对标准的制定、维护、理解、分享、集成,使得信息标准具备一定的可
24、管理性。3.2.1.2. 公共数据平台3.2.1.2.1. 建设目标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相关行业信息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数据字典和信息编码标准,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建立安全高效、充分共享的数据中心;规范信息从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分析决策提供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学校现有各应用系统以及后续数字校园建设中需要解决: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避免信息标准混乱,信息不能交流和共享;学校信息标准的建立需要在遵循国家、行业标准和上级主管部门标准的同时
25、,能够兼顾学校的发展现状;各应用系统运行依赖于其他系统的数据,需要能够自动从其他系统中获得所需数据,避免重复录入;各应用系统需要为其他系统提供所需数据,需要能够有自动的方式支持应用系统对外提供共享数据,避免因为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影响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或限制应用系统; 需要在全校共享使用的公共数据,应该明确元数据的产生单位和维护单位,原则上按照谁产生,谁维护的模式进行数据准确性的管理;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基于一种安全、可管理的模式进行。3.2.1.2.2. 建设内容1、实现全校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与共享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交换标准,实现应用系统数据的抽取、转换、清洗、加载,保障应用系统的数
26、据共享。 2、可以集成多种异构数据源可以支持目前学校各类应用系统所使用的多种异构数据,包括 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2000&2005)、Sybase、MySQL、Microsoft Access、 Microsoft Excel、Dbase、Visual Foxpro等。 3、可以支持集成策略的灵活配置可制定灵活的集成策略,如运行周期、间隔时间、事件触发、交换模式等,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集成管理。4、拥有完善的运行监控机制可以对日常运行进行监控保障,可适时查看集成运行状态、运行信息、异常报警等,保障公共数据平台和各个业务系统的持续运行。3、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保障
27、系统持续运行逐步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平台的日常维护和运作保障机制,制定管理规范、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服务章程等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公共数据平台和各个业务系统的持续运行。3.2.1.3. 身份认证平台3.2.1.3.1. 建设目标身份认证平台提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不同的网络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期望提供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让用户只要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校园网络上他有权使用的所有应用系统。身份认证平台建设中重点需要为学校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提供适合高校用户数据分散管理的用户数据集成; 提供适合高校用户尤其是教职工多重身份的实际情况的用户数据存储模式;提供足够开
28、放和完整的认证集成方式,以保证本期应用系统和学校后续应用系统能够实现和身份认证平台的集成,让用户获得完整的单点登录体验;满足不同用户或系统的认证安全需求;保证身份认证平台的高可靠性和性能。3.2.1.3.2. 建设内容1、海量的基于LDAP目录服务器的用户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支持百万量级用户。身份认证平台所管理的用户数据包括在校用户与校友两大类,并将逐年快速增长,需集中有效的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管理起来,长期使用;与此同时,需建立起集中安全策略的存储、处理、设置和管理机制。2、高效的支持SSO(单点登录)的高性能身份认证服务支持集中用户认证、授权机制,实现单点登录,用户从任意一个应用登录认证后
29、,便可以访问其它的被授权的应用而无需再次登录认证;实现中,必须支持基于JAAS、SAML的实现,而不仅仅是基于Cookie的实现。3、开放的支持不同开发语言、不同应用服务器平台实现的业务系统的认证集成方式信息化校园校内应用环境复杂,将面临不同的网络环境、硬件平台、操作系统、软件架构、开发语言、运行模式,身份认证平台必须能够开放的支持应用集成服务,所有安全服务,除了加密、解密服务以外,其它安全服务必须对应用开发人员透明。3.2.1.4. 信息门户平台3.2.1.4.1. 建设目标信息门户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将校内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
30、,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它位于各类应用之上,是智慧校园的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智慧校园的应用信息,能有效地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缝隙,并根据每个用户的特点、喜好和角色的不同,为特定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访问关键业务信息的安全通道和个性化应用界面,使师生员工可以浏览到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相关的事务处理。校园信息门户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与各系统的整合问题,使用户能够通过门户主页直接访问各信息系统;建立符合通用标准的、可持续升级的框架;提供丰富的集成手段完成WEB应用系统界面与门户系统集成的整合;提供安全的凭证登录手段
31、用于实现对外部系统和内部无法改造系统的访问时的单点登录;提供简单的、图形化的满足用户个性化使用需求的界面自定义功能。3.2.1.4.2. 建设目标1、 标准门户服务器提供信息门户平台的基础运行支撑,遵循国际标准和主流开发技术,包括JSR-168、Spring Application Framework、Spring MVC Portlet Framework。2、内容集成工具可以通过页面抓取、IFRAME、URL集成、RSS集成等方式实现应用的集成,并提供统一的权限管理和API支撑。 3、运行管理工具可以监控平台的访问、运行状况、系统告警等事务,并实现异常自动处理和自动通知,可以查看在线用户,
32、可以按照用户类型、校区、年级跟踪分析用户访问的内容和行为。 4、接口扩展提供与校内搜索引擎、互联网搜索引擎、消息推送服务、群组服务、统一资源存取、访问接口的集成,为门户应用提供对数字资源的存储和应用的方法。5、用户自定义工具平台提供多套用户界面模板,用户可以进行门户界面的个性化模块的定制,porlet可以实现自由拖拽。3.2.1.5. 应用系统集成3.2.1.5.1. 建设内容根据本期的规划思路,需要进行集成的系统包括:邮件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馆系统。由于本期计划同步建设的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协同门户平台,配套集成的内容将在数据层、身份认证逻辑层、
33、应用发布层进行。1、数据集成首先需要完成全校范围内现有数据的规范化整合和处理,将目前分散在各个应用系统,采用不同规范编码的数据通过一系列工具进行整合,并集中储存到共享数据平台的共享数据库中,作为全校范围内全面完善而且规范的数据源,为现有业务系统和将来需要建设的应用系统提供全面的数据资源。2、身份认证集成用户的管理在身份认证平台集中进行,应用子系统不单独维护用户信息,所有的用户信息均来自于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原则上要求统一认证用户库中的用户基本信息数据是相对完整的,各子系统的用户基本信息数据是该系统用户数据库的子集;对于某些已经建成的应用系统,身份认证平台支持应用系统建立自己单独的数据库,定制开
34、发后台数据复制的服务,使得应用系统可以保持和身份认证平台数据的一致;对于有Web的应用系统,做到单点登录。3、应用发布集成应用发布的集成主要完成我校学校应用系统信息查询服务的集中,使用户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入口内,使用所有应用系统提供的信息查询服务。3.2.1.5.2. 集成效果本期需要集成的系统及集成效果如下:1、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可以在迎新、离校系统中通过一卡通进行一站式服务;通过一卡通上传上来的数据,在学工系统中对贫困生信息进行统计分析。2、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共享库自动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抽取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教室信息、考试成绩信息。教务系统从共享库(来源于人事系统
35、)自动获取教师的基本信息。用户在门户登录后可以直接进行选课排课等业务操作。3、财务管理系统各类用户登录门户后,教师可以查询自己的工资情况,学生查询自己的缴费情况,行政人员和校领导可查询各个院系学生和总体的缴费情况;院领导查询学校预算及其自己所控制的经费支出概况;各系、部、中心领导可以查询本部门的预算情况,并登记各项预算开支;财务领导对各系、部、中心上报的各项预算开支进行核算。4、图书馆系统教师和学生通过协同门户查询自己的借书情况;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协同门户上看到图书馆网页上发布的订购征询、新书通报及公告牌的内容;学生和教师登陆协同门户后,能够看到预约到书的信息和超期罚款的通知。并且能实现所需
36、要的学生数据和教师数据的自动导入。5、 站群管理系统网站管理系统是学校对外公布信息、新闻、宣传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所有的网站管理系统的用户必须与智慧校园的身份进行整理,全部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的帐号,让所有智慧校园的用户如果具有网站管理的权限,在登录门户的同时就能访问网站管理系统。6、 资产管理系统信息门户作为所有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在信息门户中集成资产管理系统后,用户登录信息门户,通过点击导航栏上的“资产管理”访问资产管理系统。7、 VPN系统通过对VPN系统认证模块的改造,通过接口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认证模块,实现单点登陆。VPN系统的登陆用户名密码和信息门户一致,集成后通过VPN登陆界面登
37、陆后可直接进入门户界面。8、 计费系统针对集成范围内用户,通过用户信息同步,用户持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即可登陆信息门户平台和智慧校园其他应用系统,也可以登陆计费系统。针对集成范围内用户,为方便其查询登陆记录、缴费记录、账单等信息,计费系统自助服务模块需要实现单点登陆,有原厂商修改计费系统自助服务模块认证方式,采用基于我公司提供的统一身份认证接口的认证方式。9、 邮件管理系统在信息门户登录后可以看到有几封未读邮件,点击可以直接打开邮件内容,无需再次到邮件系统中登录查看。10、 校医院管理系统信息门户作为所有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在信息门户中集成校医院管理系统后,用户登录信息门户,通过点击导航栏上的“校
38、医院管理”访问校医院管理系统。11、 人事管理系统通过iframe集成人事管理系统登录后的操作页面。需要人事管理系统生成一个新的操作页面,该操作页面是由目前WEB部分登录后显示的操作页面去掉页头的logo后生成的新的页面。在信息门户中添加“人事管理系统”页,该页下只放置一个栏目来显示集成后的人事管理系统WEB页面。由人事管理系统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组信息来判断访问人员类别。其余人事管理系统中的访问限制等由人事系统自行管理。12、 OA系统信息门户作为所有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在信息门户中集成OA系统后,用户登录信息门户,通过点击导航栏上的“OA”访问OA系统。13、 IT运维系统信息门户作为所有业务
39、系统的统一入口,在信息门户中集成IT运维系统后,用户登录信息门户,通过点击导航栏上的“IT运维”访问IT运维系统。3.2.1.6. 学生管理系统3.2.1.6.1. 建设目标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涉及奖惩贷助等学生在校期间与生活相关的繁杂事务,每年的评奖、贷款、资助等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各种纸质的表格文档更是堆满文件柜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学生办理一项事务需要跑很多部门,院系、教务处、学生处,工作效率低下,引来很多抱怨。学工管理系统即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了除教务以外几乎所有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学工管理系统可实现在线
40、的业务处理,为学生处老师、学生、各院系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提供统一的网上办公服务平台,实现学工处内部、学工处与其他职能部门间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决策与办公透明度,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智慧校园的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学工管理信息系统在学生从招生到就业的过程中,从学生、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系统的建设将达到以下目的:1、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优势,支持各项学生工作的数字化,促进学工部、团委各科室和各院系学生管理人员的协同办公,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2、为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人性化、全方位、多层
41、次的服务;3、提供完善的查询统计、报表制作功能,辅助领导决策;4、整合并规范学生管理业务,实现全校学生管理模式规范;5、与智慧校园无缝集成,并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满足历史数据的平滑接入和校内外各企事业单位、教委、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外部数据需求。3.2.1.6.2. 建设内容系统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维护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解决基本信息的初始化、组织批量学生基本信息确认、处理日常学生基本信息变更等问题。综合素质测评子系统可对测评方案进行管理,并进行参评环节的具体设置。2、奖惩管理该模块对奖学金、荣誉称号、违纪处分的种类及审核流程进行管理,提供奖学金、
42、荣誉称号的申请、开通、提名、破格提名、自动评定及信息公布等功能;系统可对奖学金的资格及数量进行限制。系统也提供违纪处分的院系上报、信息审核、处分登记、撤消、解除和查看,并提供各类报表及数据分析。3、资助管理该模块功能可包括:困难生管理(困难生的资格申请、认定和撤销)、助学金的管理(助学金的种类、等级、申请、审批、发放)、困难补助管理(困难补助的种类、申请、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的发布、培训、申请、审核报酬发放)、学费减免(申请与审核)等相关内容的管理。4、思政管理该模块功能包括:政工队伍的建设、班主任及辅导员管理(队伍、带班、日志管理、培训及考核)等。5、统计报表可实现学工业务的
43、各类统计报表。3.2.1.7. 研究生管理系统3.2.1.7.1. 建设目标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研究生的教育迫切需要以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研究生管理系统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线,涵盖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建设、招生、学籍、培养、学位工作各个环节,提供了研究生核心业务数字化教育的整体解决方案。它以为研究生提供服务为理念,构建了各职管部门(如:研究生院(处)、各院系)、导师、授课教师、研究生等角色之间交流和互动的信息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相关处室的配合:招生办
44、、培养办、就业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及学院的秘书、辅导员、学科点负责人、导师还有学生个人。涉及的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国家硕士招生网报系统、学位上报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等。3.2.1.7.2. 功能规划1、学科管理通过对学科点各处分布资料(包括学科队伍及其成员,科研项目及其成果、学科点现有状况信息、导师队伍等信息)的集中、分层管理,实现对学科点的灵活查询和统计分析,对基础数据方便地维护和自由地调度,同时提供对每个科学点的全面评估的依据,和对每位导师全面考核的实现手段。2、招生管理通过招生目录制订、目录发布、报名、考务编排审查管理、成绩输入和发布、录取分数线划定和考生调剂工作
45、等流程在程序上的实现,来达到招生工作从准备阶段到完成发布的整个过程的操作电子化和调度智能化。3、学生管理实现对新、老生报到注册(新生报到、老生注册),学籍异动(退学,休学),人身保险,贷款助学,住宿调动(新办入住、退宿办理)等全方面的管理,保持学生各管理部门的协调和统一,维护学生的基本信息。4、培养管理培养管理子系统提供了多种培养模式供研究生选择,研究生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案和个人计划,经审核后开始实施,系统同时提供了教师和教室管理,以及网上选课、考试管理等功能。5、学位管理按照学校规定的流程对在校研究生的学位申请、论文答辩进行在线管理和控制,并及时向各有关部门提交相应信息,在校
46、研究生可及时有效的掌握自己的学位申请过程,实现导师与其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6、专业学位管理专业学位管理子系统提供对专业学位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情况进行管理,主要模块包括:招生管理、培养管理、学生管理、学位管理、院办职能。7、同等学历申请学位管理同等学历申请学位管理子系统提供对同等学历学生的进修情况、基本信息、培养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管理功能,主要模块包括:学生管理、培养管理、资格审查管理、学位管理。3.2.1.8. 组织管理系统3.2.1.8.1. 建设目标组织管理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分为是党务管理和组织干部管理两个部分:1、党务管理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建立一个集党员档案、预备党员管理、入党申
47、请、会议管理、党员活动、党费收缴、党员学习资料等的管理及查询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2、组织干部管理主要多干部的任免、行政职务的变迁、相关事项报告功能等。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有利于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有利于降低党建的成本、有利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有利于密切党组织和党员的联系、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有利于党建经验的共享和推广、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与信息资源,提高部门间协同工作,以工作为中心,多个组织部门间利用网络平台协同工作,实现在线信息交流和网上交互办公。3.2.1.8.2. 建设内容党务及干部管理系统涉及党(纪)委各职能部门、工会、共青团各项内容,对党员及干部的发展流程、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并且可以记录各级党组织在党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过程。系统可细分为基础信息管理、党务管理、干部管理、统计分析四大子系统。系统还可扩展共青团管理子系统,主要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团员情况、社团情况、团员干部情况的具体信息等。1、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应实现人员基本信息及信息导入导出管理。人员基本信息模块中按照三种人员类型进行分类:教职工、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