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汇编(2020年最新版)(共273页).docx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汇编(2020年最新版)(共27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汇编(2020年最新版)(共273页).docx(2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编号名称实施时间适用条款页码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全文适用3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01-01全文适用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全文适用1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09-01全文适用26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全文适用39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01全文适用43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09-01全文适用45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07-02全文适用4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2、持法1991-06-29第五章(33、36、37)54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07-02第1章(6、8、11),第三章(28),第四章(31、34、35、41),第五章(51、53),第六章(61)5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07-01第四章(41)6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01-01第一张(9),第二章(13),第三章(13、19、20),第四章(30、31、33),第六章(50、51、56、57)67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01-01全文适用721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04-01全文适用7415.中华人民共和
3、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01-01全文适用82行政法规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20除第二章(10、12、14、15),第三章(20)外适用9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07-01除第一章(2、3),第二章(12),第三章(14、16、17)外适用93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08-01第一章(1),第三章(19、21),第四章(33)9619.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01-01第二章(14、15、16),第三章(20、21、22),第四章(32、34),第五章(40、43),第六章9720.中华人民共和国
4、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2018-01-01全文适用1092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2016-08-01全文适用1122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10-01除10、11、12、17、20外适用121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8全文适用1232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0-06-08全文适用126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01全文适用12726.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10-03-01全文适用12827.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2009-09-01全文适用1342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1998-
5、01-01全文适用1382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008-10-01全文适用140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1996-10-01全文适用14431.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931994-05-01全文适用146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 2002-06-01全文适用14733.地下水质量标准1994-10-01全文适用1493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2002-07-01全文适用1513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2002-07-01全文适用15436.GB184
6、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02-01-01全文适用15737.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3-03-01全文适用15838.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008-10-01全文适用15939.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1999-08-01全文适用1614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7-01-01全文适用1634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991-03-01全文适用1674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994-1-15氨气1684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995-08-01全文适用17044.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版
7、)2017-07-28全文适用1724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04-01全文适用172部门规章46.关于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3-10-09全文适用17447.关于颁发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的通知1992-01-01全文适用17648.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2005-12-02第三章(18、19)适用17749.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06-16全文适用17950.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2005-08-01全文适用18451.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1999-05-31全文适用1
8、8552.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01-02-28全文适用18653.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2003-10-20全文适用18854.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04-14全文适用19055.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1992-10-01全文适用19256.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09-01第16、19、21条适用1935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02-01第6、7、9、10、12、13、15、16、17、18、21、22、23条适用1955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01除第7、8、9、11条外适用19759.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
9、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2006-3-31第14条19960.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12-20第7、8、9、13、17条适用20061.关于印发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11-17第6、9、10、11、12、13、14、26、27、28条适用20162.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1992-07-07全文适用20463.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2006-02-20全文适用2106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01-01第9、10、11、12、14、15、16、17、18、19、20、21、28、29条适用21265.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2018-01-10全文适用21
10、5地方性法规66.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1996-09-01第三章(28),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适用22367.浙江省环境监理办法1999-09-01第27条适用22668.浙江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1998-10-01全文适用22769.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1-06-22全文适用23470.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4-03-01全文适用23571.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09-01第一张(7),第二章,第三章(34),第六章适用23872.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06-09-1第二章(18、20、23),第三章,第四章(
11、41、42、43),第五章适用24373.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06-1全文适用24774.浙江省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03-18全文适用25275.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01-01全文适用25676.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07-01第二章(8、13),第三章(16),第六章适用26077.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06-29第二章(5、6),第四章(4)适用26378.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07-01全文适用26579.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2019-07-01全文适用268其他8
12、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2017-01-01全文适用27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监督管理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
13、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
14、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七条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
15、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十一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十二条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第二章 监督管理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
16、准并公布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
17、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第十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18、,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十八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第十九条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
19、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第二十一条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
20、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第二十六条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21、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第二十九条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
22、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第三十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第三十一条 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体系 法律法规 汇编 2020 最新版 27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