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7课《苏东坡在杭州》(共9页).docx
《五年级第7课《苏东坡在杭州》(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7课《苏东坡在杭州》(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设计作者信息姓名周平单位名称萧山区靖江镇第一小学单位地址萧山区靖江镇文化路93号邮政编码联系电话0571 手机 电子邮箱ma课题概览课程名称我与杭州课题名称苏东坡在杭州授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时数1依据标准1、总目标的要求“认识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6年级阶段目标中的要求“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能说出家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要求:了解家乡灿烂的历史,了解家乡历史上重要人物和事件;知道对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和主要事迹,教学中要尽可能选取本地的或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学习的内容包括人物生平、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启迪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
2、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馆,或请博物馆研究人员来校讲解。教学内容分析苏东坡在杭州是杭州市地方课程教科书我与杭州五年级的第七课,本课属“文化名城”这一主题。教材由“寻找苏东坡”、“苏东坡和苏堤”和“苏东坡的足迹”三个部分组成。“寻找苏东坡”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苏东坡与杭州的关系。教材中的“资料卡片”提供了关于“东坡肉”的介绍,教学中可以当作调查案例使用。“苏东坡与苏堤”这一部分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苏堤的来历,而是苏堤的美丽。关于苏堤的来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简要说明来理解,也可以适当补充有关资料。苏堤的美丽一方面可以通过吟诵历代文人墨客赞美苏堤的诗文来
3、感受,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两份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开展游览活动进行实地的感受,也可以让去过苏堤的学生进行描述。“苏东坡的足迹”主要是通过阅读书东坡的诗文,想象和探究苏东坡到过杭州的哪些地方。教材提供的诗文不要求学生都能读懂,只要求学生能圈出诗词中的杭州地名。学生分析学生对苏东坡的知识基础油多少?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在本校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以谈话为主的调查,结果如下:大多数学生知道苏堤,约占95%,其中约有40%的学生由家长带着去游过苏堤,对苏堤的美丽有所感,约有15的学生知道苏堤的来历,在游览西湖的时候去参观过苏东坡纪念馆。约99%的学生知道苏东坡,主要是在诵读苏东坡的诗词中
4、知道的,也有个别学生看过电视剧苏东坡,对苏东坡有一定的了解。以上信息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苏东坡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又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对苏东坡的艺术成就、仁政爱民以及对杭州所做贡献的了解。教学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层次具体描述71了解苏东坡的生平,知道苏东坡与杭州的关系。72体会诵读苏东坡的部分诗文,体会苏东坡的文采,想象在苏东坡眼里的杭州。73感受运用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学习方法,感受苏东坡对杭州的影响。74提高通过自学古诗文、搜集资料、讨论漫谈等过程的展开,提高主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和多种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了解苏东坡与杭州的关系。开展课前调查活动,交
5、流实践成果。教学难点感受苏东坡对杭州的影响。诗文诵读,故事讲述,观看视频等加深理解,强化体验。课前对学生的要求根据表格,搜集苏东坡与杭州有关的资料。资 料诗词赈灾医药水利其他自评星级: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苏东坡是一个历史名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多是在语文课上学到过他的一些诗词,只了解他的一些概况。而苏东坡在杭州则需要我们翻开历史的一页,去寻找他在杭州人民所作的贡献,从中感受到苏东坡仁政爱民的崇高情怀,从而激发起对杭州这个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整堂课需围绕“苏东坡在杭州”展开,通过讲述东坡肉的来历、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历史业绩,以及杭州人民对苏东坡的热爱,感受杭州深厚的历史底蕴,激发起热爱家乡的
6、思想情感。基本思路如下:(1)话说“东坡肉”(故事讲述);(2)走近苏东坡(苏堤的来历、调查资料、视频播放);(3)难忘大学士(小导游介绍、图片观看)。 通过资料的交流、课件的展示、课本的阅读等方式,从多角度、多方位的动态教学来达到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内化,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杭州的美,苏东坡的杰出。当然,在教学中也可以参考如下的一些措施和建议:1.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苏东坡与杭州的关系,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组织好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2.指导学生理解苏堤的形成时,如果单纯的从文字中去理解会显得比较苍白,建议把
7、理解的过程设计成一个活动的过程,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介绍和其他的相关资料画一画“苏堤施工图”,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苏东坡提出的西湖疏浚方案进行辩论等。3.苏东坡是杰出的文学家,教学中要重视对教材安排的苏东坡诗文的学习,主要是吟诵诗文,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想象苏东坡写这些诗文时的情景,深刻体会苏东坡和杭州的感情。本课所需材料和资源(或课前准备)1、教学演示课件,支持多媒体教学的音像设备。2、学生课前完成的调查表。教学过程一、 话说“东坡肉”1、课件出示东坡肉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2、这可不是一般的红烧肉,它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知道叫什么吗?(东坡肉)说到东坡肉让我们想起了谁?(课件点击出示苏东坡像
8、)3、这一块块让人看着馋涎欲滴的东坡肉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请同学讲“东坡肉的来历”的故事)(苏东坡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
9、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纷纷称其为“东坡肉”。)4、听后展开交流:现在你知道东坡肉是怎么来的了吗? 小结过渡:如果不是他心中装着百姓,也就没有流传至今的“东坡肉”。看来这东坡肉不仅仅是色鲜味美营养好,更是苏东坡这位大文豪爱民情怀的体现啊。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苏东坡,去看看他为杭州所作的历史贡献。出题:苏东坡在杭州。【设计意图:从学生常见的红烧肉导入课题,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已经在课前收集了一部分资料,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的介绍和以教师为辅的补充,使学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东坡在杭州 年级 东坡 杭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