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考研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共6页).doc
《《数据结构》考研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结构》考研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第一章 绪论1、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2、算法设计的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3、算法与程序的关系:(1)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例操作系统,只要整个系统不遭破坏,它将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没有作业需要处理,它仍处于动态等待中。因此,操作系统不是一个算法。(2)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中的指令则无此限制。算法代表了对问题的解,而程序则是算法在计算机上的特定的实现。(3)一个算法若用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4、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表示与计算(这个比较复杂,具体
2、看算法本身,一般关心其循环的次数与N的关系、函数递归的计算)第二章 线性表1、线性表的特点:(1)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元素;(这一点决定了图不是线性表)(2)存在唯一的最后一个元素;(3)除第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前驱(这一点决定了树不是线性表)(4)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后继。2、线性表有两种表示:顺序表示(数组)、链式表示(链表),栈、队列都是线性表,他们都可以用数组、链表来实现。3、顺序表示的线性表(数组)地址计算方法:(1)一维数组,设DataType aN的首地址为A0,每一个数据(DataType类型)占m个字节,则ak的地址为:AakA0+m*k(其直接意义就是求在数据
3、ak的前面有多少个元素,每个元素占m个字节)(2)多维数组,以三维数组为例,设DataType aMNP的首地址为A000,每一个数据(DataType类型)占m个字节,则在元素aijk的前面共有元素个数为:M*N*i+N*j+k,其其地址为:AaijkA000+m*(M*N*i+N*j+k);4、线性表的归并排序:设两个线性表均已经按非递减顺序排好序,现要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线性表,并仍然接非递减顺序。可见算法2.25、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示法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6、顺序线性表的初始化过程,可见算法2.37、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查找。8、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插入算法,注意其对于当原来的存储空间满了
4、后,追加存储空间(就是每次增加若干个空间,一般为10个)的处理过程,可见算法2.49、顺序线性表的删除元素过程,可见算法2.510、顺序线性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711、链表的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并能用图形象地表示出来,以利分析;12、链表中元素的查找13、链表的元素插入,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9 14、链表的元素的删除,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10 15、链表的创建过程,算法与图解,注意,链表有两种(向表头生长、向表尾生长,分别用在栈、队列中),但他们的区别就是在创建时就产生了,可见算法2.1116、链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12 17、建议了解所谓的静态单链表(即用数组的形式来
5、实现链表的操作),可见算法2.13 18、循环链表的定义,意义19、循环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20、循环链表的插入、删除算法、图解21、双向链表的定义,意义22、双向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23、双向链表的插入、删除算法、图解,可见算法2.18、2.1924、补充:在循环链表中,只设立一个表尾指针比只设立一个表头指针更方便些,为什么?第三章 栈和队列1、栈的顺序表示与实现2、栈的链表表示与实现3、栈的入栈、出栈操作算法4、栈的几个经典应用(迷宫、表达式求值)5、栈与递归的实现,如Hanoi塔问题6、队列链式表示与实现7、链式队列
6、的入队、出队操作算法8、循环队列的表示(顺序表示)和实现,特别注意其判满、判空方法、入队操作、出队操作的实现(特别重要,考得频率很大)9、补充:共享栈的方法与实现(即两个栈共享一个空间,他们采用栈顶相向,迎面增长的存储方式)10、补充:用两个栈来模拟一个队列的思路、算法11、补充:表达式(前缀、后缀、中缀)的表达互换,这个操作要求对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相当熟练,并要求对后面的二叉树相当熟练12、补充:了解双端队列(只需了解)13、补充:链栈比顺序栈的优点与缺点14、补充:一系列元素依次入栈再出栈的顺序,经典题目为:有5个元素,其入栈次序为A、B、C、D、E,以下哪种出栈的顺序是不可能的?15
7、、补充:了解用循环链表实现队列,注意在该循环链表中只有一个头指针或一个表尾指针(只需了解)16、补充:根据给出的数学公式,写出对应的递归算法,最经典的就是用递归求阶乘。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1、几个重要的概念:树、森林、子树、根、终端结点(叶子)、非终端结点、双亲、孩子、兄弟、堂兄弟、度、深度、有序树、无序树、二叉树、k叉树、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线索二叉树;2、二叉树的5种基本形态;3、二叉树的5个重要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i1);(2)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k1)(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如果其终端结点(叶子)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
8、n2+1;(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5)如果对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的结点按性层序编号(从第1层到第层,每层从左到右),则对任一结点i(1in),有:(i)如果i=1,则结点i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如果i1,则其双亲Parent(i)是结点(ii)如果2in,则结点i无左孩子(结点i为叶子结点);否则其左孩子LChild(i)是结点2i;(iii)如果2i+1n,则结点i无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RChild(i)是结点2i+1利用完全二叉树的上述性质,能处理大多数完全二叉树的计算题;4、二叉树的存储结构:(1)了解顺序存储结构,只做了解;(2)链式存储结构,重要,
9、需要掌握,后面的算法都是基于此结构;5、二叉树的遍历:(1)能对任意一棵二叉树进行手动前序、中序、后序遍历;(2)能将由前序+中序、后序+中序给出的序列还原成一棵二叉树;(3)能将一个数学表达式用中序方法将其用二叉树画出来,并能写出其前缀(波兰式)、中缀、后缀(逆波兰式)表达出来;6、二叉树的遍历递归算法(注意前、中、后序三个算法只有细微的差别),可见算法6.1,而他们的非递归算法不作要求;7、建立二叉树链表的递归算法,可见算法6.4;8、线索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图;9、能用手画出任意二叉树对应的线索二叉树(中序、后序线索);10、线索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算法,可见算法6.5;11、理解线索二叉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结构 考研 必须 掌握 知识点 算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