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共16页).doc





《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针对该工程的规模与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现场设计师、材料管理员等组成的安全保证体系(详见插图4)。 插图4: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现场安全制度和措施1)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实施施工队伍职工的安全进场教育及平时的安全教育培训,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才可上岗。 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形式,如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在事故多发期及上级部门下达指令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2)每周安全活动制项目部每周
2、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上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做必要的交底,使广大工人做到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3)班前检查制安全员、各专业工程师应在每天上班前监督和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4)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要求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成,同时做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5)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实行年审制每年度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年审,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6)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与事故报告制。7)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可能危及
3、职工生命安全的险情,应立即停工,同时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8)持证上岗制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特种作业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对电工、焊工 还应进行培训、考核,持相关证件上岗,由公司劳人部负责确认。9)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以重点控制,从设备进场检查、安装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合理投入,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购买定点厂家认定产品。在每个施工阶段开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重点和预控措施。施工现场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和悬空物边檐,应有防护棚
4、、防护栏等隔离措施或明显标志。 落实施工机具、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要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或带病工作。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和赤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必须系安全带,不准穿硬底鞋、带钉鞋和易滑鞋。施工现场的电路开关、支路配电箱,统一由值班电工接驳、开合,其它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关操作。电焊作业时,操作人员应配戴防护镜、防护服等防护设施,并设专人进行看护,配备足够灭火器材。电焊作业时,下方应保证无锯末等易燃物品和材料。施工用中小型电动机具应保证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第三节、安全教育程序
5、第四节、安全活动组织及检查 4.2安全检查程序检查内容检查形式参加人员考核备注安全管理定期安 全 员月考核记录三宝四口防护定期安全员、各专业工程师、班组长周考核记录施工用电定期安全员、各专业工程师、班组长周考核记录作业人员的日常行为日检安全员、各专业工程师、班组长日检记录施工机具日检安全员、班组长日检记录第五节、消防保证措施5.1消防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成立义务消防队,以应变突发事故。(2)特定相应的措施及岗位责任制。(3)搞好消防工作、加强对火源、电源的管理。(4)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5)经常教育全体员工爱护消防器材,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保证消防器材时刻处于有效的可用状态,发现火
6、灾必须打火警电话“119”,并由义务消防队先行灭火。(6)凡故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及消防警示标志,或者撕毁消防器材的有效日期,私自拆除消防警示标志,挪用消防器材和设施,警示牌的个人,将予以严厉处罚。5.2消防管理措施(1)木作、胶水等材料设专门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并分区堆放,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2)防水涂料及油漆施工现场须注意通风,严禁明火。(3)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具和设备,并做到布局合理,对消防器材设专人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消防器材灵敏有效。(4)现场从事电焊气焊工作的人员应受过消防知识教育,在操作前办理用火手续,并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在焊割过程中不准离
7、开岗位。(5)对所有电器及电线要严加管理,预防短路打火,在吊顶内施工时,应在吊顶易燃材料装上以前完成焊接作业,禁止在顶棚内焊割作业。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运行,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露线或打火短路。第六节、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工伊始,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会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挥发性气味的材料,要采用隔离封闭等措施进行控制。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编制环境管理方案,详见项目重大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一览表。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在运行控制中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能力
8、,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监督和指导,保证环境管理方案的贯彻落实并持续改进。 专心-专注-专业 项目重大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一览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环境保护管理方案噪声影响人身健康、社区居民休息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昼间65dB,夜间55dB。1、现场木工房使用之前完成封闭,封闭率达到100%;2、各类管道安装临时固定要牢靠。强噪声施工机具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如添加抑制器;3、现场搬运材料、模板、脚手架的拆除等,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 4、购置噪音监测仪,专人定期监测,发现超标立即整改。粉尘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现场目视无扬尘;现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达到100%1、现场运输道
9、路进行硬化,场区内保持清洁,覆盖易扬尘地面;2、水泥、石灰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材必须在库房存放或严密遮盖。3、成立文明施工保洁队,配备洒水设备,做好压尘、降尘工作;4、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降低扬尘; 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露及挥发污染土体、水体施工现场的化学品(如油漆、涂料等)和含有化学成分的特殊材料一律实行封闭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杜绝泄露、遗洒1、编制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及管理作业环保指导书,并对操作者进行培训;2、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品存放设专用仓库,存放地面先硬化或铺垫;3、施工机械设备设置接油盘;4、配备沙土、铲等以备泄露时使用。其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10、境保护法和成都市有关“控制扬尘污染”的有关要求和法规,减少环境污染,营造绿色建筑。 第七节、环境管理体系 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将企业的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规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改进(ACTION)。体系运行模式详见下图:规划;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实 施机构与职责培训、意识与能力交流与文件管理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检 验监测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EMS审核改进管理评审信息评估记录报告改进计划全员参与PLANDOCHECKACTION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模式图第八节、施工材料的环保控制 施工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绿色 施工 保障 措施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