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技术(共7页).docx





《倾听的技术(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倾听的技术(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倾听的重要性当你倾听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分享他内心情感的时候,你就在给他的心灵注入新鲜的氧气,因此倾听和被倾听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的“重要的心理营养”。如果这些营养缺失,我们会失去一部分同一性,并生活在一种“慢性营养不良的状态中。例如,孩子很难过,父母可能否认孩子的情感,或者进行嘲笑。还没有听孩子说完,责怪批评就劈头盖脸的过来了,“一定是你错了!”等等。在父母所有这些反应中,孩子的情感没有被倾听、证实或容纳,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就学会了否认和逃离这些情感。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爱情使者丘比特问爱神阿佛洛狄忒:”Love的意义在哪?爱神阿佛洛狄忒说:“L”代
2、表着Listen(倾听):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予以协助;”O”代表着obligate(感恩);V”代表着(Value)尊重;”E”代表着Excuse(宽恕)。其实这也说明了倾听应有的态度:无条件无偏见的接纳和理解,带着感恩、尊重和宽容的心,并予以积极的回应。所以倾听是一种爱,也是一种善,更是一种美。无条件的接纳肯定来访者的感受非常重要,人的心灵受伤,往往与自己感受被人否定、不被了解有关。安静倾听,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例如,我踩了你一脚,你痛的“哎哟”一声。我如果说“我才轻轻踩你一脚,你却假惺惺装得那样痛。”此时,对方可能越叫越大声。反之,如果我说:“真对不起,我这一脚好重,
3、一定把你踩的很痛。”对方可能会说“没关系”。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面那句话否定了对方的感受,使对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后一句话却肯定了对方内在的情绪,疏解并帮助对方表达心中的感受。前一句话使人更加受伤;后一句话却是助人止痛疗伤的恩言。老子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所以把自己放空,怀着一颗虚空的心去倾听,你会收获很多。对咨询师来说,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倾听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倾听能使求助者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二、倾听的技术(一)伊根认为完全倾听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观察和觉察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在交流中6
4、5%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而且是不易隐藏是无意识的显露。我们的言语是可以过滤,按照社会所接纳的模式表达。言语可以撒谎,非言语可以揭露你的谎言。二是倾听和理解来访者的言语信息。三是注意倾听来访者歪曲现实的局部经验。在二、三的倾听中,就需要辨别是不是使用了防御机制,明明很在乎的事情,却说的云淡风轻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挖掘背后甚至连求助者都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四是联系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整个人进行倾听。示例:求助者说到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与他人自行车无意中相撞了,对此他可能有以下不同表述方法:1自行车撞到一起了;2我撞了他的车;3他撞了我的车;4真晦气,自行车撞了。比如,第一句是对事件作客观的描
5、述;第二句求助者以负责任的态度做了自我批评,但同时这种人也可能凡事都做自我归因,自省自责,自卑退缩;第三句表明是别人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可能常推诿,容易攻击性;第四句则含有宿命论色彩,凡事易认命。所以,求助者描述人和事时所使用的词语或结构,有时往往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二)倾听分三个过程: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每一个求助者的信息(言语或非言语)都是咨询师接收和处理的信息,一旦接收了信息,它就以某种方式被处理。加工处理过程很重要,它是在咨询师的心理内部进行的。用耳朵接收信息,用脑子去分析,用心去感受,用眼睛注意非言语行为。这样可能有利于正确的接收和处理信息。如果你觉得
6、接收和加工信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话,这就由自己努力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先培养自己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三)四大倾听技术:澄清、释义、情感反应和总结。澄清是求助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向求助者提出问题的反应;释义(内容反映)是将求助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重新加以编排;情感反应是对求助者信息情感部分的再解释;总结则是释义和情感反应两种反应的进一步延伸,它将信息的不同内容或多个信息加以连接,并重新编排。来举个例子来分别说明这四种倾听技术:实例:求助者一位35岁的寡妇,两个小孩的母亲:我丈夫去世时,我整个生活都崩溃了。我一直不敢相信我有能力自己生活并抚养孩子们。以前我丈夫总是替我做所有
7、决定,他每个星期都带钱回家。现在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睡过好觉了,而且酗酒有时简直不能直接思考。我的亲戚尽可能地帮助我,但是我仍然感到恐惧。“释义”:你是说你现在面临最艰难的事情之一是要建立自信心,是吗?“情感反应”:你担心自己肩负起整个家庭责任的能力。“总结”:你丈夫已经去世,你正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要承担家庭责任,自己做出决定,自己照顾自己,并且要处理随之而来的恐惧。记住倾听技术的一般原则对正确的传递信息是有帮助的。2.1为准确而倾听:澄清反应当你不能确定信息的含义进行澄清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要求求助者对于“含糊、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蔽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澄清反应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并以下面
8、的短语开始,如:“你是说?”或“你能试着再描述吗?”或“你能澄清吗?”(一)澄清的目的澄清是让求助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咨询师对求助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实例求助者:有时候我真想彻底摆脱它。咨询师:听起来好像你要与什么分开并独立。求助者:不,不是那样。我不要独处。我只是希望从不得不去做的所有工作中解脱出来。(不恰当的反应方式)在这个例子中,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最初信息过快的得出不确切的结论。而如果咨询师在假设信息包含某种信息之前进行澄清反应,那么会谈过程就会更顺利更恰当的方式求助者:有时候我真想彻底摆脱它。咨询师:你能为我描述一下“彻底地摆脱它”的意义吗?求助者:我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总感到落
9、到他人之后,负担很重。我想摆脱这种难过的感受。澄清反应帮助双方明确了求助者说出的和咨询师听到的信息内容。熟练的咨询师应当对接收和加工的信息进行澄清反应,以便确定信息的准确性。否则,便不能纠正不准确的信息,不能检验被曲解的假设。(二)澄清的步骤澄清反应有四个步骤:首先,要确定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内容求助者告诉你了些什么。第二,确认任何需要检查的含糊或混淆的信息。第三,确定恰当的开始,并以下面的短语开始,如:“你是说?”或“你能试着再描述吗?”或“你能澄清吗?疑问句的形式而不是陈述句表达。最后,通过倾听和观察求助者的反应来评估澄清反应的效果。下面,采用认知学习策略,自问自答,结合实例训练澄清
10、的技术。求助者(一位老人):公司让我退休,我不愿意。退休后我自己将做什么?我发现自己不断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不愿意面对将来。有时候退休搞得我非常紧张,以至于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我的家人建议我来咨询。自问1:退休后不愿意面对,非常紧张。自问2:回忆哪些时光?紧张程度?求助态度?自问3:您是说,你现在退休了,感到不太适应,有时候感到很紧张,所以前来找我寻求帮助?2.2为理解而倾听:释义与情感反应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反应,分为两方面:(1)求助者故事中的主要事实;(2)求助者对自己故事的感受。一部分涉及情境或事件的信息部分称为信息内容或认知部分,如信息中提及的情境或事件、人、物体或思想等。信息的另一部分
11、揭示出求助者对信息内容的感受,这些带有情感表达或情绪色彩的内容称为情感部分。求助者【6岁,一年级学生】:我不喜欢学校,它不好玩。第一句话是信息的情感部分,求助者的感受通过“不喜欢”表达。第二句是信息的认知部分,因为它指的是求助者生活中的一个事件(学校不好玩)。求助者【20岁,青年妇女】:我该如何向我的男朋友开口说我要与他分手?他会很伤心的。我想我不敢告诉他。头两句是内容部分,因为他们描述了求助者要与男友分手的情境。第三句则是情感部分,它表明了求助者对于分手情境的情感害怕告诉男友自己的想法2.2.1释义一、释义的目的:首先,通过释义你可以让求助者知道,你已经理解他们的信息,如果你的理解是完整的,
12、求助者就会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想法。第二,它可以鼓励求助者对一些关键想法或思想做进一步阐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话题第三,使用释义反应可以帮助求助者,更集中注意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境、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至于分心。第四,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做决定的求助者。二、释义的步骤首先,咨询师要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求助者的信息-他告诉了我些什么?第二,问自己“在他的信息中存在什么样的情境、人物、物体或思想?第三,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释义,释义可以由许多语句引出,要选择一种接近求助者所使用的感官词汇的语句。比如说“那看起来好像;从我的角度看;我所看到的;我明白你的意思;它听起来像;你所说的是等第四,运用所选择的语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倾听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