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八种遗传性状调查分析(共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类八种遗传性状调查分析(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八种遗传性状调查分析(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类八种遗传性状调查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人类八种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特点。方法采取群体遗传公认的方法调查了200 个人的卷舌、前额发际、耳垂、翻舌、眼睑、发旋、小拇指弯曲、拇指类型8 对遗传性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前额发际、耳垂、翻舌、卷舌、小拇指弯曲、拇指类型隐性基因频率高于显性基因频率,眼睑、发旋隐性基因频率低于显性基因频率。【关键词】汉族; 基因频率; 遗传学,群体; 广西人类的一些外观形态特征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称之为单基因遗传性状1-8,卷舌、前额发际、耳垂、翻舌、眼睑、小拇指弯曲、拇指类型等都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指标,都是由单基因所控制,都具
2、有完全的显隐性关系,其遗传方式都遵循孟德尔定律,研究显示这些单基因遗传性状的表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不仅在不同的人(或民族)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民族不同群体(或地域)间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9,人们对这些遗传性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探讨人种及民族的分离、迁移、融合、族源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汉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已有2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众多的民族成分,由于地域的不同,我国汉族成分也不完全一致10,近些年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魏会平等1、祁英杰等2、付四清等3、陆宏等4、佘朝文等5、李永霞等6、宋洁等7、邹起练等8、张志敏等10、张兴华等11、汪庆等12、栗淑媛等13、刘学峰14、孙晓东等15、马媛等16对河北、河南、湖北、宁夏、湖南、江西、黑龙江、福建、贵州、海南、浙江、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山东等多个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遗传性状 调查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