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共4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共4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共42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 题1、建筑艺术的美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教学重难点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的再创造 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
2、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出示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二、讲述新课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3、?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三、 学生作业: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四、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课 题2、图形的魔术组合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教学准备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的再创造 一、名作欣赏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
5、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二、新授1、出示图形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3、图形的组合方法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a)学生作品欣赏5、练习a)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
6、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b)注意: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3、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4、练习、辅导。6、作品展览和评述a)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b)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c)教师点评。d)修改、评优。7、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3、添画人像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2、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
7、想象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教学准备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的再创造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法,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师出示一组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来欣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绘画风格、人物特点)?出示课题:添画人像 二、新授 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 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 a素描注
8、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 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4、添画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 学生答: 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 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 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 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三、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像的另一半。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给予及时点
9、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四、讲评作业 1、学生自评 2、我们来看年轻大师们的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呢?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添画特色(2)线条(3)形体特征(4)五官特征(5)布局 3、修改调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线描的表现形式: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2、完成一幅用线画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线描画中线条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若干图片。教学过程(主
10、要环节)我的再创造 第一课时一、范画导入,揭示课题2、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3、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4、揭题:线描画板书二、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小组探究)(汇报)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8、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黑白色块)(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
11、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4)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想比较)(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5)小结:我们手中的画笔就像乐器,那黑白的色块、疏疏密密的线、错落有致的点,犹如跳动的音符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刚才我们所看到了线描作品,都是以生动丰富线条表现出变幻多姿的视觉世界。三、练习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4、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3)线描(4)调整5、练习6、辅导四、作品展评五、课
12、堂小结第二课时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3、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4、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三、继续创作绘画作品四、辅导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5、亲亲密密一家子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审美的直接感受,激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鉴赏美的能力,了解设计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版画的制作教学准备课件、版画作品。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
13、的再创造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一、欣赏感悟畅想 1、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亲密和谐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共鸣。 设问:地球上除了人类上还有什么生命也有这样的感情?(动物) 2、感知体会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体会亲密的概念,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适时板书表现亲密动态的方法:(1)、适当的距离(2)、亲热的动作(3)、眼神和表情 3、观察比较 每组放置刻好的版和用这张版制好的版画,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分析。 仔细观察、触摸体会,你发现这幅作品在表现方式上和我们平时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平时是直接在纸上绘制的,这张是对印出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知
14、版画的表现方式) 4、观察学习 利用录像演示介绍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1)、制版(用圆珠笔,不太尖的铅笔,直接刻画) 注意事项:刻板痕迹要深 (2)、套色:用颜料直接涂在版上,覆盖上纸,用夹子固定并用手掌心用力按压,对印。 注意事项:(1)、刻版要用力(2)、颜料要厚水份要少(3)、对印时不可错位 5、巩固知识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制作过程。 适时板书 二、体验实践创新 1学生实践 作业要求:今天我们大家用粉印版画的表现方法来完成一幅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作品。(引导动物(人物)可有正、侧等不同造型)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辅导。 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不同程度进行分层练习,程度好的
15、同学可用彩色套,能力弱的同学可套单色。 三、交流评价 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 (1)你在做版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2)你的作品中是如何表现出亲密的生活场景。 2.组织他评 3.师评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的
16、再创造 一、分析色彩。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二、研究体会。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1、小组研究。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三、欣赏感受。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四、艺术实践。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五、展示评价。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2、组织评价作
17、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六、课后拓展。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7、箱板上的新发现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教学准备瓦楞
18、纸、刻刀、颜料等。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的再创造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二、回忆交流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三、导入新课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四、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小组探究。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
19、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五、艺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六、评价展示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8、参观劵的设计设计者 教者 课 型课时2时间第周节总课时教学目标
20、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参观券。教学难点: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教学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我的再创造 (一)谈话引入。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二)传授新知。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美术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4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