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共3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共338页).doc(3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坝、汉、艳”等10个生字,学会“晨、绒、球”等13个生字,理解“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描述的民族小学里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点:识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各民族儿童友爱团结、幸福学习生活的情形,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各民族文化的资料;生字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坝、汉、艳”等10个生字,学会“晨、绒、球”等1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
2、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初步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想想自己都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师: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结束了,今天我们又坐到教室里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看,图画中的孩子们跟你们一样,也正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呢。不过,你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那些孩子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 师:你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下子就看到了关键。老师告诉你,其实这所学校的孩子来自不同的民族,而这所学校也是边疆的一所小学。说到这里,老师想考考大家了,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民族吗? 生:汉族。 生:维吾
3、尔族、蒙古族。 生:苗族、壮族、彝族。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国家的民族了解得还不少呐!虽然民族不同,但这些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祖国的语言。孩子们,你们想去看看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吗?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吧。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话题交流激趣法,通过图画创设交流情境,自然引入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巧妙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朗读,注意生字词的正确朗读。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
4、号,想想每一自然段分别都写了什么内容。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1)课件出示“早晨、汉族、鲜艳”等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词语,读得不正确的借助拼音自主巩固朗读。(2)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静”读后鼻音“jng”,注意发音准确到位,“晨”读前鼻音,而“凤”读第四声,不要读成了“风”的拼音。(3)师生开展词语巩固小游戏:教师随机指词语,学生快速准确地朗读该阋,最后教师再次针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巩固纠正。(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少数民族名称(课件再次出示少数民族名称)。4指名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
5、导学生注意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并予以归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早晨,各民族的孩子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来到学校,把学校装扮得绚丽多彩。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课上、课下同学们一起友好、快乐的学习生活。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表达了对这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喜爱之情。5再读课文,试着根据每段话的内容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补充(课文主要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的孩子们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情形)。6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同学站起来继续朗读,结束后教师请那些仍旧坐着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朗读经验,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
6、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初步对话,扫清了朗读障碍,并对课文的条理及主要内容均有了较明晰的感知,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小组开小火车朗读,并试着给生字组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火车开得最顺畅。教师再次进行生字认读巩固。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巧妙的识字方法,并与同学、老师分享(“跤”字跟腿脚有关,所以左边有个“足”;“凤”跟“风”很像,不过里面的部分不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的特点识记“坝、扬、摔、清”等字,同时运用汉字添加偏旁的方式记住“汉、艳、读”等字。3课件再次出示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结
7、构,说说在书写时哪些字需要提醒别人注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结构给13个生字归类(大多是左右结构,且多是左窄右宽型),同时进行生字范写指导,重点指导:“晨”上面的“日”扁而略宽,下面“辰”的竖钩的左边不能多写出一撇;“装”上紧下松,上面“壮”最后一笔横画略短,下面“衣”的撇、捺相对较舒展;“静”的横画较多,要注意横画之间的紧凑,且要做到等距,另外左边“青”的第三笔横画应变成平提。4学生认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并结合书写情况再次进行部分生字的书写强调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初步感知汉字的识写要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范写指导,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要领
8、,提升书写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所小学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过樗开心不开心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这所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1听写课文中的部分词语,接着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听写检查、纠正,最后齐读词语。2指名试着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人:看来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不错,这节课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通过听写词语并用词语串讲课文内容的形式,既有效进行了基础认知的回顾与夯实,同时又为本
9、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解基础。 二、探究交流,感悟文情 (一)品读课文,感受学校的“美丽”。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画面,并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自己对学校的感受(美丽),教师板书(美丽)。2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自己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学校的美丽的。画出相关句子。3学生朗读、圈画,同时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读画的句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聚焦第1自然段,从“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感受学校周边的环境美。课件重点出示句子:“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扣扮得绚丽多彩。”引导学生理解“绚丽多彩”(形容颜色多样,灿烂美丽),同时想象学校里到处都是鲜艳华丽的颜色,成了五彩缤纷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10、读句子。4质疑交流:谋文还有哪个地方也在写学校的美丽?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引导学生抓住景物“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粉墙”及其特点,感受校园里的景物美。同时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鲜花、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透亮干净的窗户)。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读出对学校的喜爱。 (二)研读课文,感受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1过渡:孩子们,认真读一读学校里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画面,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认真自读思考,并结合具体的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师:走进这样美丽的校园,你一定感受
11、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孩子们都很有礼貌,我是从“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中体会到的。 生:我从“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他们相处很友好。 生:我还从“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句话中体会到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得非常快乐、友好。 师:是啊,这些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彼此团结(板书:团结),相处的氛围更是祥和、欢乐(板书:祥和、欢乐)。 生:我还体会到了孩子们上课时都非常认真,我是从第3白然段第25句话中体会到
12、的。他们读得那么认真,把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都吸引住了。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第25句话,引导学生抓住“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等的表现,体会校园里非常安静,只有教室里孩子们认真好听的读书声。 (三)质疑探究,体会文章情感。1质疑思考:孩子们,假如你也来到了这所小学,看到此情此景,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2学生交流(开心、自豪),教师适时小结:是的,我们伟大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共处,看到这样祥和、美好的画面,我们的心里怎能不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呢?(补充板书:自豪、骄傲)3出示句子:“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自豪、骄傲之情,教
13、师适时指导强调“这、我们可爱的”两个词语的朗读重音。【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抓关键词句研读感悟法,让学生借助具体的语句反复研读揣摩,从中感受到了文章所表达的对这所边疆小学的喜爱、赞美之情,也激发了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拓展升华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注意读出对学校的喜爱以及自豪、骄傲之情。2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的祖国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妈妈最亲的孩子,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祖国妈妈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让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首歌(课件播放爱我中华,师生一起跟唱)。3拓展实践:搜集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图片或文字资料,小
14、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板书设计:1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2 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罚”等5个生字,学会“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够借助具体语境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15、感受大自然中花儿富有的灵性及文中的童真童趣。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泰戈尔的资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荒、笛、罚”等5个生字,学会“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3感知诗歌大意,能够简单描述诗歌画面。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引入1教师直接板书课题:花的学校,引导学生读题并由题质疑(为什么会有“花的学校”?难道花儿们也有自己的学校?这个学校是不是教人种花的),教师适时引入:孩子们,你们的小脑瓜里问题可真多哇!这节课就让我们自己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
16、案吧。2简介课文作者(课件出示泰戈尔的头像及文字简介: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课文是一首散文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直接引题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观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边听边注意部分生字、句子的正确朗读。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提醒他们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将课文读得正确、流畅。3交流字词学习情况。(1)同桌间互相检查朗读,注意在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及时予以提醒、纠正。(2)抽政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生字,同时
17、试着给生字组词、扩词(其中一个必须是文中的词语),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裳”在文中读轻声,且是后鼻音,同时,注意“假”是多音字,在词语“放假”中读第四声,另外,“荒、狂”两个字都是含有介母的后鼻音,注意发音时不能将中间的介母丢了。(3)巩固生字认读小游戏:将生字卡片随机发放给班里的同学,指名没有拿到卡片的同学完成“找生字”任务。如一同学问:“落、落、落,你在哪儿?”手持生字卡“落”的同学快速站起来,高举卡片回答:“落、落、落,我在这儿。”(4)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近字比较、形声字形旁加声旁以及汉字添加部分等方式记住生字。4指名
18、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长句子:A“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B“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C“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D“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5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在朗读的过裎中做到眼到、口到、心到。6再读课文,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都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了这些花孩子特别喜欢六月的阵雨,一下雨,他们就在绿革上跳舞、狂欢。 生;我知道了雨一来,花孩子们就放假了。 生:我知道了花孩子们一看到下雨就非常激动开心。 生:我还知道放假后这些花孩子
19、们急急忙忙地要回家去找妈妈。 师:初读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的信息,孩子们,你们在朗读的时候确实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那么,你们能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在阵雨到来的时候,花孩子们是如何快乐、激动的情形。 生:我想补充一下,文章除了写花孩子们快乐激动的情形,还写出了他们可爱、调皮的样子。师:老师将你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是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课件出示:诗人借助奇妙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中花儿在六月的阵雨中活泼、调皮、快乐的生活情形)。【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朗读与规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在读中实现了对字词句朗读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
20、知。 三、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学生学会书写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先将生字按照结构进行分类(“狂、假、所、够、猜、扬”是左右结构,“落、荒、笛、舞、罚、臂”是上下结构,“互”是独体字),再说说哪些宇书写时需要重点注意(如假、落、舞、臂)。教师适时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假、落、舞、臂”四个生字,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2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适时进行修正,并予以范写指导:“假”中间部分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横、横,右边上半部分右半框不能写成了“口”;“落”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了左右结构,同时,下面“洛”的“氵”要注意与反文的横撇做到穿插避让;“舞”中间部分是四竖,要注意竖画之间紧凑、等距,第三笔横画略
21、长且稍有弧度;“臂”是上展下收型生字,注意上半部分“辟”的撇域略微舒展,另外下面部分的第一笔是竖画,注意横画间等距。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进行部分笔画的书写强调。【设计意图】此环节采取“观察发现归纳指导”这一步骤进行教学,既给了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生字书写要领的空间,同时又让他们在规范指导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书写要领,提升了对汉字的审美和书写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些花孩子们为什么会那样喜欢六月的阵雨呢?孩子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课下请大家再认真地朗读课文,看看自己能否将课文读得非常有感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够
22、借助具体语境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中花儿富有的灵性及诗歌中的童真童趣。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1指名学生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再次纠正部分字词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读准课文中的几个长句子的朗读节奏。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同时引入:这些可爱的花孩子们为什么会对这场六月的阵雨如此喜欢呢?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借助朗读课文、说课文主要内容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有效夯实了朗读基础,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准确的认知。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1、2两小节。(1)课件出示1
23、、2小节,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两个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两小节的内容进行概述。(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看看自己更喜欢哪一小节,再结合对具体语句的理解说说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并将自己的理解简单写在句子旁边。(3)引导学生父流汇报,课件适时出示句子: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课件适时聚焦“湿润”)同时引导他们抓住“走过”“吹着口笛”想象湿润的东风吹过荒野给万物带来了生机,而穿过竹林时又发出美妙如笛音的声音。B“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
24、“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说明花非常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花儿们因为阵雨的滋润,挣脱了泥土的束缚,都争先恐后地开放了。(4)质疑交流:“狂欢”是什么意思?生:老师,我通过查词典知道“狂欢”的意思是“纵情欢乐”。 师:我们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它的意思。想一想,你们在高兴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 生:我会大声唱歌。 生:我会用又蹦又跳的方式表达开心的心情。 生:我还会用跳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高兴心情。 师:文中的这些花孩子们又采用了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兴奋之情呢? 生:跳舞。 师:想象一下
25、,他们跳舞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呢? 生:他们手拉着手一起跳。 生:他们还会边唱边跳。 课件适时播放花儿欢快摆动的动态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花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师:这些花孩子们跟我们其实是一样的,因为这场阵雨的到来,让他们一下子都绽放了,他们又怎么能不开心呢?所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跳舞、狂欢来表达欣喜、兴奋的心情(板书:跳舞狂欢)。(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2两小节,注意读出花孩子在雨中的高兴心惰。2学习第35小节。(1)质疑引入:花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场阵雨呢?孩子们,读一读诗歌第35小节,看看你们能否帮助老师解开心中的疑惑。(2)学生自主朗读、思考,然后交流汇报(因为他们觉得在学校上
26、学如果功课没完成老师会罚站墙角的,雨一来,花孩子们就放假获得自由了),教师归纳板书:完成功课,课件适时出示第4小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花孩子们既渴望游戏又担心没完成功课会被罚的复杂心情,同时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体会花孩子们的感受。(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35小节,注意读出花孩子们害怕被罚站墙角的心情,以及一放假时的激动心情。3学习第6小节。(1)认真朗读诗歌第6小节,想一想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有趣的画面。学生交流(似乎看到了花孩子们快速地从学校冲出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放学时是如何表现的,从“冲”字体会花孩子们挣脱束缚、获得自由时的激动心情。(2)课件出示句子:“树枝在
27、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引导学生思考:“树枝在林巾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又是什么意思?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树枝、绿叶,雷云”的表现中体会他们为花孩子们获得自由而感到高兴的情形。(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小节,注意读出欢快、激动的感觉。4学习第79小节。(1)质疑想象:花孩子们冲了出来,他们要到哪里去?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同时联系自己的真实经历描述花孩子们可能要去的地方。(2)学生自主研读79小节,交流花孩子们会去哪里(花孩子们要回自己的家),课件适时出示句子“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28、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会把花孩子们的家想象“在天上”?却把学校想象在“地下”?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自己在学校和家里不同的感受,从中体会家才是花孩子们的快乐天堂,而学校则是束缚他们自由的地狱。(3)探究交流:花孩子们为什么要那么急急忙忙地回家呢?(板书:急急忙忙)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抓住诗歌最后一小节“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体会花孩子们看到妈妈时的开心与快乐心情。(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三个小节。5指导学生将诗歌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
29、取了读中想象法,让学生在研读诗歌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实际经历展开想象,体会花孩子们在雨中的快乐情形,更体会到了他们急迫地要回家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联系全诗想一想,花孩子们不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花孩子们讨厌学校生活的束缚,心申充满了对自由和母爱的渴望(板书:向往自由、渴望母爱)。2教师小结:是呀,这些花孩子其实不也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化身吗?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渴望被母爱包围着,你们难道不跟他们一样吗?板书设计:2 花的学校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花孩子: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真可爱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
30、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3* 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背、诵、例”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结尾处孙中山说的两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孙中山的相关资料以及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导入一: 一、课件激趣,引出故事1课件出示孙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交流对图上人物的认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
31、识孙中山,同时交流课前对他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被尊称为“中牮民国国父”)。2过渡引题: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小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人物图片直接引出话题,既精简了“导人环节”的时间,同时又能够自然引入学习内容,更激发了学生对孙中山小时候故事的探究兴趣。 导入二: 一、话题交流,引出课题1引导学生说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自己会怎么做。教师根据学生
32、的交流适时引出课题,板书:不懂就要问。2引入故事人物:同学们,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吗?(孙中山)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了,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3教师简单补充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同时引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从孙中山的身上学到不少知识呢。【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由学生真实的学习经历人手,创设轻松交流的氛围,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更多地了解关于“学问”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33、感知故事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同时读通课文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及时予以个别学生朗读指导。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出示读错的生字,重点指导学生注意“例、厉”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同时,要注意“挨”在文中读第二声。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孙中山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故事说得简洁具体,同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主要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事)。4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件事情所在的段落(第26自然段),同时指导他们
34、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每部分酌主要内容,教师补充: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孙中山大着胆子问先生课文的意思,之后先生很详细地给他们进行了讲解。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孙中山告诉同学们“不懂就要问”的道理。【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朗读法,让学生在自主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扫清了阅读障碍,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三、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品质1快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中对私塾教学方式都有哪些感知。(1)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出示私塾教学的视频画
35、面,引导学生感知“咿咿呀呀”的意思,同时体会私塾先生的教学方式(板书:只背不懂)。(2)指名说说自己对私塾教学方式的看法(不好,连意思都不懂,不算是真的学到知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晦容,说说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孙中山又有什么想法。课件出示“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私塾教学方式的缺点(板书:糊里糊涂)。2质疑引入:面对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文中的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孙中山又是如何做的?(1)学生交流(同学们按照先生的要求只背不想着理解,但是孙中山却想知道书里的意思),教师适时板书:不懂就问,同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孙中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画出
36、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写在句子旁边。(2)学生读书、图画,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深入组间进行点拨指导。(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生:我觉得孙中山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是从第2自然段中他背书特别快的描写中体会到的。他总是比别人背得快,他很聪明,所以先生对他“连连点头”,这也是对他的夸赞。 生:我觉得孙中山比别的同学肯动脑筋、胆子更大,先生说做什么,别人就做什么,只有他敢壮着胆子问先生书里的意思。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锯词语“鸦雀无声”(指很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师:如果你是孙中山的同学,看到他胆子这样大,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想,这下他完蛋了,先生肯定要用戒尺打他了。 生
37、:我会想,孙中山怎么这么大胆子啊,竟然敢违背先生的意思! 教师简单补充古时候私塾先生严厉教学的故事,同时引导他们猜一猜文中先生的表现。 生:我觉得先生肯定会骂孙中山。 生:我觉得先生肯定会让孙中山把文章背一遍,要是背不出来就揍他一顿。3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先生的所作所为,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拿着戒尺”“厉声”等体会先生的严厉,同时指导朗读先生的话,注意读出严厉的语气。(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中先生说的话,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先生以为这些小孩子还漫到懂得书中道理的年龄,所以不要求他们理解意思)。教师适时引导学生
38、从中明确,孙中山从小就善于质疑,不懂就问。同时抓住课文第7自然段中的“很详细、很认真”体会先生治学态度的认真以及同学们对于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生的话,注意读出此时话中慈祥、语重心长的语气。4再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探寻故事结果。(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弄清道理,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比较“只背不懂”与“不懂就问”的不同结果。(2)质疑讨论:难道孙中山不怕挨打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其实孙中山不是不怕挨打,而是为了弄明白道理,挨打也值得,并从中体会孙中山为了探求
39、学问勇敢无畏的精神。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孙中山的话,读时表现出他“为了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3)补充孙中山长大后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从中懂得从小培养“不懂就要问”的精神的重要意义。【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书、思考、讨论、补充等多样化学习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从中感受到了补中山为了探寻书中道理而不怕挨打的精神,更好地体会到了他身上勤学好问的美好品质。 四、延伸拓展,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本课学习,都有哪些重要的收获(知道了学问是“不懂就问出来”的),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表述,同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经历,说说自己从孙中山的身上
40、得到了哪些启示(遇到问题就要大胆询问、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2教师小结:是啊,孙中山说得好“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学问是学出来的,更是问出来的(补充板书:学问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3课件补充出示几则关于学问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句子。(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板书设计: 只背不懂糊里糊涂3* 不懂就要问 学问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 不懂就问弄清道理教学反思: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
41、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教学目标:1培养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2能够比较具体、清楚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暑假生活经历或见闻,态度自然大方。3养成认真、礼貌询问的良好习惯,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能够选择
42、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暑假生活内容重点讲述。教学难点:在交流暑假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条理地进行表达。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精彩的暑假生活片段)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引入话题1课件播放一组“快乐假期集锦”的主题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图上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真快乐,他们玩得开心,也笑得尽兴),教师适时激趣:孩子们,看到这些快乐的画面和灿烂的笑容,是不是也勾起了你对暑假生活的美好回忆呢?2学生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并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快乐、开心、难忘),教师小结:看来,一提起难忘的暑假,我们便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呢!那好,接下来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开展一次有趣的话题讨论(板书:我的
43、暑假生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借助媒体课件展示快乐的假期生活图片,有效唤醒了学生对暑假生活的难忘记忆,从而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基础。 二、唤醒记忆,聚焦画面1引入:孩子们,认真观看课本中的两幅插图,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分别都在做什么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将画面内容描述清楚(课件出示)。2学生观图、说图,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图上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注意用完整的话概述图意。 生:我从第一幅图上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正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在地里学习锄地呢。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下,第一幅图土的小女孩学得非常认真,旁边的奶奶看到孙女这样认真,开心地笑了。 师:你观察得十分
44、细致,注意到了人物的神态,并由此想象到她的心理活动。再想象一下,小女孩在学习锄地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可能刚开始她还不认识地里的菜,把它们当成草给锄掉了,后来爷爷慢慢教她怎样认识地里的菜,她才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师:你是个善于想象的孩子,如果你就是图中的小女孩,相信只要你一想到这幅画面,肯定会忍不住乐呢! 生:我从第二幅图中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摩天轮上非常高兴。 师:你坐过摩天轮吗?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 生:坐过,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害怕,吓得连眼睛都不敢睁开生怕不小心从高处掉下去了。可是后来我慢慢睁开眼睛,哇,好神奇的感觉啊,一切事物都被我踩在了脚下! 师:现在回忆起你当
45、时坐摩天轮的情景,觉得自己的想法可笑吗? 生:确实感到有些可笑,当时为什么会那么胆小呢?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补充出示两幅图的内容描述:“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爸爸带我去了游乐园。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4谈话过渡:孩子们,图上的小朋友不仅给我们展示了自己最有趣的暑假生活镜头,同时还完整地对其进行了描述。不过,老师最想了解你们有趣的暑假生活,那么,你的暑假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5引导学生回顾、整理自己暑假生活中最有趣的画面,在小组内与同学一起交流,教师深入小组间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注意提醒他们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同时小组内其他同学在倾听他人发言时要做到认真、有礼貌,有不清楚的地方等别人讲完了再进行质疑、询问。另外评评本组内谁讲述得最有趣,推选到班级参加交流,并简单记录推荐的理由。【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教材插图入,进一步让学生在观图说图的过程中唤醒了更多的生活积累,并让他侗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培养了流畅表述的信心。 三、创设情境,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