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共8页).doc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前 言煤矿掘进,地测先行,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是采矿设计和生产的依据,是保障安全生产和煤炭资源合理开采之必须;为了确保11209掘进工作面顺利进行,受掘进队的委托,特编制了11209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及有关地质预报。说明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11209工作面概况、煤层概况、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防治水措施、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因素、总结等。目 录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1第二章 煤层概况 1第三章 地质构造 3第四章 水文地质及防治水措施 3第五章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因素 5第六章 结论 5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一、地面位置地表位于席麻沟的东
2、部,其西部为席麻沟保安煤柱;地面标高:+1256.00+1314.00m。 二、井下位置11209工作面位于一盘区西端,其北部为羊路沟保安煤柱;南邻一盘区回风大巷保安煤柱,东邻11207综采工作面辅运巷,西为席麻沟保安煤柱。 三、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11209掘进工作面所对应的地表无建筑物,无耕地、林地。东侧有相邻的11207综采工作面正在回采期间,西侧为已掘巷道。对11209工作面掘进无影响。第二章 煤层概况 一、煤层厚度及结构从陕西省府谷县鸿锋煤矿(整合区)勘探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府谷县鸿锋煤矿地质报告、一水平一盘区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巷道掘后地质资料、图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112
3、09工作面最小煤厚1.8m,最大煤厚2.30m,平均煤厚2.10mm;煤层厚度相对稳定,结构简单。该工作面煤厚规律为:北厚南薄,一般含一层夹矸(位于煤层最下部),局部不含夹矸,厚度9300mm,一般为200mm。掘采煤层为上分层,不含夹矸。二、煤层埋深因受冲沟切割,煤层最小埋深24.6m,最大埋深88.0m。 三、煤质1、宏观煤岩组分及类型本工作面煤层为延安组2-2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小,结构较简单,煤的灰份、硫份变化小,属稳定性煤层,颜色均呈黑-褐黑色,条痕色为棕色-棕黑色,煤层以中、细条带状结构为主;具弱沥青光泽,裂隙较发育,宏观煤岩成分主要有暗煤、亮煤,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煤暗淡型煤。 2、
4、微观煤岩组分及类型显微煤岩组分以中、细条带状结构为主;结构较简单,煤的灰份、硫份变化小,属稳定性煤层,2-2煤层中部分含菱铁质或钙泥质结核,煤层容重1.31t/m3,硬度2.38,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为8.7411.47%,一般为9.87%。煤质主要为不粘煤BN31号。2-2煤层属于特低硫、磷,低灰,高发热量优质煤层。 四、煤层顶底板根据井下实际观测采后总结、巷道掘后地质资料,府谷县鸿锋煤矿地质报告相关内容,2-2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直接顶为中粒砂岩;直接底为泥质粉砂岩。顶板易管理,底板局部遇水泥化。工程北部注意顶板风化或相变情况。其煤层顶板由下而上依次为0.5米厚的碳质泥岩和中砂
5、岩互层,f=34, 3.0米厚的中粒砂岩f=5, 10米的中粗粒砂岩f=6,2-2煤层;其底板由上而下依次为2.1米厚的泥质粉砂岩f=2。第三章 地质构造从府谷县鸿锋煤矿地质报告、一水平一盘区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巷道掘后地质成果资料看,一盘区2-2煤层为东北高西南低,11209工作面位于箕状向斜东坡,其北中部为11209工作面大部分倾向西西南的单斜构造;11209南部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南的平缓单斜构造,坡度14。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1226.271+1231.400m。预测延伸掘进时会遇见顶部冲刷透镜体、软弱(未固结成岩)顶板或局部底鼓构造。第四章 水文地质及防治水措施一、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掘进 工作面 地质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