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资料.pdf
《2022年中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资料.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认知 :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具体而言,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所有过程。一般说来,认知的过程包含了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和注意等心理活动。2 认知中的信息加工特点:加工的能力有限、模糊性、 主动性、 方式分为串行和并行加工3 皮亚杰 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 2-7、具体运 7-11、形式运 11-成年4 最近发展区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5 学习 :个体通过反复经验后在自身行为或思维上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6 学习的分类 :内隐学习和外显;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学习和运动技能学习;发现和接受学习;机械和意义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的学习。7 感觉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眼、鼻)的个别属性(形色气温)的反应。感觉的特点 :延续性 -感觉后效、适应性-感觉适应、对比性-感觉对比、关联性-联觉。8 知觉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 特点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9 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种类 :无意注、有意注、有意后注意。10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11 注意转移的 影响因素 :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注意新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
3、、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12 注意的 意义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注意影响学习效果、注意是学习的重要条件。作用:有利于学生选择学习活动的对象、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保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13 注意力的 培养方法 :A 注意的外部表现及判断表现:适应性运动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运动变化; 判断:集中性、疑惑、活跃、顿悟、厌倦、松散B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A 合理组织教学秩序,建立良好的学习准备B 正确应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内容新颖、丰富、难易适中;方法灵活多样,富于启发学生思维; 环境尽量避免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C 充分应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明确
4、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克服内外因素的干扰;D 善于应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14 记忆 :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信息处理系统。三个过程 :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过程中存储存储;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15 记忆三个系统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组块 :指人们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图示 : 指已经存在的、 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组织和解释信息的心理概念或结构。艾宾浩斯曲线 :无定义音节,先快后慢。16 中小学生 记忆发展特点 :识记、保持、回忆(重现与再认)。识
5、记 :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小学生 记忆保持 (储存和巩固) 特点 :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以视觉加工为主、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17 中学生识记特点: 有意识记逐渐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意义识记逐渐在学习中成为主要的识记形式;词的抽象识记能力迅速发展,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18 小学生记忆发展 影响因素 :记忆材料的数量与性质、情绪状态、学习动机、复述策略的掌握对小学生记忆成绩的影响中学生 记忆发展 影响因素 :记忆的目的和任务、记忆的态度和情绪状态、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性质、记忆的策略方法。19 概念 :指一种可以基于共同的特征被聚集到一起
6、的特定的物件、事件、观点或者人。特点 :共同性、符号化、概念使用者的特点分类 :日常和科学概念、初级和二级、具体和定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概念学习的 理论 :联结理论、假设检验理论、原型理论、样例理论20 维果斯基 的概念形成理论:三个阶段:混合思维复合思维概念思维四个层次:具体层次、辨识、分类层次、形式层次21 中小学生 概念发展的特点 :三阶段:(45-67 岁)这时期的儿童对概念的掌握是与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具体特
7、征联系起来的; (67-1112)是小学儿童概念发展的关键期;(1112-1516)这一阶段,儿童(少年)的概念以抽象概念占主导地位,经验性的抽象逻辑思维。22 问题 :指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手段。问题解决 :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影响因素 :策略、知识;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问题解决 过程 :发现问题、表征问题、选择恰当的策略、实施策略、评价反思。23 创造性思维 :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使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凡是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
8、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核心 :发散性思维。 (吉尔斯特)特点 :独创性、多向性、综合性、联动性、跨越性。结构 :发散思维和聚合、横向和纵向、逆向和正向、潜意识和意识思维。24 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型: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25 思维定势 :是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经验的积累及知识增加而对常见的事物或问题有熟悉的认识和解法,形成了固定的思考模式。26 创造性测量 分两类:投射性与非投射性测量。功能 :鉴别功能、选拔、培养、诊断功能。原则 :科学性、统一性、多样性、适宜性南加利福利亚大学测量时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编制的,认为发散思维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27 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小学生 认知 学习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