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共17页).do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但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成和勤奋成就了他的金天。母亲因此而骄做,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催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
2、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
3、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他把母爱比作_。 (2)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 (3)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4)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 (5)短文是按_的顺序写的。 【答案】 (1)一根穿针线;(2)表明省略的话 ;(3)和母亲交流感情等。(4)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5)事情的发展顺序。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
4、、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省略号的作用:表明省略的话 列举的省略 表明说话断断续续。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来判断。故答案为:(1)一根穿针线;(2)表明省略的话 ;(3)和母亲交流感情等。(4)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5)事情的发展顺序。【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
5、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课外阅读轩。 _ 钻石,我们都知道它是天然矿物中硬度最高的物质。为此,有一段时间我就想,不知道是怎样特别的结构,使它如此坚硬和神奇。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查了一下钻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才知道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是宝石中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简单地说,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相反,其他材料都达不到这样的纯度。也正因为这
6、样,钻石才有了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硬度。 那么,接着就又有一个问题了,靠什么来切割打磨如此坚硬的物质呢?答案让我感到很意外,靠另一颗钻石。想想也对,如此坚硬的物质,也只有靠自己来打磨自己了。正如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钻石自己敲打自己,是为了更完美。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会拥有坚硬的外表和耀眼的光彩,也才会让世人喜爱。 其实,这正是钻石的品格。钻石的形成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它深埋于地下,经过多少年高温、高压慢慢变化,最后在某一时刻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又被泥沙夹带,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又经过多少年,才可能有幸被识货的人发现,才有可能变成一块儿真正的钻石毛料,再经过慢慢加工、打磨,才能渐渐地显现出光彩华美的
7、一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既有长久深埋的寂寞,又有无人赏识的孤独,更有最后加工过程中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也正因为这一切,最终钻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钻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做人也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我们许多人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别人经受磨炼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有了钻石一样的品格,能吃苦,不怕吃苦,靠自己打磨自己,只要能坚持下来,也许某一天你的光环会被更多的人发现,你也会被更多的人赏识。只是,我们现在的许多人,总是羡慕钻石的完美和价值,却不知道学习钻石的优秀品质。为此,我们每个人都该多一些钻石的品质。(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应是( )。 A.钻石的品
8、格B.天然矿物钻石C.钻石的硬度D.神奇的钻石(2)钻石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请用文中的话对它作一个适当的解释。 (3)钻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深埋于地下_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_被人发现_。 (4)“做人也是一样的”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画龙点睛B.总结全文C.点明中心D.承上启下(5)在钻石漫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历哪些艰难困苦?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 【答案】 (1)A(2)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3)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慢慢变化;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加工、打磨(4)D(5)长久深埋的寂寞、无人赏识的孤独、最后加工过程中经
9、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6)我们应该像钻石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这样才能臻于完美,实现自己的价值。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6)谈自己的感想与收获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A (2)
10、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3)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慢慢变化 ;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 ;加工、打磨 (4)D (5)长久深埋的寂寞、无人赏识的孤独、最后加工过程中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 (6)我们应该像钻石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这样才能臻于完美,实现自己的价值。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3阅
11、读瞭望塔。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瀚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听,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走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
12、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的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
13、,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1)“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2)船长为什么会得到黑奴小孩如此深刻的信任呢? (3)船长为什么会把别人的信任看得这么重呢? (4)你是怎么理解“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可举例说明。 【答案】 (1)这是因为孩子相信船长,船长感到无比的幸福。(2)是因为平时船长非常的慈祥和善良。(3)因为船长认为被别人相信是幸福的。(4)我二年级转学到了实验小学,那时我对班上的任何人非常陌生.老师知道我原来是学校的班
14、长,因此让我当数学课代表。其实我知道,班上有3个数学比我好的同学,但是老师却对刚来的我那么信任。从此以后,老师越来越信任我,我也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谢谢您!被人相信真的是一种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光荣! 【解析】【分析】(1)理解句子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这是因为孩
15、子相信船长,船长感到无比的幸福。 (2)是因为平时船长非常的慈祥和善良。 (3)因为船长认为被别人相信是幸福的。 (4)我二年级转学到了实验小学,那时我对班上的任何人非常陌生.老师知道我原来是学校的班长,因此让我当数学课代表。其实我知道,班上有3个数学比我好的同学,但是老师却对刚来的我那么信任。从此以后,老师越来越信任我,我也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谢谢您!被人相信真的是一种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光荣!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陆游 陆游是宋
16、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至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朝廷北方的失地而努力,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由于感受到了广大人民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写下了不
17、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振作起来,睁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 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面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被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着千万人的斗志。(
18、1)文章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请你在文章中找出来。 (2)围绕主题内容,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如果在文章题目中的横线上填一个词,你认为应该填什么?为什么? (4)你还读过陆游的其他爱国诗吗?请抄写积累一至两首。 【答案】 (1)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2)刻苦读兵书,练武;主张伐北,从军;临死也不忘收复国土,写下示儿一诗(3)爱国诗人(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 (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
19、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4)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故答案为:(1)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2) 刻苦读兵书,练武;主张伐北,从军;临死也不忘收复国土,写下示儿一诗 (3)爱国诗人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20、来。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4)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5课文阅读吧。 灰椋鸟徐秀娟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惊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
21、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鸟开始归林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
22、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1)文章脉络清晰,先写了_,又写了_。 (2)灰鸟是怎样归林的?请写出来。 (3)为什么说“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4)在“我”眼中,灰惊鸟一开始是_,后来变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阅读 理解 专题 练习 答案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