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八章身边的溶液》全章教学设计(共24页).doc
《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八章身边的溶液》全章教学设计(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八章身边的溶液》全章教学设计(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八章 身边的溶液溶解(dissolving)教学设计: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关键,运用直观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溶解,得到后的物质是溶液,引出溶剂和溶质,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控制变量,并且要设计好实验步骤,再进行实验,最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知道溶质、溶剂和溶液的区别。2、 知道物质可分为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科学方法和能力:通过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探究,培养学生的制定计划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能独立思考、又能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2、 培养
2、学生的猜测精神和想象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食盐、硫酸铜、沙粒、粉笔屑、冰糖块、冰糖屑、水、热水、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胶头滴管。教学流程: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 水是常见的溶剂身边的溶液 几种物质溶解的对比 物质分为可溶和不 可溶物质 拓展: 提出假设 写出 实验得 找出影响溶解 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出结论 快慢的因素 进行交流 小结和作业布置: 8.11、2、5、7、9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身边的溶液 溶液在生活谁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举例:生活中所常用的溶液物质的溶解演示实验:食盐、硫酸铜、沙粒、粉笔屑的溶解过程物质一般分为两大类:可溶
3、的物质不可溶的物质观察实验现象:食盐、硫酸铜可以溶于水沙粒、粉笔屑不溶于水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含义,一种物质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有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溶质:溶解在液体中,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和液体溶剂:溶解溶质,是液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溶质+溶剂=溶液理解溶液的含义举例:溶质是固体、气体、液体的溶液拓展: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2、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3、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讲述活动的目的: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设计出不同的方案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1、 操作要求:A烧杯中放粉末,B烧杯中放晶体。A
4、、B烧杯中水量、搅拌时间、温度均相同,只是颗粒大小不同。2、操作要求:A、B烧杯中水量、温度、粉末均相同,A不搅拌,B搅拌。3、操作要求:A烧杯中放自来水,B烧杯中放热水。A、B烧杯水量、搅拌时间、颗粒大小均相同水温不同。清楚活动的目的,提出假设, 设计方案,相互交流 写出操作步骤 依据实验步骤,进行验证同学间进行交流,学生比较实验结果后得出: 1、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 2、搅拌使溶解速度加快。 3、加温使溶解速度加快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布置作业:8.11、2、5、7、9回答重点1、物质在溶解时,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搅拌加温都能使溶解速度加快。2、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学
5、后记:水以外的溶剂和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容易理解,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加强,有利于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一些除水之外的其他常用溶剂。2、知道生活中常见溶液的用途。 过程和方法: 1、熟练掌握移取溶液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及生活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相信的学习态度。 2、在实验中,培养同学之间合作和交流。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设备试管、药匙、滴管、牙签、布条、胶头滴管、培养皿、酒精、汽油、水、丙酮、石蜡油、煤油、乙酸乙酯
6、、指甲油、碘。教学流程:活动8.2(1) 引入新课 水以外的溶剂 活动8.2(2) 不同的溶剂 活动8.4 对溶液进行分类活动8.4 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一、水以外的溶剂1、生活中常用的除水以外的其他溶剂,提出问题:这些溶剂有什么用处呢?2、 演示实验:活动8.2(1)在四支试管中,加入水、酒精、丙酮、石蜡油,然后在向试管里放人1粒碘粒,振荡 3、手指上的指甲抽用什么办法除去呢?演示实验:活动8.2(2)用洗甲水除去指甲油。1、学生相互交流为洗去油漆而采取的各种办法。2、察碘粒能不能溶解,记录实验结果。3、进行猜测4、观察将沾有指甲油的玻璃棒分别放在
7、装有水、丙酮、煤油、乙酸乙醋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三、各种不同溶剂的作用1、由这些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 如果衣服上有了油渍,你该怎么办? 演示实验:活动8.34、衣服的干洗:1、 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水是常用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物质。2、 碘和指甲油等不能溶于水,但却可以溶于其它溶剂。3、 讨论问题。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能使由渍扩散的是汽油思考衣服干洗的原理进行总结和交流就是利用水以外的溶剂来清洗衣服上的污渍。 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生活中还有哪些溶液,他们有哪些作用? 根据这些溶液的用途,对这些溶液进行分类。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P7的表格小结在本节课中主要学了哪些内容
8、?作业布置:8.13、4、6、8拓展:调查常用干洗剂,写一份调查报告。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五、教学后记 常 见 的 酸 碱 指 示 剂一、教学设计掌握酸碱指示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的是学生学好酸和碱的前提,也是本节以后几节的基础。要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记住指示剂及与酸碱溶液反应的颜色是较困难的,可教材第8页表格,让学生讨论寻找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颜色变化的规律。同时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认识生活中的酸碱并自制酸碱指示剂,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本节教学可分为以下几步:1酸碱物质遇酸碱指示剂显不同颜色,找出规律(第8页表格)。2用酸碱指示剂检验物质的酸碱性(活动8.5)3确定自制酸碱指示剂遇酸碱物质所显不同颜色,再
9、用它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拓展)。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生活中的酸和碱2使用一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分辨酸性和碱性溶液过程和方法:能找出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颜色变化的规律进行简易记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实验中关爱他人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2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资源。三、教学准备每组学生活动用:1自备材料(如药品、清洁剂、食品等)。红、蓝石蕊试纸各三张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咖喱粉、酒精。玻璃棒一根、试管6支、蒸发皿一个、白布条。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四、教学流程学生活动8.5酸碱指示剂遇酸碱物质显不同颜色生活中遇到酸和碱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拓展
10、:自制酸碱指示剂交流实验体会学生活动8.6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中遇到的酸和碱1讲讲你所认识什么物质是酸的、什么物质是碱性的?2组织学生讨论并介绍(食醋、橘子是酸性物质;肥皂是碱性物质)。3跟读会意。4领读解意:Acids、alkclisindicator1学生回答。2学生介绍自备的酸碱物质。常见的酸碱指示剂1能否用舌头来辨别物质的酸碱性?为什么?2最简单的辨别物质的酸碱性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3观察第8页表格,找出指示剂种类。4.寻找指示剂遇酸碱性溶液变色规律。石蕊是酸红、碱蓝,水紫色酚酞是碱红、酸和水无色。5思考:能同时区分酸、碱、水的试剂是什么?1学生回答
11、。2学生观察找出两种(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3.学生活动8.5石蕊和酚酞试液遇到酸和碱时的变色。4.学生观察并讨论。同学全班交流。5小组讨论,号同学全班交流。是石蕊试液区分溶液的酸碱性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1指导学生实验,纠正错误操作、规范用语。2用石蕊试液检验自备酸碱物质。1学生活动8.6,同学之间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进行学交流。自制酸碱指示剂1 简介“石蕊”的来源。2指导学生制作酸碱指示剂指导学生完成拓展活动学生活动:拓展:自制酸碱指示剂进行交流。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全班学生交流。六、教学
12、后记1为了增强学习气氛,活动拓展活动中的材料可让学生自备。2.在观察第8页表格时,不要死记硬背颜色变化,编成顺口溜更有利于记忆 3在讲述酸碱指示剂时,应强调物质使试剂的颜色发生变化,而不是某一种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如:氯化钴试纸只用来检验水,而不能检验其它物质,石蕊能检验各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4.自制酸碱指示剂:将红卷心菜叶切成丝,先在锅中放1升水,煮开后放入菜丝。熄灭炉火,盖上锅盖,让菜丝在水里浸泡半小时。过滤菜汤,将滤液放入瓶中。PH 试 纸 和 pH 值一、教学设计上节课通过“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学生知道物质有酸碱性以及其酸碱性可由酸碱指示剂来区别。 这节课“溶液酸碱度”的引入是个
13、难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故在教授此知识点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对不同的酸遇pH试纸有不同颜色的实验现象进行大胆猜测,引导得出结论不同颜色是溶液的酸碱度引起的。课前可让小组成员商讨自备实验材料(酸碱性物体),即可增添学习兴趣又可加强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和技能1知道pH试纸是酸碱指示剂。2知道pH值可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3学会实验的观察、记录及实验结果的表述。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根据现象进行猜测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师生对话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三、教学准备每组学生活动用实验:1自备材料。2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石灰水、
14、氨水、醋酸、试管架、表面皿、试纸、烧杯、玻璃棒备用。复习:酸碱指示剂学生活动10.4石蕊试剂测试溶液pH试纸测试溶液测试自备材料的pH值pH试纸的变色有不同颜色你想提什么问题或想探究什么?酸碱度(pH值)的引入pH试纸的优点小结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复习:酸碱指示剂上节课我们学了几种酸碱指示剂?它们遇酸碱指示剂各显什么颜色?学生回答。pH试纸的变色1出示pH试纸。PH试纸也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PH试纸本身的颜色是黄色2猜测pH试纸遇酸碱性溶液如何变色?3检验猜测: 4全班交流的结论是:pH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蒸馏水变
15、淡绿色。1学生划书本概念。2学生回答。3.学生边活动8.7PH试纸的使用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酸碱度的引入1用pH试纸和石蕊试液分别检验教材第11页表格中的溶液。2全班交流的结论:石蕊能区分溶液的酸碱性,pH试液能区分溶液的酸碱性而且同样是酸(碱)性,颜色深浅不一。3由颜色不同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或想探究什么?引导出酸碱程度不同。4用pH试纸的优点是什么?5我们用pH值来代表溶液的酸度或碱度。引导看比色卡。PH值在014之间PH值小于7之间是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 =7是 中性PH值大于7之间是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1同学间协作活动。实验观察、记录小组交流同时完成。2组代表交流。3小组讨
16、论,记录并全班交流。4学生回答。5学生观察比色卡并归纳自测材料酸碱的强弱。学生识记拓展PH计的使用 学生认识测试溶液的pH值1用试纸测试自备材料。全部完成小组交流并在第13页表格中记录。2观看第13页下图,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的pH值。1同学间协作活动8.8测试溶液的PH值。参照比色卡判断自备材料酸碱性的强弱。2学生观察比较、归类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2作业学生归纳学习重点并提问。并完成课本14页的学习重点六、教学后记1本节课实验较多,应充分利用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现象发生问题,引导得出pH值。教师在此基础解释可加深印象。
17、2在用pH试纸检验表格中的溶液时,采用石蕊作对照实验,明显比较出pH试纸的优点,不仅能检验酸碱性,而且能检验出酸碱度,十分自然地联系到课题。3.学生看到课本13页上的物品PH值都是在114之间,有不少学生会误认为PH值就是在这个数值之间,教学时要加以引导。酸 对 金 属 的 腐 蚀一、教学设计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种类,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故在教授此知识点时,让学生小组讨论,猜测气体的种类并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在学生已学过对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可用分组检验的方法确定气体的种类(时间有限,不能全部检验),而不是按书本直接检验气体是否是氢气,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身边的溶液 牛津 上海 初中 科学 年级 上册 第八 身边 溶液 教学 设计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