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共11页).doc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X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概况XXX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XX路以北,XX路以西,XX以南,XX路以东,总用地面积50000平米。包括办公楼、行政综合楼、食堂、门卫、风雨跑道等,均为多层建筑,地下一层车库及设备房。1.1 地质条件根据成都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成都市锦江区XXX项目项目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埋藏地层的野外特征,按从上至下顺序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土质不均,由黏性土夹生活垃圾等组成,局部含有根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41.8m。2)粉质黏土(Qal+pl)1:褐黄、褐灰色,稍湿,可塑状态,捻面光滑
2、,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仅在靠近池塘处有揭遇,层厚0.93.7m。3)粉质黏土(Qal+pl)2:褐红色,硬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大部分场地有分布,层厚2.68.8m。4)细砂(Qal+pl):灰黄褐黄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较均匀,级配差,颗粒形状不规则,该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以细砂为主。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92.2m。5)圆砾(Qal+pl):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砂岩质圆砾,粒径为220mm,呈圆亚圆形。含约10%20%的圆砾,局部含量达40
3、%,粒径多为35cm。黏性土含量约20%,夹少量中粗砂。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未钻穿次层,揭遇层厚4.717.4m。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中,水量较小。潜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细砂及圆砾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向上蒸发或朝地势低洼处排泄,水量相对较大。本次勘察测得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2.73.1m , 相当于标高35.4536.15m,地下水随季节变化,丰水季节水位较高,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变化幅度约2.0m。1.2 下垫面分析表 1 下垫面组成及径流系数一览表序号汇水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数面积(m2)1绿化屋面(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300mm)0.350.40
4、5002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0.850.9003铺石子的平屋面0.650.8004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0.850.9005大块石等铺砌路面及广场0.550.6045006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0.500.6007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0.400.4508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及广场0.400.37509非铺砌土路面0.300.30010绿地0.150.151700011水面1.001.00012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500mm)0.150.25013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500mm)0.350.40014透水铺装地面0.200.202800016雨量综合径流系数0.216-17流
5、量综合径流系数-0.221-18项目占地面积(m2)-50000二、设计目标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对应设计降雨量40.7。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60%。三、设计方案项目主要为坡屋顶,在行政楼楼上平屋顶部分设置绿色屋顶,面积不小于1758.46 ,区域内停车场设置透水铺装,面积不小于379 ,人行透水铺装面积3855.29 ;雨水花园1199.42 ,下凹式绿地3699.30 ,约占绿地面积的36.8%,具体方案详见附图。四、“海绵城市”技术措施4.1 广场及路面:透水铺装新建公共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渗透、净化和收集利用设施,开展屋顶绿化,建设屋顶花园。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6、、广场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可采用透水混凝土,路基可采用砂类土或其他有渗透性的材料,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地面停车场车位可采用透水混凝土等透水材料。车行道采用常规不透水混凝土。4.2 绿地:下凹式绿地及雨水花园本项目通过绿地植被及下层土壤的渗透蓄水,实现对径流雨水的净化和调蓄。在不影响周边地基与基础、地下水水质等前提下,尽量将绿地设计为低势绿地,将屋面、道路等各种铺装表面形成的雨水径流汇集入绿地中进行蓄渗,以增大雨水入渗量,多余的径流雨水从设在绿地中的雨水溢流
7、口或道路排走。项目采用可渗透型下凹绿地,当原土透水能力较小,需对种植土层下的原土进行置换:从上到下依次为中粗砂层、碎石垫层,中粗砂层不小于200mm,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雨水进入下凹绿地宜分散,若无法分散进入而集中进入时入口处应设置缓冲措施。可采用碎石或卵石等缓冲措施,碎石或卵石的大小及铺设面积应满足缓冲要求,且暴雨时不被冲散;广场雨水及路面雨水集中进入时,可采用带PVC 消能沉淀池的路缘石豁口作为入口。4.3 绿色屋面本项目在周转用房和行政楼连廊屋顶设置绿色屋面,选择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等。4.4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项目收集屋面及地面雨水,雨水经收集处理后排至景观水系内作为景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绵 城市设计 计算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