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实验(共10页).doc
《营养学实验(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学实验(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编教材 营养学实验指导 何计国 戴蕴青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5月修订实验一 体格测量原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一测量指标1体重2身长3胸围4上臂围、上臂肌围5皮褶厚度等。上述指标中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热能等心摄入利用和贮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二测量方法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
2、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
3、处。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三、评价可以根据体测量评价参考数值所列的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测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进行评价。(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长(厘米)105。(二)体质指数(BMI) 体重(公斤)BMI(体质指数)= 身长(米)2体质指数也是较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以体质量(kg)/身高(m)2表示。判断标准是: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男 20 2025 2528 28
4、女 19 1924 2427 27(三)皮褶厚度皮褶厚度用来表示皮下脂肪的厚度,为防止误差应选择3个或3个以上测量的部位,多选择肩胛下、肱三头肌、脐旁3个测量点。以平均值作判断标准: 消瘦 正常 肥胖男 10mm 1040mm 40mm女 20mm 2050mm 50mm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氰化法)【原理】血红蛋白在铁氰化钾和氰化钾的作用下,生成极为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红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540nm波长下,毫克分子消光系数为44,据此,用分光光度法测其光密度,运用消光系数作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其化学反应式如下:血红蛋白 铁氰化钾 高铁血红蛋白 氰
5、化钾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仪器】110l血色素吸管(或定量毛细管)。25ml或10ml带盖试管。3721或72型分光光度计。【试剂】称取碳酸氢钠140mg、铁氰化钾200mg、氰化钾50m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内,在4冰箱保存,至少可稳定数月到一年。【操作步骤】1吸取2.5ml试剂于5ml带盖试管中,加10l入血液,混匀后放置15分钟。2选用0.5cm光径比色杯,于540nm波长下,以试剂调节仪器零点,测定各样品管之光密度,将所测得之光密度乘以73.6即为血红蛋白之含量(g/100ml)。计算公式如下:DN 251Ct= DN73.6440.51000064458
6、Ct=待测之血红蛋白含量(g%)DN =在540nm波长下测得之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之光密度251=测定时血液的稀释倍数(血10l加入试剂2.5ml中)44=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毫克分子消光系数。0.5=比色杯光径64458=血红蛋白的分子量10000=将mg/L换算成g/100ml的数字【评价】年 龄缺乏(g/100ml)正常(g/100ml)6月6岁11.011.0614岁12.012.0成年男子13.013.0成年女子12.012.0【附】1本法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所推荐,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标准、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2应用本法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所用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必需事先经
7、过校正。3实验条件改变,如更换了光电池或灯炮、电压不稳、试剂换了批号等等均会引起光密度的改变。为了获得正确结果,可用标准液校正或采用色泽近似的无机盐人工永久标准液来核对,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如以上二点难以实现,宜采用标准曲线法或直接比较法进行。5血样放入试剂后所形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极为稳定,经试验,在4冰箱存放70天之久前后结果仍能保持一致。为此,可将各地采集的样品在加入到试剂后,在210环境中,集中到中心实验室进行比色测定。6有材料证实,取血部位对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耳垂血的血红蛋白含水量量高于指尖血。7血色素吸管必须保持洁净与干燥,每做一份后应用水洗净后,用无水乙醇洗,最后用乙醚
8、洗。否则取量不准,影响结果。实验三 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C)具有C= C基,有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 OHOH 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失去。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一定量的尿样二氯酚靛酚被抗坏血酸还原的反应如下:2,6-二氯酚靛酚 抗坏血酸 2,6-二氯二对酚胺(酸液中呈粉红色) (还原) (无色)【仪器】1微量滴定管(1ml或2ml)。250ml三角瓶。【试剂】11%草酸溶液:称取草酸10g,以去离子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2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溶解2,6-二氯酚靛酚50m
9、g于含有52mg碳酸氢钠的2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到250ml,过滤后装在棕色瓶内,储存冰箱中,每星期至少标定一次。标定方法如下:取5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加1%草酸5ml,用上液滴定之。至粉红色能存在15秒钟为终点。所用上液的体积相当于0.1mg抗坏血酸。由此求出每毫升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多少毫克。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0g/ml):溶解20mg抗坏血酸结晶于1%草酸中,稀释到100ml,再取其中5ml稀释到50ml,取出5ml迅速用染料标定。【操作方法】1用吸管吸取尿液25ml,放入50ml三角瓶内,加1%草酸5ml。2立即用标定过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溶液滴定之,直至淡粉红色能存在1
10、5秒钟为止。记录染料的用量。【计算】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排出量(mg)染料用量每ml染料相当于抗坏血酸mg数滴定时尿液用量 总尿量【评价】 不足 正常 充裕成人负荷尿4小时 3mg 310mg 10mg(口服500mg抗坏血酸)实验三 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C)具有C= C基,有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 OHOH 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失去。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一定量的尿样二氯酚靛酚被抗坏血酸还原的反应如下:2,6-二氯酚靛酚 抗坏血酸 2,6-二氯二对酚胺(酸液中呈粉红色) (还原) (无色)
11、【仪器】1微量滴定管。250ml三角瓶、量筒、移液管等。【试剂】12%草酸溶液:称取草酸20g,以去离子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2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溶解2,6-二氯酚靛酚50mg于含有52mg碳酸氢钠的2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到250ml,过滤后装在棕色瓶内,储存冰箱中,每星期至少标定一次。标定方法如下:取5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加1%草酸5ml,用上液滴定之。至粉红色能存在15秒钟为终点。所用上液的体积相当于0.1mg抗坏血酸。由此求出每毫升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多少毫克。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0g/ml):溶解20mg抗坏血酸结晶于1%草酸中,稀释到100ml,再取其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养学 实验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