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秋末冬初,如果你漫步街头,仔细观察道路两旁树木,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树木在路灯旁的比远离路灯的落叶要晚。影响这种现象的因素是()A. 光线B. 温度C. 湿度D. 土壤2. 经过大量实验观察发现,山茶、杜鹃等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存较好,而黄刺玫、木槿等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会影响环境B. 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C.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D. 生物需要适宜的环境3.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作生产者的主要
2、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制造()A. 水分B. 无机盐C. 氧气D. 有机物4.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理盐水能维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B.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可以除去绿色C. 选用高倍物镜和高倍目镜比低倍镜能更快地找到物像D. 澄清的石灰水能检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5. 在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为避免草履虫在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A. 向左B. 向右C. 向上D. 向下6.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的相比()A. 视野更亮,
3、细胞数目更多B. 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少C. 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多D. 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少7. “心里美”萝卜的部分表皮为绿色,而中间肉质部分为紫红色。中间肉质部分呈现紫红色的物质位于细胞的()A. 细胞壁B. 叶绿体C. 液泡D. 细胞核8. 葡萄被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葡萄干时会感到有甜味,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没有到达细胞外。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9. 病人在治疗时常常需要输入葡萄糖,萄糖进入人体后,可以被细胞中哪一结构分解后释放出能量()A. 细胞核B. 线粒体C. 细胞膜D. 叶
4、绿体10. 人口腔上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染色体的数目()A. 加倍B. 减半C. 根据分裂次数不同减少的数量不同D. 不变11. 伞藻是一种大型海洋单细胞绿藻。科学家利用两种伞藻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切除乙伞藻的上部,并去掉下部的细胞核,然后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植过去,则新形成的伞藻应该是()A. B. C. D. 12. 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菌等由口沟摄入体内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背养B. 能够通过伸缩泡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C. 靠表膜内的肌细胞收缩和舒张进行运动D. 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就会分裂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13. 如图是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
5、履虫培养液,在A端加入冰块,草履虫将如何运动?()A. 不动B. 在A、B之间运动C. 从B到A运动D. 从A到B运动14. 橘子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哪种组织?()A. 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B. 输导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C.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D.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15.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16. 关于藻类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是()A. 藻类大部分生活在水中B. 部分藻类有假根和叶C. 海带等大型藻类几乎全身都能吸收营养物质D. 部分藻类属于单细胞生物17
6、. 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碘液的是()A. 检验玉米种子胚乳中储存的营养物质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C.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D. 制作黄瓜果肉细跑临时装片18. 如表是烟草、蚕豆、苋菜和大花卷丹的种子在光亮和黑暗处测定的发芽率,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烟草种子蚕豆种子苋菜种子大花卷丹种子在黑暗环境中的发芽率/%2.496.896.676.5在光亮环境中的发芽率/%98.597.11.856.7A. 光线能够抑制烟草种子的萌发B. 光线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C. 光线能够促进苋菜种子的萌发D. 光线对大花卷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19. 表中数据为冬小麦和花生在各自不同生
7、长期对X、Y、Z等无机盐的需要量。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冬小麦花生生长期无机盐需要量出苗返青返青拔节拔节开花开花成熟苗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X(%)152742165244229Y(%)72349215235022Z(%)1132516722665A. 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B. 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C. 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D. 植物一生都需要无机盐,所以施肥最好要一次性施足20. 下面有关植物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B. 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阴雨天气
8、移栽C. 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主要是为了避免树木消耗过多的有机物D. 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21. 蚕豆的种子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A. 受精卵B. 卵细胞C. 子房D. 胚珠22. 若要发育成如图所示的花生,需要的子房、胚珠和卵细胞的个数分别是()A. 1、1、1B. 1、1、2C. 1、2、2D. 2、2、223. 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B.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大气湿度和温度C. 草莓在果实形成阶段,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实形成D. 蒸腾作用能够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24. 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
9、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太阳升起时,大部分气孔由状态状态B. 当气孔由状态状态,有可能会影响有机物的运输C. 植物萎蔫时,部分气孔由状态状态D. 叶片上表面的气孔数总是比下表面少25. 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横切面上变红的部位是()A. 表皮B. 导管C. 气孔D. 整个切面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6. 当鱼呼吸时,鱼的盖会张合,可以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鱼鰓盖张合的次数,得到鱼的呼吸频率,为探究”水温对鱼呼吸的影响”,三名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略。(3)制定计划:本实验的实验变量
10、是_。(4)实施计划:第一步:向大烧杯中倒入已经晒过的自来水,放入温度计记录温度后,将三条小鱼一起放入烧杯中第二步:向大烧杯中缓慢地加入热水,使水温逐渐上升至30并保持稳定。水温稳定2分钟后,记录1分钟内小鱼鰓盖运动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计数两次。每名学生只对一条小鱼进行观察记录。第三步:将大烧杯放入大玻璃缸中。向大玻璃缸中加入冰块,使烧杯中的水温下降并分别稳定在25、20、15、10、5,再用同样的方法,记录各温度下1分钟内小鱼的鰓盖运动次数。数据汇总结果如表。统计水温1分钟内鱼的鳃盖运动次数(次)第1次第2次第3次A1号鱼2号鱼3号鱼1号鱼2号鱼3号鱼1号鱼2号鱼3号鱼5107911691
11、0781017141618141716131515333231343132343033207645636553626947612513211210912211010712710911130198187190192185179197183172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间题。本实验中,三条小鱼的种类、生理状况应_。统计小鱼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时,为什么要在温度稳定2分钟后,才开始计数?_。用三条小鱼,各温度下统计3次的目的都是为了_。在分析实验数据时,首先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则表格最右栏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是_。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3.0分)27.
12、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3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2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且逐渐减少的。在相同条件下,如图所示食物网中积累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若此生态系统受到了污染,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原因是该生物在食物链中的_。(3)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4)图3中的A在生态系统能进行两种生理过程,则依次表示_和_,这两种生理过程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13、。28.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甲、乙、丙、丁)间的关系示意图。(1)在a过程中,_先进行复制,该物质是_的载体,位于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2)构成乙中四幅图片所示结构的细胞虽然在_、_和_上有明显差异,但都由同一种组织_(填组织名称)发育形成的,这是_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_(填“相同”或“不同”)。(3)人体中的大脑所属的结构层次相当于图甲、乙、丙、丁中的_。29. 图中甲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乙为玉米种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乙中,胚的结构包括_(填写图中标号)。(2)在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先膨胀起来,这是因为种子从环境中吸收了大量的_;
14、接着图甲中_最先突破种皮。(3)在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种子去除水分后的净重为干重)会出现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时,_增强,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此时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_。(4)菜豆幼苗若要继续生长,则需要通过根尖吸收大量的_和通过叶片吸收的_来进行光合作用。30. 如图为胚珠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花的功能分析,花的主要结构包括_和_。(2)杨树的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且柱头有分叉和黏液,由此可以推测杨树的花属于_(填“风媒花”或“虫媒花”)。这种现象还说明,生物体的_是与其_相适应的。(3)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依次是_、_和_。3
15、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的距离(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置图中的营养液时,加入最多的无机盐应该是含有_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运输这些无机盐的动力来自于番茄苗的_。(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番茄苗的绿色部分,这是因为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能捕获光能的_。(3)将图中的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移动的方向是_,这是因为番茄苗通过_消耗了装置中的_为幼苗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在
16、某一光照强度下,红墨水的位置没有发生移动,原因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深秋季节,光照不足,叶绿素在逐渐被分解使叶片变黄而落叶早,夜晚路灯旁的树叶利用灯光的光能合成少量叶绿素,因此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稍晚落叶。 故选:A。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的是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完成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2.【答案】D【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
17、生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山茶、杜鹃等在土壤偏酸性条件下生存较好,而黄刺玫、木槿等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表明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由此说明生物需要适宜的环境。 故选:D。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据此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3.【答案】D【解析】解: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被固定下来,并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18、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故选:D。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氧气,被称为“生命之母”,属于生产者。明确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A正确; B、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B正确; C、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中央,在视
19、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清楚,C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能检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低倍镜观察的范围的更容易找到物像。 (4)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
20、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5.【答案】A【解析】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图中草履虫向左移动,为避免草履虫在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 故选:A。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即可。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6.【答案】D【解析】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暗,观察范围小;显微
21、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亮,观察范围大。 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510=50(倍),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 故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范围大,视野亮,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暗,观察范围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亮,观察范
22、围大7.【答案】C【解析】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B正确; C、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中间肉质部分呈现紫红色的物质位于细胞的液泡中,C正确;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C。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即可。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不符合题意;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河南省 郑州市 年级 期末 生物试卷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