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共9页).doc
《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1. (2018山东烟台)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氨气水溶液呈碱性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 、 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 NH4
2、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序号实验操作测得数据实验1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C增重1.98g实验2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人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B增重0.34g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质量比是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
3、因是 (答一条即可)。2.(2018江苏无锡)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I、吕布兰法: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1)碳酸钠俗称 。(2)在高温条件下,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 (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 。、索尔
4、维法: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操作如下: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加热时间/mint0t1t2t3t4t5剩余固体质量/g未记录15.313.711.9
5、10.610.6请回答下列问题:(5)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 ,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 ;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 ;(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时 NaHCO3固体的分解率(已分解的 NaHCO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若加热前 NaHCO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
6、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3(2018云南昆明)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
7、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2CO3和NaCl【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猜想 不成立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方程式表示)。(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8、%(保留一位小数)。4.(2018山东威海)某纯碱厂生产的某批次碳酸钠产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定性检验(1)要确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钠,你的方法是_。定量测定:(2)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确定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假设你取样的质量为m1,根据你确定的反应原理,你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沉淀(填化学式)_的质量(假设你测得的沉淀的质量为m2)。(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选用的仪器名称实验步骤 (5)数据处理:请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分析讨论:(6)要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过化学
9、方法将不易测定的物质转化为易测量的物质。除沉淀法外,还可依据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2018湖南岳阳)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10、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钠和碳酸钠;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与评价第1组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第2组第一步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第二部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学认为,第2组
11、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 ;(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6.(2018广西桂林)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讨论。【猜想与假设】猜想I: 白色粉末是碳酸钠猜想II: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III:白色粉末是_【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_肯定不成立。(2)若操作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B产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没有气体B产生。其可能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复习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实验 探究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