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习题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习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习题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课题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_的变化;化学变化:_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_。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变化中是否生成其他物质物理变化 1(5分)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2(5分)(2016,安顺)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化学变化 3(5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 )颜色改变状态变化发光放热其他物质生成生成沉淀放出气
2、体A BC. D4(5分)(2016,十堰)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DD知识点整合训练5(5分)(2016,威海)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电灯通电发光煤制成焦炭塑料老化干冰升华石油分馏海水制镁石块粉碎成石子粮食酿酒A BC DA6(5分)加热某固体物质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C7(4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A电灯发亮B镁条燃烧C酒精燃烧D白糖
3、熔化E白糖受热变成炭F铜铸成铜器G铜器生锈H酒精挥发ADFHBCEG8(6分)如图是测定呼吸作用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_。(2)测定过程中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填“A”或“B”)端的液面会下降。化学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B课题课题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_的性质,例如:_、_等。2物理性质:物质_的性质,例如_、_、_、_、_、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可燃性酸碱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4、出来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熔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4分)(2016,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2(4分)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易折断B武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铝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BD3(4分)(2016,呼和浩特)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B焦炭用于炼铁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A4(4分)常温下,下列物质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A石灰石和胆矾 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C食盐和白糖 D白酒和白醋5(4分)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
5、,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变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不支持燃烧 B密度比空气大C容易燃烧 D容易汽化BC6(7分)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固体_;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_;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ADACABD7(10分)根据物质的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1)白糖和食盐:_。(2)煤块和木炭:_。(3)胆矾和食盐:_
6、。(4)冰和水:_。(5)酒精和汽油:_。味道密度颜色状态气味8(3分)(2016,漳州)充有钠蒸汽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
7、”的原因是_。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低课题课题2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 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化学是一门以_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不仅可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而且能学会_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2用指甲在蜡烛表面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_。把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_。3蜡烛火焰分为_、_、_,其中_的温度最高。4化学学习的特点是:(1)关注物质的_;(2)关注物质的_;(3)关注物质_以及_。实验科学探究小小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性质变化变化的过程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化学学习的特点 1(5分
8、)李燕同学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化学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就李燕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做结论 2(5分)进行科学探究,不能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的是( )A关注物质的性质 B关注物质的用途C关注物质的变化 D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CB3(5分)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燃烧时发光、发热燃烧时有水雾生成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蜡烛先熔化再燃烧熄灭时蜡烛冒白雾A只有 B只有C只有 D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D4(3分)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结果或结论点燃蜡
9、烛_,从导管导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_。知识点整合训练5(5分)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张强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蒸气C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气体D可能对人体无害的气体C6(5分)(2016,滨州)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D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
10、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7.(12分)【发现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作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A刚刚熄灭蜡烛时尚有残留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
11、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因为_。水蒸气CA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课题课题2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二氧化碳既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又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_。2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_,但_和_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浑浊熄灭复燃高二氧化碳水蒸气1(5分)小明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
12、否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C2(5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的比较正确的是:氧气的含量: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水蒸气的含量: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A B C DA3(5分)在“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玻璃上有水珠D证明呼出气
13、体含有氮气的证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B4(5分)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A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闻气体的气味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D以上方法都不行C5(4分)(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_,木条燃烧越旺,说明_。(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二氧化碳越多复燃氧气越多熄灭6(4分)为了测定教室中空气中的成分,化学教师让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提前收集一瓶教室中的空气,以备上课实验使用。小明从实验室中拿了一只空集气瓶,带进教室,敞口放置了一会儿,盖上了玻璃片。(1)
14、你认为小明的收集方法正确吗?_。(2)请你叙述正确的收集方法。_。(3)用生活中的日用品瓶代替集气瓶来收集教室内的空气,你的方法是_。不正确 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进教室后将水倒出,放置一会儿,盖上玻璃片即可用矿泉水瓶进行上面同样的操作;或者用注射器抽取教室内的气体(合理即可)7(12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右图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 3 ) “ 呼 出 的 气 体 中 可 能 有 水 蒸 气 。 ” 属 于 科 学 探 究 中 的_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 单元 走进 世界 PPT 习题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