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共6页).doc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教学设计(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东风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教学设计学校东风小学设计者授课日期章节第6单元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大禹治水课型教学目标1 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难点1. 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生字。2. 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伟人”这一主题进行编排,大禹治水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伟人”的主要职责。本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
2、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本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前因后果。“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在第三单元中对这个训练点已经有所接触。在本文的教学中,依然坚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教学方法来学习伟人故事。学情分析大禹治水的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很久远,学生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存在困难,需要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方法进行教学。全文虽然只有四百多字,语言极其简练,但是文中长句子较多,一些生字极其生僻,所以在朗读上
3、学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段进行朗读指导,个别生字单独讲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的重点,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识字能力的基础上,适当渗透汉字文化,以打造学生的汉字根基、文化根基。教学资源教学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目标第一环节:激趣导入,课题质疑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禹”。你猜猜这是什么字?2. 恭喜你猜对了,你知道这个字是怎么创造的吗?在远古时代,虫蛇泛滥,有一个勇敢无畏的人用手紧紧攥住一条虫蛇,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人们称他为“禹”。后来禹成为了和尧舜齐名的部落首领,人们又称他为“大
4、禹”。板书:大禹。3. 你还知道大禹的哪些故事呢?4. 板书课题,齐读。5. 课题质疑。1.学生猜字2.生交流大禹的故事。3.齐读课题。4.课题质疑。预设: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大禹是怎么治水的? 大禹治水发生了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和解疑的兴趣。二、初读感知,激趣识字1. 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圈出生字、划出生词多读两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联系上下文或者插图想一想。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 分组出示词语,关联文本。第一组词语:洪水泛滥 毒蛇猛兽 淹没田地 冲毁房屋 伤害看到这组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二组词语:吸取教训 驱
5、赶毒蛇猛兽 恢复农业生产看到这组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出示词语,自读。开火车读。不理解的词语提问。用一、两个词语造句。出示生字,进行扩词。生交流看到的情景。关注文本,再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学习方法同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1. 再读课文,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大禹治水发生了什么事?2.检查朗读情况:分段读课文。3.交流解决问题并相机板书:洪水泛滥 治理 三过家门而不入 制服4.根据板书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害得百姓无家可归,禹下决心要( )洪水,他曾经( )最终带领百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禹治水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