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共38页).do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共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共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是指呈气态的自由原子对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所具有的吸收现象。原子吸收光谱法也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依据在待测样品蒸汽相中的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被测元素的特征辐射光的共振吸收,通过测量辐射光的减弱程度,而求出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它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各种无机和有机样品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含量。由于本法的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仪器组成简单、操作方便,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目录第一节 方法简介一、 基本原理二、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第二节 试样的制备和预处理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一、
2、光源1、空心阴极灯2、无极放电灯二、 原子化系统1、火焰原子化器1、1 喷雾器1、2 雾化室1、3 燃烧器2、石墨炉原子化器3、化学原子化三、 分光系统四、 检测系统1、 检测器2、 放大器3、显示装置4、对数转换器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一、 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一) 吸收波长(共振线)的选择(二) 空心阴极灯工作条件的选择1、预热时间2、工作电流(三) 狭缝宽度的选择(四) 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工作条件的选择(五) 原子化工作条件的选择1、火焰原子化最佳操作条件的选择(1)火焰的选择(2)进样量的选择(3)燃烧器高度的选择(4)燃烧器角度的选择2、石墨炉原子化最佳操作条件的选择(1)干燥时间与温
3、度的选择(2)灰化时间与温度的选择(3)原子化时间与温度的选择(4)除残时间与温度的选择(5)载气流量的选择(6)冷却水的选择二、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一)化学干扰及消除(二)物理干扰及消除(三)电离干扰及消除(四)光谱干扰及消除第五节 定量分析一、 灵敏度、检出限和回收率二、 定量分析方法(一) 标准工作曲线法(二) 标准加入法第六节 维护与保养第一节 方法简介一、基本原理1、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具有多种能级状态,其电子在能级间跃迁总伴随能量的发射或吸收。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处于基态,受热后,由于吸收能量,电子被激发至高能级,处于高能级的电子不稳定,回跃到基态或低能级,回跃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放
4、出,当以光形式释放时就产生一定的线状光谱。基态气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光而跃迁至激发态,产生相应的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就是利用相应元素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测定。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要求21 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首先要使样品中的被测元素的原子由化合物状态转变为基态原子,这个转化过程通常是通过燃烧加热来实现的,从而产生了火焰原子吸收法和无火焰原子吸收法。22 原子吸收谱线必须是锐线光谱。通常原子吸收光谱线都有一定的宽度,进行原子吸收分析时,通常要使用锐线光谱,以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子吸收光谱通常是由空心阴极灯产生,不同元素可以不同的空心阴极灯。2.3 被测物质必须转化成液体,然后才能进行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依据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对给定元素,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基态原子蒸汽吸收光速与被测定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即吸光度与被测原子的浓度之间也符合郎伯-比尔定律,其关系式为:A=Kc式中:A吸光度 K与实验有关的常数,也称为吸光系数,它与溶液的性质、温度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c样品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上式即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进行定量的依据。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1、准确度高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相对误差小于1%,准确度已接近经典化学方法。石墨炉法的准确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的与相符合的,以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的大小)一般为3%-5%。2、选择性好 用原子吸
6、收光谱法分析测定元素含量时,通常共存元素对待测元素干扰少,若实验条件合适,一般可以在不分离共存元素的情况下直接测定。3、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出限每毫升可达10-6g。石墨炉法的检出限可达10-1410-10g.4、分析速度快 准备工作做好后,几分钟即可完成一种元素的测定。5、应用范围广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可以直接测定70多种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方法测定一些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其不足之处是:分析不同元素,必须使用不同的元素灯,给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带来困难;某些元素测定的灵敏度还比较低;对于复杂样品需要进行复杂的化学预处理,否则干扰严重。第二节 试样制备和预处理 原子吸收光
7、谱分析样品的制备包括取样、样品的预处理等。一、取样取样要求准确、具有代表性,取样量大小要适当。样品在采样、碎样等加工过程中,要防止污染,避免引起杂质。样品制成分析试样后,其化学组成必须与原始样一致。在实验过程中,一般要求取35个平行样进行分析,以减少分析误差。二、前准备(一)器皿的选择和洗涤1.器皿的选择对于微量元素分析来说,所用器皿的质量以及洁净与否对分析结果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择用于保存及消化样品的器皿时,要考虑到其材料表面吸附性和器具表面的杂质等因素可能对样品带来的污染。一般来说,实验室分析测定所用仪器大部分为玻璃制品,但是由于一般软质玻璃有较强的吸附力,会将待测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吸附掉而丢
8、失,因此试剂瓶及容器最好避免使用软质玻璃而使用硬质玻璃。另外目前微量元素分析常用的还有塑料,石英,玛瑙等材料制成的器皿,可根据测定元素的种类以及测定条件来选择适用的器皿。2、器皿的洗涤 容器的洁净是获得准确测定结果的保证。一般洗涤程序应为:器皿先用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30%硝酸浸泡48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数次,最后再用超纯水浸泡24小时烘干备用.有试验证明经以上程序处理过的器具无锌铜铁镁等元素存在。(二)水及试剂1水的纯度测定微量元素含量所用水的纯度对分析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不纯净的水会污染待测样品影响测定结果。一般来说,使用去离子水即可满足要求,使用超纯水(电阻大于106欧姆)
9、或经亚沸石英蒸馏器蒸馏的新鲜双蒸水则更好。2试剂及保存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酸试剂以硝酸高氯酸和盐酸最为常用。其中浓硝酸和高氯酸为强氧化剂,常被用于样品的消解;稀盐酸则常被用于无机物样品的溶解。因为无机酸中一般都含有少量金属离子存在,因此应选择纯度较高的试剂。一般来说,各种酸试剂应使用优级纯制剂。另外,用以配制标准溶液的标准物质应选用基准试剂。总之,以选用的试剂不污染待测元素为准则。在实践中,如果在仪器灵敏度范围内检测不出待测元素吸收信号就可以使用。贮备液应为浓溶液(一般来说浓度为 1000ppm的贮备液在一年内使用其结果不受影响)。标准曲线工作液因为较稀应当天使用,久放则其曲线斜率会有改变。三、
10、样品的预处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的是基态原子的吸收光谱,通常是以液体状态进行进样,因此被测样品事先都需要转化为被测元素的无机盐溶液,然后才能进行分析测定。1、 无机固体试样的溶解 对于无机试样,首先考虑能否溶于水。易溶于水的样品,利用去离子水溶解样品,并配成合适的浓度范围;不能溶于水的样品,通常用酸溶法和熔融法处理后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在选用溶(熔)剂时充分考虑到:试样处理过程中被测元素,能完全溶解且不易挥发;不与其他组分生成不溶性物质;不应损伤溶解过程中使用的容器以及仪器的喷雾器、燃烧器等。(1) 酸溶法 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磷酸、高氯酸、氢氟酸以及它们的混合酸液。为了提高溶解效率,
11、有时在溶样时加入某些氧化剂、盐类、有机试剂等会得到良好的效果。用氢氟酸溶解试样时要用特殊容器(HF腐蚀玻璃容器),试样溶解后一般用硫酸或高氯酸加热除去HF,最后将硫酸或高氯酸加热赶尽。盐酸和硝酸干扰小,试样溶解后通常处理成盐酸或硝酸介质,而较少使用硫酸、磷酸或高氯酸作介质。(2) 熔融法熔融是一种高效分解法,它用于分解不溶于酸的物质,以及分离混合物。熔融过程将原来不易溶解的样品转变成可溶于水或酸的物质。该法主要依靠高温下固体与熔剂发射生的多相反应,熔解法分解试样能力强,速度比酸溶法快,浸取方便。熔融物浸取主要缺点是使用过量的熔剂及试剂本身的杂质连同坩埚等被腐蚀下来的杂质严重干扰测定。熔剂的选择
12、原则是:酸性试样用碱性溶剂,碱性试样用酸性溶剂。熔融法可以分为碱熔融、酸熔融、氧化还原熔融。2、 有机固体试样的分解有机固体试样包括人体及动物组织、食品、植物以及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其分解方法一般有干化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消化又称灰化,消化的目的是除去有机物基体,此法主要用于无机盐或金属离子的测定。(1) 样品的干化灰化干化灰化又叫灼烧法,即采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的方法。对有机样品,如食品,用此法是除去有机物基体而保留被测元素的简便方法,该法可避免消耗大量试剂,减少了试剂污染的可能性。但此法不适宜含有挥发元素的测定,如汞、砷、锡、硒等。干化灰化是在较高温度下,用氧来氧化样品。具体做
13、法是:准确称取一定量样品,放在石英坩埚或鉑坩埚中,先在80150低温下加热,使试样碳化赶走大量有机物,然后置于500600的电炉中进行灰化处理,直至残灰为无色或浅灰色为止。冷却后再将灰分用酸或其他溶剂进行溶解,最后定容备用。灰化前,一般可加入市里的氧化剂帮助灰化(如在灼烧前加少量盐溶液润湿样品或加几滴酸,或加少量醋酸盐作灰化基体),以加速灰化减少被测元素的挥发损失。 此法技术简单,可处理大量样品,一般不受污染。(2) 样品的湿法消化湿法消化是在样品升温过程中加入强氧化剂,使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分解、氧化并以气态的形式逸出的方法。此时,被测组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供测定用。最常用的氧化
14、剂是硝酸、硫酸、高氯酸,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湿法消化样品损失小,但由于加入了试剂,污染的可能性大些,操作时要小心。将样品置于密闭的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加入混合酸后,可在微波炉中进行消解,微波消解法不仅能提高消化效率,还利于微量和痕量待测元素的测定。3、 液体试样的稀释处理无机液体试样,一般均可用各种液体进样方式进行测定。对于含盐量过高或被测元素含量过高的试样用分析用水适当稀释后直接测定。对于微量和痕量可采用适当方法富集后测定。有机液体试样,有些可以直接进样分析测定,对某些水溶性的有机液体可以用烯酸或分析用水稀释后测定。油类等有机液体试样可采用有机溶剂稀释,但如果存在干扰效应或被测元素损
15、失等问题,则应该用湿法消化试样的方法分析测定。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4部分组成。一、 光源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光谱,对光源的要求是:(1)光源必须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的光谱。(2)光源的发光强度大而稳定、背景低、噪声小。(3)光源的使用寿命长。为了提供锐线光源,通常使用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1、 空心阴极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气体放电灯,它是一个封闭的气体放电管。用被测元素纯金属或合金制成圆柱形空心阴极,用钨或钛、锆做成阳极。灯内充Ne或Ar惰性气体,压力为数百帕。发射线波长在350.0nm以下的用石英窗口,350.0nm以上
16、的用光学玻璃窗口。工作原理:当灯的正负极加以300500V电压时,便开始辉光放电。这时电子离开阴极,在飞向阳极过程中,受到阳极加速,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并使之电离。带正电荷的惰性气体从电场获得动能,向阴极表面撞击,只要能克服金属表面的晶格能,就能将原子由晶格中溅射出来,从而产生阴极物质的共振线。由于灯内压力很低,压力变宽小,因而产生的共振线是锐线光源。为了保证光源仅发射频率范围很窄的锐线,要求阴极材料具有很高的纯度。通常单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只能用于一种元素的测定,若阴极材料使用多种元素的合金,可制得多元素灯。但只限于两三种元素。评价一个灯的优劣主要看发光强度、发光的稳定性、测定的灵敏度与线性,及
17、灯的寿命长短。使用空心阴极灯时,注意灯的极性不要接反。元素灯长期不用,应定期点燃处理。即在工作电流下点燃一小时。在使用时要注意如下两点: (1)制造商已规定了最大电流,不得超过,日常分析的工作电流通常采用额定电流的40%60%,否则可发生永久性损坏。例如:阴极材料大量溅射;寿命缩短,热蒸发或阴极熔化。 (2) 有些元素采用较高电流操作时,其标准线可出现严重弯曲, 并由于自吸收效应而降低灵敏度。 空心阴极灯制造厂规定了最佳工作电流和最大电流。使用时不得超过最大电流,而工作电流对大多数分析项目只是一个参考依据。用不同灯电流对一种溶液进行分析(保持火焰条件:燃烧器位置和吸液速度恒定)来确定最佳灯电流
18、。灯电流越大吸收值越小。要确定吸收值大而吸收信号又稳定的灯电流值。 在阴极原子雾团中的基态原子吸收发射出的辐射,即发生自吸收过程(这是在火焰中发生的过程)。该现象随灯电流增加而增长2、 无极放电灯 无极放电灯的发射强度必空心阴极灯高1001000倍,特别适用于难激发的元素的测定。二、 原子化系统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成原子蒸汽。它可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装置,前者操作简单、快速,有较高的灵敏度,后者原子化效率高,试样用量少,适用于做高灵敏度的分析。1、 火焰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过程包括雾化、原子化两个阶段。雾化阶段是将样品溶液变成小雾滴,原子化阶段是使雾滴接受火焰供给的
19、能量形成基态原子。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器组成。1、1雾化器(喷雾器)将试液喷雾雾化成微小的雾滴。目前使用的雾化器主要有金属雾化器和玻璃雾化器两种,玻璃雾化器的效率比金属雾化器的要高,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1、2 雾化室燃气在雾化室内与试液的细小雾滴混合,雾化室内部安装的扰气叶轮,既可使气、液混合均匀,也可使大的液滴聚集后从带有水封的废液口排出。雾化室的记忆效应要小、废液排要快。1、3 燃烧器燃烧器的作用是使样品原子化。燃烧器应能使火焰燃烧稳定,原子化程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火焰原子化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的优点,但它的雾化效率低,到达火焰参与原子化的试液仅占10%,大部分试液
20、有废液管排掉了,对试样量少或贵重的试样分析就收到限制。另外基态原子在火焰上原子化区停留的时间很短,从而限制了灵敏度的提高。此外,火焰原子化不能对固体试样直接进行测定。2、 无火焰原子化装置无火焰原子化装置又称电热原子化装置,目前广泛使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它利用低压(1025V)、大电流(300A)来加热石墨管,可升温至3000,使管中的少量液样或固样蒸发和原子化。石墨炉的基本结构包括:石墨管(杯)、炉体(保护气系统)、电源等三部分组成。工作是经历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等四个阶段,即完成一次分析过程。1. 炉体 :石墨炉炉体的设计、改进是分析学者主攻的对象。因为炉体的结构与待测元素原子化状态密切
21、相关。炉体的结构对石墨炉原子分析法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 接触良好:石墨管(杯)与炉座间接触应十分吻合,而且要有弹性伸缩,以适应石墨管热胀伸缩的位置。 惰性气体保护:为防止石墨的高温氧化作用,减少记忆效应,保护已热解的原子蒸气不在被氧化,可及时排泄分析过程中的烟雾,因此在石墨炉加热过程中(除原子化阶段内内气路停气之外)需要有足量(12升/分)的惰性气体作保护。通常使用的惰性气体主要是氩气。氮气亦可以,但对某些元素测定其背景值增大,而且灵敏度不如用氩气高。 水冷保护:石墨炉在2 4秒内,可使温度上升到3000,有些稀土元素,甚至要更高的温度。但炉体表面温度不能超过60 80 。因此,整个
22、炉体有水冷却保护装置,如水温为200时,水的流量12升/分,炉子切断电源停止加热,在2030秒内,即可冷却到室温。 水冷和气体保护都设有“报警”装置。如果水或气体流量不足,或突然断水、断气,即发出“报警”信号,自动切断电源。 2. 石墨炉电源 :石墨炉电源是一种 低压(812V)大电流(300 600A)而稳定的交流电源。设有能自动完成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阶段的操作程序。石墨管温度取决于流过的电流强度。石墨管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管本身的电阻和接触电阻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石墨管温度的变化。因此电路结构应有“稳流”装置。 3. 石墨管 :普通石墨管(GT)与热解石墨管(PGT) 目前商品石墨炉主
23、要使用普通石墨管和热解石墨管,普通石墨管升华点低(3200),易氧化,使用温度必须低于2700 ,因此长期以来,HGA系列石墨炉使用温度限在2700以下。 热解石墨管( PGT )是在普通石墨管中通入甲烷蒸气(10%甲烷与90 % 氩气混合)在低压下热解,使热解石墨(碳)沉积在石墨管(棒)上,沉积不断进行,结果在石墨管壁上沉积一层致密坚硬的热解石墨。 热解石墨具有很好的耐氧化性能,升华温度高,可达3700。致密性能好不渗透试液,对热解石墨其渗气速度是10-6cm/s。热解石墨还具有良好的惰性,因而不易与高温元素(如V、Ti、Mo等)形成碳化物而影响原子化。热解石墨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吸收 分光 光度计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