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质量:表示平均程度的量,是相对量,一般有劳动生产率(Q)、平均工资(X)、平均人工成本(L)。质量变,数量固定在报告期。数量:表示数目多少的量,是绝对量,一般有平均人数(T)、比重(F)。 数量变,质量固定在基期。第三章例:某制造企业年5月份(31天)有制度公休日11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人,其它情况如下:全日缺勤500工日,非全日缺勤800工时;全日停工100工日,其中被利用100工日,非全日停工400工时;全日非生产300工日,非全日非生产200工时;公休日加班100工日,加点150小时。求:(一)该企业的(
2、1)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全部实际工日数;(二)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解: (1)日历工日数8003124800日 (2)公假工日数118008800日 (3)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80020=16000日 (4)出勤工日数制度工日缺勤工日1600050015500日 (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非生产工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 15500 30040010014900日 (6)全部实际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工日14900100=15000日 (1)日历工时数800318工时 (2)公假工
3、时数11800870400工时 (3)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假工时数800208=工时 (4)缺勤工时数8500+8004800工时 (5)出勤工时数制度工时缺勤工时4800工时 (6)停工工时数8400+4003600工时 (7) 停工被利用工时=8100800工时 (8)非生产工时8300+2002600工时 (9)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出勤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36008002600 11700工时 (10)加班加点工时8100+150950工时 (11)全部实际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时加班工时950=工时第五章例 题总产值(万元)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4、)基期报告期基 期报告期人 数人 数基 期报告期甲车间乙车间1080027000240003200012001800200020009151216133.3106.7全 厂37800560003000400012.614.0111.11)计算甲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2)计算乙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3)计算全厂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并对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分析。解:(1)设 为全厂劳动生产率,q
5、为各车间劳动生产率,T为各车间人数,则甲车间:q1=24000/2000=12万元/人;q0=10800/1200=9万元/人; 乙车间: q1=32000/2000=16万元/人;q0=27000/1800=15万元/人;全 厂: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计算如下: 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计算如下: 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计算如下: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提高了11.1%,绝对数增加了1.4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5600万元。这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提高了16.7%,使全厂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2. 0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8000万元及由于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下降5%,使全
6、厂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减少了0.6万元/人,总产值减少了2400万元共同造成的综合结果。 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 111.1%=116.7%x95% 1.4=2-0.6 单位:万元/人 5600=8000-2400 单位:万元例题某企业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下表:指 标总产量(万吨)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吨/人)全部职工生产工人生产工人比重(%)全员生产工人基期1001000080080100125报告期300200001680094150178.5指数105150142.8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解:设q为
7、全员劳动生产率, q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T为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计算如下: 相对数:绝对数:q1T1q0T0 = 150100 = 50吨/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生产工人比重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50%,绝对数增加了50吨/人,总产量增加100万吨。这是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42.8%,使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45吨/人,使总产量增加90万吨;由于生产工人比重指数提高了5%,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吨/人,使总产量增加10万吨。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 相对数:
8、 150% = 142.8%105% 即=x绝对数: 50 = 45+5 (单位:吨/人)=+总产量:100=90+10 (单位:万吨)例题某企业资料:基期报告期指数小时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日长度(工时)日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月长度(工日)月劳动生产率(件人57.2362072067.645.6221003.2120105.6126.6110139.3分析计算如下:分析:略通过计算得出如下关系式:相对数:139.2%=120%105.6%110%绝对数:283.2=167.2+44+72 (件人)例题4某企业资料如下表 :年份基期报告期增长率%总 产 值 Q(万元)全部职工人数T(人)劳动
9、生产率q(万元/人)360030001.2495033001.50137.5110125计算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及对劳动量的影响 解: 设Q为总产值,q为劳动生产率,T为平均职工人数 总产值Q变动情况如下:绝对数:Q1-Q0=4950-3600=1350(万元)即报告期产值比基期产值提高了37.895%,绝对数增加了1350万元。 (一)由于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变动影响计算如下:说明劳动生产率指数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5%,使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990万元。 (二)由于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量变动影响计算如下: 由于报告期产值比基期产值提高了37.5%,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劳动力数量必
10、须增加37.5%,从而使劳动力数量达到: T0(100%+37.5%)=3000x137.895%=4125 人; 而实际上企业只用了3300人,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5%,使企业节约劳动力4125-3300=825人。 第六章例题某企业计算期生产工人工时消耗与产量等资料为: 合格品产量9000(件),非工人原因造成的废品产量170(件); 基本定额2工时/件,追加定额0.5工时/件 实耗工时18700工时,缺勤1560工时,停工1124工时,非生产470工时;计算该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并分析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 ()企业劳动
11、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以企业全部工时消耗为基础的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 企业与生产工人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如下: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 由于劳动条件不正常,损失了4925个定额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26.34% 由于出勤率偏低,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缺勤工时合计为3154小时,按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计算,总计约3154x96.34%=3037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了13.9% (3037/21854100%),使企业最后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82.36.第七章例题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入下表所示 指标单位报告
12、期基期指数%增减额工资总额职工平均人数平均工资万元人元952.5610509072840.0010008400113.4105.0108.0112.5650672分析计算工资总额变动及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及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 解: 设X为总工资, 为平均工资,T为平均职工人数;()总工资X 变动情况如下: ()由于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 ()由于职工人数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分析:工资总额指数提高了13.4%,绝对数增加了112.56万元;其中由于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提高了%,使工资总额绝对数增加了70.56万元; 由于职工人数变动指数提高了5%,使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绝
13、对数增加了42万元。 综合计算结果归纳关系: 113.4%=108%105% 112.56(万元)=70.56(万元)+42(万元) 13.4%=8.4%+5%例题2某企业工资等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计划实际增加额完成计划(%)工资总额(千元)平均人数(人)平均工资(元)增加值(千元)8001000800100096610509201300+166+50+120+300120.75105.00115.00130.00解:依据表内资料计算如下:由于实际平均人数比计划人数多,导致企业工资总额超支数:由于实际平均工资比计划平均工资高,导致企业工资总额超支数:由于生产经营成果或效益计划超额完成,使工资总额
14、节约数:三者共同影响,结果使工资总额相对节约: 126+40-240=-74(千元),即节约74千元;例题3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平均工资(元)平均人数 (人)工资总额(万元) X0 X1指数 T0 T1 X0T0 XT X0T1新职工老职工全部职工4000800012000460084006880115.0105.095.56100400500400600100040320360184504688160480640分析新、老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及新、老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对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变动的综合影响; 求解示例:企业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企业新老职工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企业新老职工平均人数变动的影
15、响分析总结分析:请见书P183,可参见第章因素分析方法。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出以下关系:95.56%=107.5088.89%-320=480+(-800) (元)-4.44%=6.67%+(-11.11%)-32=48+(-80) (万元)-8.89%=13.33%+(-22.22%)第九章例题某企业资料如下表:年份基期报告期指数%增减额人工成本总额(万元)160240150+80平均人工成本(元/人)80009600120+1600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200250125+50分析计算平均人工成本变动及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对人工成本的影响。计算分析如下:根据表格资料,可得出三者关系: 150%=120%125%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比基期增长50%,增加了80万元,其中,平均人工成本增长20%,使人工成本总额增长40万元(+1600250);从业人员人数增长25%,使人工成本总额增长40万元(+508000).注:本题计算可参考第七章工资总额分析题(一)平均人工成本分析(二)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变动分析人工成本总额指数:平均人工成本指数: 从业人员人数指数: 三者关系 :人工成本总额指数=平均人工成本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