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题大全(精华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物理实验题大全(精华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题大全(精华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考物理实验题大全(精华版)1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 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2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点燃蜡烛后,首先调节、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亮度(2)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照相机
2、的镜头相当于一个若在照毕业像时,要使照片上同学们的像再大一些,摄像师应将照相机的镜头向(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的方向调节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如同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如图
3、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小鹭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 cm(3)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 m/s且像的大小 5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
4、验中: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像,凸透镜能成像6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7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
6、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8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
7、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 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取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 。9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像。则此光学元件是 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
8、到一个清晰的像A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些。11小亮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他调好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盐水的密度是 kg/m312在“探究
9、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若在实验前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2)如图2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的钩码个(3)如图3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13如图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1)小宇同学的两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它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毛巾面上做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
10、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甲、乙两次使用同一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为4.1N,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3)小宇发现:甲、乙实验装置两次测量的实验数据存在较大误差,于是他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请你写出该实验装置相对于甲或乙在减小实验误差上的改进(只要写出一条即可)14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算个实验(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 (填序号)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随意拉动重物15(1)甲、乙两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营养餐中牛奶的密度进行了研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
11、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法线指针如图1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边调节两组同学实验步骤如下表: 甲组乙组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2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3再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2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是:牛奶的密度 =甲组测出的牛奶密度表达式是: (用实验中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你认为 组(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2)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实验 大全 精华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